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2012-01-29王海威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学校建设

王海威 郭 越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上海 201306

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王海威 郭 越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上海 201306

以CCP2010,CCP2011以及CDS2009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美国高校近5年信息化发展中有关资金及预算方面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层理念上的革新;归纳其在面临资金紧张情况下,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应对预算削减的经验,得出对我国高校有借鉴性的几点启示。

美国;经济衰退;高校信息化;资金紧张

“信息化校园计划”创始人Kenneth C.Green[1]说过,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用规律可循的,平均每七年一个周期:在上升期即第一年的时候资金投入快速上升,随后两年攀升速度逐年降低。然后进平台期,从第四年开始逐渐下滑,到第七年的时候经费最少,然后逐渐开始下一个周期。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经费也因此受到影响。大部分美国高校面临资金及预算消减的困境[2]。本文以CCP2010,CCP2011以及CDS2009为基础数据,对美国高校近5年信息化发展中有关资金及预算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我国高校面临资金紧张情况,提出几点建议:理顺管理机制,推行和完善首席信息官制度;投资模式多样、注重实效、工作务实;应用创新技术及理念;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

我们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信息化校园计划(CCP)”和“核心数据服务调查(CDS)”,CCP项目是美国实施最早的有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调查项目。CCP项目以卡内基高校分类体系将美国大学分为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四年制公立学院、四年制私立学院和社区大学5种类型来进行统计,每年邀请全世界600多所大学和学院参与调查研究。调查内容涉及了以下方面:重要的IT问题、高校发展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建设及网络安全等情况。“核心数据服务调查”(CDS),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研究高校信息化的专业组织,是由EDUCAUSE支持的以组织内注册会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其报告特点是以图表为主,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问,形成不同的图表数据,以供高校决策者、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了解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2]。

1 美国高校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依据EDUCAUSE2009年度调查报告,全球近600所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资金的投入仍然是热点议题。并且,在最近十年的调查中,资金及预算问题在所有议题中也名列前茅。这说明全球高校信息化的强劲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也为各高校转变发展模式,提高自身效率提供了契机[3]。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问题上,全球高校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4方面:

(1)如何在预算削减的情况下增加产出;

(2)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校降低运营成本;

(3)如何从深层次挖掘现有信息资源,并更好地支持教学及科研工作;

(4)如何与学校长远规划和预算编制协调一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支出来看,2009年度的CDS调查结果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所有高校的信息化投资预算都在稳中有升。博士学位授予型院校对信息化投入最高,保持在每年2.8千万美元以上;其余类型院校都在5百万美元以下。但是由于不同院校招生规模不同,平均到每个学生的信息化支出却大不相同。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支出最多,每个学生可以平均分配到1500~1800美元信息化费用,博士学位授予型院校每个学生只有大约1400美元,其他类型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型院校,副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其他类型院校)仅有700美元/人。

从收入来看,虽然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业务拨款和财政拨款,但是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形式非常多,还包括学生技术服务拨款、网络收入、服务收入、补贴拨款等。从资金使用的形式来看,所有类型高校中85%的资金都分配给学校内部员工,大约5%应用于补贴学生,3%应用于合同承包商,2%应用于咨询。

美国高校一向注重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以CDS的统计为例,硕士学位授予型院校每年用在人才职业发展上的资金最多,约1500美元/人。其他类型的院校也都在800~1200美元/人。

而计算机的淘汰率非常高,从CDS2009的统计来看,60%以上的学校都会在3年内对计算机设备更新,仅有3%的高校使用计算机超过4年,且每年大约有1/5~1/4的电脑被更换。相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也需要经常更新,根据CDS2009统计只有不到60%的高校会将他们的资金用于网络布线、电子设备及相关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重建上。所以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更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系。到2009年为止,75%以上的美国高校会将部分服务外包出去,包括应用系统研发、项目管理与实施、桌面计算机服务与维护、多媒体服务、课程管理系统、校园网络服务、校园门户网站等。

从Green Campus Computing2011可以看出,与2009和2010年相比,虽然预算削减的高校有所减少,但是仍然有40%左右的学校有这方面的困扰。从2011年IT预算趋势可以看出,预算支出相对增长的模块包括移动计算、IT安全、ERP系统及其服务和无线网络。

2 国外高校应对资金紧张所采取的创新性举措

2.1 调整组织架构

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美国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高校,都建有完善的信息化组织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合各自信息化发展的CIO体制。在国外高校管理体制下,CIO往往是学校核心管理人员,他们必须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全校信息化发展策略,并统筹协调IT资源,对学校信息化科学合理地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CIO一般由副校长或校长助理担任,其工作职责包括:拟定工作方向、制定发展战略、制度及政策,带动全校沿信息化方向发展。协调全校IT资源,帮助高校提升信息化水平。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从组织管理角度来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评估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服务其他部门。

CIO必须了解全校信息化建设中所有问题并进行统筹规划。这种规划必然涉及包括信息中心在内的学校各部门管理及业务的调整。大部分信息化中产生的问题,都最终落到管理体制上面。高校组织结构繁复,想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可能十分顺畅。所以,学校其他各部门的领导必须支持并配合首席信息官的工作,确保各部门调整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2.2 信息化工作流程的调整

