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2-02-15天工

天然气工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电磁波工程技术钻井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2年10月16日,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川庆钻探)最新研制的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在四川宜宾塔36X-3井作业成功,市场化应用迎来了首次开门红。

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是川庆钻探近年来自主研发的成果之一。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这种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突破了探管减振电路、自定义迭代规则等5项关键技术。这种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模块化组合方式提高测量深度,进行功能试验时,在龙岗001-31井创造了测量垂深3 841 m的新纪录。在理论上,这个系统的测量垂深可达4 000 m。

川庆钻探的技术专家还成功研制出高抗振测量探管,抗振强度达到200 g,抗冲击强度达到1 000 g,有效降低了气体钻井钻柱振动对仪器的损害。同时,这套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负载自动反馈、多元线性群码、时频调制编码集成技术,实现了发射探管在裸眼井及套管井的中继测量传输。

塔36X-3井因井漏无法使用钻井液脉冲随钻测量系统,而采用有线随钻系统则会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为达到快速钻井、防止井下垮塌、实时控制井下轨迹、保证井下施工安全,华油集团下属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向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发出了引进服务的请求。

10月11日,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在充分论证后,在这口井二开时开始定向施工作业。作业中,技术人员采用弯螺杆带CQ-EMWD仪器,造斜点井深506 m、井斜5.8°、定向增斜至井深1 479 m,共进尺973 m。仪器入井工作144 h,仪器及井下参数正常。通过资料分析,川庆钻探顺利完成这口井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技术服务,已钻井眼轨迹符合设计要求,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斜仪定向、监测取得成功。

电磁波随钻接力传输测量系统在塔36X-3井的成功作业,使该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今年6月,这项系统评为中国石油2012年工程技术十二大科技利器之一。目前,川庆钻探正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以期取得更加优异的施工效果。

(天工 摘编自《中国石油网》)

猜你喜欢

电磁波工程技术钻井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