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

2012-01-29马锦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23期
关键词:病区实训室我院

马锦萍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近年来我院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1]。实训室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的基础场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个理实一体化的护理实训室,因此,我们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进行基础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和要求

1.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它要求针对每一个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保证每一个实践内容都能进行实验实训,使学生通过实践消化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2]。因此,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的建设水平和教学服务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一体化实训室为“教学做”一体化创设了条件,为岗位技能培训搭建了平台。

1.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要求

护理实训室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建设一个贴近临床,设置布局仿真医院病区环境,采用全真实训设备,实训项目、流程的设置都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的一体化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均在实训室完成,要求教学场所必须具备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设备和条件。

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情况

2.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

2.1.1 实训环境建设

近年来我院投入800多万元改造和扩建护理实训室,建成2个高度仿真的模拟病区,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可容纳2个实训小组共60~70人同时上实训课。实训室分为两个教学区域,一个用于理论教学和示教的多功能示教室,另一个用于实训的模拟病区,集多媒体教学、示教与反示教、课内外实训、同步录像等多功能于一体。模拟病区布局按医院病区模式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尽快进入护士角色。设有护士站、模拟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室、准备室、库房、卫生间等。护士站设有计算机、医疗文件柜及各种医疗文件记录单、病历架、电子病区一览表(具备呼叫及对话装置)。模拟病房配备医院病房标准用物,设有中心吸氧、中心吸引和呼叫装置,共有50个病床。每个模拟病区还有1个多媒体示教室和1间无菌操作、输液练习室。

2.1.2 实训设备建设

购置了大批先进、并与医院实际匹配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洗胃机、中心供氧及吸引装置、吸痰机、注射泵、输液泵、心电监护器、心电图机、超声波雾化器、氧气雾化品、床上洗头盘、心肺复苏以及各种操作练习模型等。为减少学生练习各种注射时引起损伤,我们购买了大批静脉注射模型、臀部肌肉注射对比模型、皮内注射模型、皮下注射模型等,让学生在这些注射模型上练习熟练后,再相互做真人注射练习。还配用一次性消耗用品如导尿包、灌肠器、口腔护理包、各种注射器、留置针、胃管、吸氧管、吸痰管等,医院用什么我们就配备什么用于操作实训。这样学生就能使用全真或仿真的仪器设备进行各项技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

2.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管理

2.2.1 安全管理

制定实训室用水用电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双重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实训指导教师负责白天安全监督检查,课外时间则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骨干,轮换值班,每天晚上实训练习后检查有无关好门窗,是否关闭风扇、灯、水龙头,设备是否断电等,保证实训室的安全使用。

2.2.2 物品管理

制定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物品保管制度。实训室物品种类繁多,有固定资产、一般资产和消耗性实训用物等。固定资产和一般资产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每件物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资产核查,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保养、检测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率。在每学期末,根据下学期实训课时计划和班级人数,制定消耗性实训用物采购计划,交教务部门审核,上报学院采购。

2.2.3 实训室开放管理

实训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6时至21时、双休日全天。开放方式是以小组(5~6人)为单位,将床位和实训用物分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统一安排和管理,学生每人每天轮流到实训室练习1小时。开放练习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同学间相互观摩练习,相互评价纠正,对一些共性问题由组长记录,第二天报告任课教师进行集体解答指导;教研室每周安排1~2个下午与技能考核前派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学生在每项操作实训2~3周后,按统一的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考核、小组长考核、教师抽查考核,做到每项操作人人达标。

3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运行效果

3.1 实训场地实景化,有利于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无缝对接

模拟病区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都是仿照医院病区进行建设,达到场地实景化、技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的要求。基础护理的全部实训项目都在模拟病区进行实训,方法和步骤是:每项操作示教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情景,2人1组相互扮演护士和病人角色,操作的场景、步骤与护理岗位工作过程一致:首先到护士站查看、核对医嘱→到病房评估病情,告之相关事项,做好操作前解释→到准备室准备操作用物或到治疗室配药(口服药和各种注射操作)→到病房操作→操作后整理用物,物品归位,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最后回到护士站进行医嘱签名、记录。实训用物也是使用与医院实际匹配的仪器设备,如吸氧操作用床边中心供氧装置和一次性氧管;吸痰操作用床边负压吸引装置或吸痰机;特殊药物注射或抢救时用注射泵和输液泵;雾化吸入操作用超声波雾化器或氧气雾化器等。一次性消耗用品也依照医院配备用于操作实训,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使用全真仪器设备,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3.2 实训室集多媒体教学、示教、实训于一体,有利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建成的实训室分多功能示教室和模拟病区2个教学区域,集多媒体教学、示教与反示教、课内外实训、同步录像等多功能于一体,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将基础护理技术大部内容直接在实训室上课,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例如在学习“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技术”时,发给学生每人1支体温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认识体温计构造→测量体温(3种方法)→检视体温计→判断测量结果→异常体温护理→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3]。

3.3 通过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由于实训课时少,学生实训课上的练习时间有限,为让学生尽快消化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我院全方位开放护理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情况,对未熟练掌握的实训项目进行练习,以达到对各项操作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开放练习时学生自主管理用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考核,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了她们的团队合作与勤奋钻研精神,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会了思考及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开放实训室既能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有限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医院的一致好评,带教教师评价我院实习生在动手能力、综合处理问题和沟通能力上优于其他学校;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达100%。

[1] 赖颖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46-47.

[2] 李发荣,赵鹏.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现代职业人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与教育研究,2011,25(4):97-99.

[3] 马锦萍,李艳玲,谢丽燕.教学做一体化在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49-50.

[4] 孙大军.校内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5):99-101.

猜你喜欢

病区实训室我院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