APP下载

俄总统选举昨天开始投票

2012-02-18

环球时报 2012-02-18
关键词:普京俄罗斯

本报驻外记者 陈志新 纪双城 青木 杨 明 孙秀萍 王刚 黄培昭 ● 甄翔 玉鹏

17日俄罗斯选民开始总统大选投票。从俄罗斯国内到国外,从街头到互联网,选举的硝烟也浓了起来。数千支持普京的人在莫斯科游行,政府传唤了一家“反普京”电台的负责人,而反对派炮制“普京受审”短片。西方的嗅觉也同时敏感起来。欧洲议会此前一天就高调通过反俄决议,要求俄罗斯按照“欧洲委员会和欧安组织标准”选举。虽然离投票结束还有半月之久,但多数舆论都对结局深信不疑。前英国驻俄罗斯大使安德鲁·伍德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场俄罗斯大选的结果并不难猜,因为还没有人能与普京势均力敌。让多数人支持普京的关键是俄罗斯民族心中的“大国梦”,虽然对普京不是百分之百满意,但很多人还是认为只有普京这样的强人才能带领俄罗斯走向未来。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者林奇看来,“普京政府虽然照西方标准来说算不上太好,但或许已经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好的了。”

“如果不选普京,那还选谁呢?”

17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在俄多个偏远地区及境外投票站启动。根据俄选举法,为使每一名选民都可以行使选举权利,俄在正式选举前15天开始进行提前投票,持续至3月4日正式投票前一天结束。选民投票后投票箱将被密封,并保存在地方选举委员会内,直到正式计票工作开始。

就在俄罗斯人的投票前一天,欧洲议会通过一份反俄决议,指责俄罗斯政府在去年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不民主,呼吁大选时遵照欧洲委员会和欧安组织标准公正进行总统选举。莫斯科17日立即对欧洲议会强硬回击。俄驻欧盟大使契科佐夫说,“如果欧洲想指手画脚,应该等到大选完成后。”他说,欧洲一些国家前不久也对示威者进行了残酷镇压。他们又为什么不敢对美国警方镇压示威者提出批评?“让欧洲议会议员们摸着良心想想去吧。”俄杜马副议长克里莫夫则坦言:“这是施压之举”。

对俄总统选举公正性的怀疑一直笼罩着西方。英国《野兽和批评家》杂志网站称,去年12月杜马选举爆出舞弊指控后,俄3月4日总统选举时全国9.6万个投票站将都装上网络摄像头,民众可通过摄像头看到投票站的情况。反对派政客和选举监督人士对安装摄像头的这项庞大计划表示怀疑,称在俄全国还有好多人缺乏基本医疗的情况下搞这个实在荒唐。法国7SUR7网站评论称,普京的选情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去年12月杜马选举引发抗议浪潮以来,越来越多的反对党开始协调行动,防止“更多舞弊行为”。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离俄总统选举的最后投票日还不到3周,“我们看到的局面根本就不像是什么选战,更谈不上精彩”。普京跟4个一手挑选出来的对手竞选,还说他根本犯不着跟这些人辩论。

“忽而驾驶拖拉机,忽而开着潜艇,忽而坐在坦克上操作,忽而出现在猪圈里。”法国《快报》称普京只知道作秀,面对反对派的挑战,如今他又在“秀”雪橇驾驶技术。德国《焦点周刊》则说,即使在大选前,普京仍支持巴沙尔,旨在树立强国的形象。黎巴嫩新闻网评论说,普京在此问题上的强硬表态,是为自己打通一条通往克林姆林宫的大道,而俄罗斯民众才是真正承受这一决策代价的人。英国《经济学家》的分析说,批评人士指责他窒息民主,打压言论自由。在近些年,公众对他的支持正在瓦解。

不过,嘈杂的世界舆论似乎都认为普京“已经胜券在握”。德国《北波罗的海日报》以“普京的胜利木已成舟”为题说,普京正面临在俄罗斯的第三个总统任期。16日,俄罗斯两家民意调查机构最新调查结果也提供了佐证。“全俄社会意见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被调查者准备投票支持普京,其他候选人都没上两位数。“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的调查结果是,50%的被调查者支持普京。俄专家奥尔洛夫称,两家民调中心的民调结果一致显示,普京将会在第一轮投票中以60%的支持率获胜。

