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

2012-02-11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
关键词:游历标点符号中國

1866年,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准备回国完婚,临行前他向清政府建议,带几名同文馆学生到英国开阔眼界,以培养同英国打交道的人。主持“总理各国衙门”的恭亲王奕訢也早就想派人到欧洲各国考察。可是一听说要去“异邦”,大小官员“总苦晕眩,不敢应者”,这时,63岁的汉军旗人斌椿应声而出。大多数史料对斌椿的描述都很程式化,说他是近代以来难得的开眼看世界的领先人物。其实这次出洋考察是在极其低调的情形下开启的,因为斌椿不过是前任山西襄陵县知县。清朝统治者自然有另外的考虑:斌椿只是个小官僚,倘若考察出了纰漏,也不损天朝颜面。

于是,斌椿接任并率团赴欧,名义上是旅游观光,实际上抱着考察西方社会的政治目的。1866年3月,斌椿一行从北京出发,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1个国家,这个考察团的导游也是赫德。

斌椿率领的同文馆观光团在欧洲的游历不到4个月,收获并不是很多。斌椿“随时记载,带回中国”的,只有薄薄的一册《乘槎笔记》。其间在欧洲的见闻不到两万字,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大夫的传统观点:他见识了诸如近代火车、轮船、电报、电梯、蒸汽机、显微镜、大型纺织厂、兵工厂,却认为只不过是些夷人之戏。斌椿为近代中国带来的唯一先进的东西,就是他留意到的西方标点符号,并在书中向中国文人做了介绍,这是标点符号在中國使用的开始。

猜你喜欢

游历标点符号中國
标点符号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标点符号的争吵
斑斓纵横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中国哪里最AI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游历阳光西班牙
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