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鞭炮该停了

2012-01-29

环球时报 2012-01-29
关键词:大都市鞭炮百姓

杨光斌

本想让百姓过节欢乐一把的鞭炮燃放规定,这几年却成了充满争议的政策。朋友过年聚会时抱怨鞭炮燃放,过节后上班同事们见面便非议鞭炮燃放,媒体上人们争论鞭炮燃放。

这几年春节鞭炮燃放带给人们的不仅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财产损失,更重要的还有最珍贵的生命代价。并且,为应对鞭炮燃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每年春节全国有数十万警力枕戈待旦。为了劈啪劈啪的响声,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安保成本,这也许是城市管理者当初没有想到的。

鞭炮燃放说明,我们的城市管理方式太粗放。当管理者出台鞭炮燃放政策时,绝没有想到如下变化:第一,过高地期许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中国虽然自称礼仪之邦,但不少人私德有余而公德不足,这导致社会公德和秩序只能靠严格的法令去维持。在过年期间,一些人为了图一时之快,哪管什么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执法水平难以到位,这等于放纵人们有法不依。第二,这十年城市住房结构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单位住房到高楼大厦构成的新兴社区,一个狭小的社区里,少则千人,多则万人。一个人的一时之快,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不安宁。第三,人们的消费能力很强。今天,各种花样的鞭炮应有尽有,不差钱的百姓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以这样的消费能力、这样的道德和法治水平在天井院落里燃放,怎么会让人们欢乐?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和制定鞭炮燃放政策。

千万别说“民意”欢迎燃放,事实上许多百姓和民意代表在呼吁禁放。何况,在限放期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很多都不喜欢劈里啪啦的污染声。即使多数人欢迎燃放,也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在有的社会问题、尤其民生问题上,“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很多时候并不适用,法律有时就是为了保护被侵害的少数。

千万别和什么传统热、国学热扯到一块。把一个农业社会下人口分散的习俗搬到人口密集的上千万人的大都市,毕竟有点匪夷所思。而且,鞭炮一放居然就是近半个月。人们初七就上班,早晨和晚上却不得不继续在鞭炮声中煎熬。这样粗放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应一个文明大都市的要求。

大都市应该怎么管理鞭炮燃放,笔者建议,必须调整鞭炮燃放政策。备选方案有三:继续维持现行政策,只容许人们在除夕和初一燃放,恢复原来的有限禁放。就文明社会标准而言,最好的无疑是禁放。笔者认为,有限的禁放最为合情合理;其次是只允许除夕和初一燃放,最差的是目前的粗放式管理。

事实上,管理者已经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不干扰正常工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划定为禁放区。这远远不够。笔者呼吁:管理者应当像管理自己的家园一样管理和爱护已经不堪重负的大都市。▲(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猜你喜欢

大都市鞭炮百姓
Battle for Bohemia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大都市
百姓看家“风”
City of Dreams
百姓腰包更鼓了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