“选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不选普京,那还选谁呢?”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主席亚历山大·奥斯隆认为,目前在俄罗斯还没有能替代普京的人选。普京竞选指挥部负责人戈沃鲁欣16日表示,“选举也是一出戏。谁导演得越好,谁就是赢家。要谈到今天的这出选举大戏,那么对我来说,这出戏毫无意思,因为我已经猜得到结局了。这可能会令某些人感到失望,但暂时在我们祖国,情况就是如此。”

普京政府“或许已经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好的了”

随着俄罗斯总统大选投票的开始,各种政治势力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15日,俄罗斯一家“反普京”电台的台长因劳资纠纷遭传唤。日里诺夫斯基等人称媒体资源严重向普京倾斜。同时,这股竞选的硝烟从集会广场蔓延到互联网上,“反普”和“挺普”两派展开网络大战。一段“俄罗斯总理普京正在受审”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普京像一名犯人一样坐在铁栅栏后面,接受各种审问。这一视频引起强烈关注,点击量已超300万。

而“挺普”派也不甘示弱。在网上民众也在给普京助威。在“没有普京就没有未来”的网站上推出了“创意大赛”,其中一段视频的点击量在两天内便突破10万次,作者模仿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生活》,为人们勾勒出未来没有普京的可怕场景:极具摧毁性的社会灾难接踵而至。片中的语言很富煽动性:“2012年3月:总统选举取消、杜马解散、国内新成立200个新政党、政权被上世纪90年代的自由主义者和好战的民族分子瓜分、组建临时政府……5月,所有重要经济领域都被重新瓜分,俄将核武库控制权转交美国以示友好”。

18日,1500名普京支持者上街游行。另据俄媒体报道,俄反对派也计划于2月26日举行“包围克里姆林宫行动”,人数不少于3.4万名。

不过,俄罗斯政治科学家奥伯特就此表示,说到底,对普京不满、感到愤怒的人是少数。当然这些人也不应被忽视,政府应该听到他们的声音,但对其关注不应超过他们在俄社会中所占比例。俄政治行情中心专家伊万诺夫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被西方称为“反普京”的抗议集会虽然仍会继续举行,但参加群体并没有扩大的趋势,集会组织者的分裂倾向也进一步加剧,政治诉求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纲领,因此对普京影响十分有限。

专门研究普京的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阿伦·林奇16日撰文称,西方对俄罗斯领导人了解不多,只是将其称为独裁者和眷恋前苏联的人。事实上,普京政府虽然照西方标准来说算不上太好,但或许已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好的了。

“即使一些美国政治家也认为普京是一个重量级政治人物,只有他能够保障国家的稳定。”俄《共青团真理报》称,美国已将俄大选赌注押在了普京的身上。俄罗斯世界安全研究所专家兹拉宾表示,美国明白,如果共产党人上台执政,局势对美国来说将会更为不利。

十字路口的俄罗斯呼唤强势领导人

“如果普京继续担任总统的话,那么俄罗斯将面临失去未来10年的危险。”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表示,届时俄各项改革将缓慢而没有成效,其增长将远远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他的话也暗示了普京未来执政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实际上,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正横在普京面前。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德米特里耶夫15日在谈到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时坦承,俄罗斯遇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的激烈竞争。俄航天署署长也表示,俄航天能力落后于美欧。1995年到2000年担任英国驻俄罗斯大使的安德鲁·伍德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俄罗斯的确一直都没有忘记心中的“大国梦”。他认为,苏联虽然已经解体20年,但作为当年国家主干的俄罗斯却一直希望能够在欧洲凭借军事和能源两张牌,重新树立“大国形象”。只可惜冷战时代毕竟已经结束,穷兵黩武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俄罗斯,而能源外交又会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国梦一直很难实现。

柏林俄罗斯问题专家戴维迪·布朗恩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些担忧和现状也可看做俄罗斯呼唤强势领导人的一种呼应。目前,站在十字路口的俄罗斯不得不依靠普京式的领导人再次走向辉煌。但普京政府自身也必须改革,更加民主。眼下,普京连任主要的坎是普京自己。普京应该做改革的保证,取信于民众。此外,西方的反对也是一种很大的阻碍。上台后,普京对西方可能会更加抵触,因为他认为是西方要发动革命对付他。布朗恩认为,普京上任对中俄关系是个促进,因为他更加亲东方。▲

猜你喜欢

普京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狙击手普京”
首脑打猎
普京与秋田犬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