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词Hold的多义词关系模式研究

2012-02-0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多义义项例句

杜 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湖南 娄底 417000)

一词多义(semasiological variation)现象一直是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动词hold为例,分析其各义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试图建立动词hold的多义词意义关系模式研究。

一、一词多义现象的起源

一词多义,尤其是一词多义派生动因的研究,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的重点和难点。一词多义是由共时和历时的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而产生的。下面将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共时因素。因为语言是使事物之间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信号,语言使人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掌握概括、抽象的经验。人类最原始基本的经验来源于对自身的了解,然后就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样事物或事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思维。而这就为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历时因素。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交际需要,某些概念会不断被扩充,意义从而发展演变,就产出了新义。这是人类思维的连续性、发散性及跳跃性的结果。多数多义词在产生之初仅被赋予单项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许多词语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说旧词新义,旧词汇赋予新的意义。

二、原则性多义理论

原则性多义理论是Vyvyan Evans和Andrea Tyler提出用来确定多义词区别意义的理论原则。原则的主要内容即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区别性(Distinctness),即作为多义词的一个区别意义在本质上与中心意义是有一定区别的。第二,不依赖语境推理(Context-independent),即区别意义不能从其它意义的语境中推理得来。这两条基本原则为此后介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Vyvyan Evans在前两条原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出了意义准则、阐释准则和语法准则。接下来我们就试图用Vyvyan Evans的理论来探讨动词hold的意义关系模式。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给出了hold作为动词的19个项意义。(1)“拿着”;(2)“抱住,捂住,按住(身体受伤部位)”;(3)“保持”;(4)“支撑”;(5)“容纳,包含”;(6)“控制”;(7)“拘留,监禁”;(8)“保持不变”;(9)“顶住,坚持住”;(10)“吸引住,持续不减(注意力或兴趣)”;(11)“拥有,持有”;(12)“保存,存储”;(13)“获得,赢得”;(14)“等待,不挂断电话”;(15)“任职”;(16)“怀有,持有(意见、观点)”;(17)“召开,举行(会议)”;(18)“认为,相信”;(19)“不要做,停下”。

在动词hold的各个义项中,义项(1)“拿”是基本意义,位于整个语义范畴的中心,义项(2)“捂住,按住”、(3)“保持”、(1)“支撑”、(6)“控制”、(11)“拥有”,“持有”、(17)“召开”,“举行”由原始意义(1)“用手拿或者用手握”引申而来,在这些义项中,动词hold的基本语义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属于次范畴成员。接下来,分析例句1)-7)中具有区别意义的次范畴成员之间的关系。

1)He was holding a large box.

2)She groaned and held her head.

3)Hold your head up.

4)The branch cannot hold your weight.

5)The rebels held the radio station.

6)Employees hold 30%of the shares.

7)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the community center.

首先,根据Vyvyan Evans理论的第一条准则:区别意义需有其他任何意义没有明确表达的附加含义。例句1)中的“hold”表示的是“用手拿”;例句2)“用手捂住伤口”;例句3)“将头部抬起”;例句4)“某物体能够承受另一物体的重量”;例句5)“空间能够容纳物体的数量”;例句6)“某人拥有某物”;例句7)“举办,举行某个活动”。以上七个例句中的动词“hold”都含有与其它意义区分的意义成分。其次,区别意义会突显独特、高度明晰的概念阐释类型。例句1)中的主语只能是人,宾语补足语是“手”,但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例句2)可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宾语只能是身体的部分,宾语补足语一般是介词短语“with one’s hand”,可省略。例句3)同样可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宾语只能是身体的部分,宾语补足语一般是形容词或副词,可省略。例句4)主语一般是能承受一定重量的物体。例句5)主语是有一定容积的空间物体。例句6)主语一般是人,一般宾语是为主语所拥有的财产。例句7)主语为人或组织,宾语是某一个活动或者是节目。

三、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同一范畴中的成员是由家族具有的典型性决定。但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分为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即与其他成员之间享有最多共性的成员为典型和中心成员,被称为原型,原型是成员中物体范畴最好、最突显、最典型的;其他成员即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以上为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下面,将用散射范畴点阵图对动词hold的十九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加以阐释,如图1所示:

图1

动词hold的19个义项都与“拿”这一基本义项相关联,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基本意义“拿”与(2)“捂住,按住”、(3)“保持”、(4)“支撑”、(6)“控制”、(11)“拥有”,“持有”、(17)“召开,举行”这七个义项一起构成整个语义范畴。这些义项由原始意义“用手拿或者用手握”分裂而来,可以看出,基本语义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属于次范畴成员。如图1所示,其他义项(5)“容纳,包含”、(7)“拘留,监禁”、(8)“保持不变”、(13)“获得,赢得” 、(14)“任职”、(15)“怀有,持有”、(16)“认为,相信”、(18)“等待,不挂断电话”、(19)“不要做,停下”,这些都是由次范畴成员进一步分裂而来,基本语义发生了改变,尽管与原型意义在语义上相关,但两者的关系不是非常密切。例如,义项(5)“容纳、包含”,就是“HUMAN BODY IS A CONTAINER”这一个概念隐喻作用的结果。因此,“The plane holds about 300 passengers.”中的 “hold”比 “She was holding a large box.”的“hold”更加抽象;与“用手拿、握”这一原型意义的关系也没有义项(1)密切。这些义项都是动词Hold的语义次范畴化的结果,属于边缘范畴成员。

动词hold的各个义项之间由“用手握住,拿住”这一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但各个义项的家族相似性并不完全等同。其中,(1)“拿着”是整个范畴的中心成员,因为其具有最多的原型性,这被看作动词hold的原型意义。而义项(2)“捂住,按住”、(3)“保持”、(4)“支撑”、(6)“控制”、(11)“拥有”,“持有”、(17)“召开”,“举行”由于认知模式如隐喻、转喻引申等的作用,与义项(1)相比较更为抽象,被视为是义项(1)的引申意义,即边缘成员。

四、结论

多义词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原型范畴的一种延伸,是由基本意义为原型构成的认知语义范畴。从动词hold一例上看,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不是简单的链条的意义关系。语言的多义性是有着深刻的认知理据的,是由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语义相似性共同构成多义词的语义范畴,这为进一步探索语言的认知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MIT Press,2000.

[2]白解红.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9-10/22.

[3]黄月华,白解红.英语介词多义研究之我见——over[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4-7.

[4]廖光蓉.多义词意义关系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5(3):57-59.

[5]赵艳芳.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4):53-56.

猜你喜欢

多义义项例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Enhanced Precision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