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2-02-11

西部大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央财政三农财政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产销衔接

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也实现“八连快”。这一喜人成绩离不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其背后更体现了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撑。

刚刚印发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将“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摆在了突出位置上。透过这一重要文件,今年我国农业投入将有何新动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将有哪些新亮点?

解读1:夯实粮食增产资金保障

粮食增产离不开财政资金支持。从2003年中央财政2000多亿元的“三农”支出,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伴随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迈上新台阶。

为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此外,为更好调动农民群众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进一步加大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中央财政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夺取农业好收成、促进农民较快增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加大扶持粮食生产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资金保障力度,努力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从2626.2亿元增加到8579.7亿元,年均增长21.8%,其中与粮食生产相关的投入从1029亿元增加到4575亿元。财政部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有望达到10408亿元,增长21.3%。

解读2:缓解粮食增产软约束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而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仍较落后的现状,这一重要文件更是着眼长远发展,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出明确要求,即要“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权威人士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大亮点是提出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在强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

此外,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并提出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要覆盖全部乡镇。此举被视为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也是激励和发挥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作用的关键所在。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构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逐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着力推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中央财政将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科技领域,促进提高农业科技的社会投入水平。

解读3:强化支农资金监管

随着国家农业投入资金的加大,如何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成为发展“三农”的新课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中央财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管,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利益和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和资金安全有效。

这位负责人指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深入推动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促进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步调衔接、安全有效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新模式。同时,组织开展农村低保、水利专项、新农合、新农保等各项涉农资金的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此外,还将切实加强财政涉农资金基础管理,并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就地就近监管作用。建立健全覆盖涉农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体系,深化涉农资金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加强涉农资金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解读4:破解农产品销售顽疾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依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销衔接不紧密,“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

产销不衔接。订单农业比重低,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时有发生,价格波动大。农产品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损耗大。商务部的资料显示,我国果蔬产后腐损率达到2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在5%以下。组织化、标准化发展滞后。我国仅有8.2%的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而美、欧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农民合作组织。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缺乏冷链物流设施,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和40%,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达80%以上。

为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今年一号文件作出明确部署。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

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解读5:探究农业发展水之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

文件明确部署: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加大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2012年,要基本完成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确保汛前完成5400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加快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30至40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突出做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涉及的666處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中央和省级统筹,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发展水利科技推广、防汛抗旱、灌溉试验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当前,农村水利改革的复杂性凸显。要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农村水利投资机制。推进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队伍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落实好灌区、泵站等公益性水管单位维修养护经费和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工程良性运行和发展。

解读6:

减免涉农税收 鼓励捐赠三农事业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在破解农村融资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方面,针对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营业税优惠政策正在落实阶段,对金融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等税前扣除政策也在去年进行了完善;在促进保险公司拓展农业保险业务方面,去年我国明确保险公司计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不仅如此,各地方政府也在近几年因地制宜地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与“三农”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广东,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受税收优惠;内蒙古出台政策规定,新办的为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销售、技术、信息、融资等中介服务项目,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地方分享部分。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三农”,在制订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

相关专家指出,我国一系列针对“三农”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税收发挥杠杆作用引导各种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带动与“三农”有关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 本刊编辑王非 张义学整理)

猜你喜欢

中央财政三农财政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赞分盐镇裕牛村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中央财政提前下拨697.2亿元支持明年义务教育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100亿元奖励大气污染治理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