北卡莱罗纳州戴维森学院负责信息化和财务的副校长Karen L. Goldstein认为[4]:“在经济衰退可能长期持续的情况下,未来高校信息化领导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财务管理问题,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驾驭高校财务规划并与各方相关利益者协商信息化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部门不应再计较自身的预算多少,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降低学校在技术装备建设上的成本,并对信息化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力。”国外高校的CIO已经意识到,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应加强与财务主管的协作,以提高信息化使用效率;信息化建设必须全盘考虑,符合学校发展的核心。只有这样,信息化部门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核心职能部门,在为学校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地位[5]。

2.3 服务多样性

为了应对资金紧张,有必要从信息化服务创新入手,使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上的核心目标协调一致。为此,信息化部门必须不断增强服务方式的一体化,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资源共享以及信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压缩信息化的建设面,注重对现有项目做精做实。利用信息中心现有数据资源分析把握学校需求,把有限资金集中使用在学校着重发展的事务上;鼓励对已有业务流程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为学校降低运营成本。

2.3.1 应用开源系统

美国高校对使用开源系统始终存在争议。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开源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CCP2011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开源系统在校园IT规划中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由2010年的21%升至2011年的30%。特别是在美国高校教学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LMS)中的应用还是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是由于美国高校在LMS的应用上需求多样,在应用中或多或少地需要对其进行定制修改,而产品化的LMS却有很多修改上的不便,只有转向开源才能解决这一问题[6]。

2.3.2 开展绿色IT

绿色IT/IS有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效率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佐治亚大学能源信息学的相关研究,WatsonR T等[7,8]提出一个能源信息学(energy informatics)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信息系统是其核心,可以刺激信息系统研究如何满足环境可持续性。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绿色IT可以帮助高校在考虑缩减成本,提高效益的同时,减少其他相关产品的能源消耗,产生更高的效益。

2.3.3 加强教师培训

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始很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大量现金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却很少有人会使用,利用率很低。很少有教师能够熟练应用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有些高端设备甚至还未开封就已经报废掉了。教师无法将先进的设备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心就由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上,如1999年的PT3项目即“培训未来的教师使用技术”启动。该项培训对象即将入职的教师。目标是让所有教师都学会如何操作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及软件系统,并能够将新设备新技术融合到他们的课程中。

3 对我国高校的借鉴与启示

3.1 务实投资、注重效率、形式多样

在美国,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都十分注重资金投入的实效性,注重设备的实用性。大部分信息中心既保留有多年前的低端设备,也配备有当前最先进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其信息化规模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设备发挥着不同的功用。因此,在信息化资金紧张的高校中,可以采用投资模式多样化的办法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3.2 制定科学的经费预算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要做出合理的预算不可能依赖历史或者个人经验,美国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已经形成体系。美国高校信息化部门的预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常规预算,例如:网络租用费用、设备维护费用和系统维护费用等;另一部分包括新建软件系统及基础设施、系统升级等新规划的费用。而这两部分预算有专门的规划部门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规范。合理的项目预算应该与目标计划相关联,并且需要同时兼顾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而由于需求变更的反复出现与项目不可控因素的切实存在,美国高校做项目预算时为了保证预算的切实可行还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并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费效分析,对不同方案实现目标的效果和所需费用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来选取最佳方案。

3.3 应用创新技术及理念

绿色IT/IS有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效率的作用。目前高校信息部门将他们的绿色重点放在了不需要巨额资本支出的费效比、基础产品、技术和方法上。而且,源自省钱的绿色积极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数据中心。应该努力从桌面显示器、回收站、复印机等多方面实现绿色。

虚拟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为高校提供绿色收益。虚拟化将服务器进行整合,实现了系统的简化,大大减少物理设备的数量,并且高效率地利用了硬件资源,这样不仅显著地降低整体能耗,而且降低了资金投入。

4 结束语

经济危机为美国高校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及预算消减的困境,更多的是如何在困境中从深层次挖掘现有信息资源、增加产出。在为学校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支持教学及科研工作。这也给了美国高校一个重新评价自身信息化发展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国外高校的许多举措对我国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而经济危机的全球化效应,必将给我国高校带来相同的考验,我国高校信息化的管理者可以此为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尽早采取行动,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1] 陈俊坷,孔凡士.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安婧.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4.

[3] 余青兰,郑旭东.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实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108-112.

[4] Maas, B., Miller, F., Orr, P., Ouska, J., &Waggener, S.M. (2009). CIOs talk about budgets: Emerging stronger and leaner[J]. EDUCAUSE Review, 44(4):20-35.

[5] Goldstein, P. J. (2009). Managing in a new reality[J]. EDUCAUSE Review, 44(4): 10-19.

[6] 李理,李哲.新世纪美国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环境与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09-111.

[7] Watson R T,BoudreauM C, Chen A.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informatic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the IS community. MISQuarterly. 2010,34(1):23-28. Li Yu, Liu Jingsen, Mechanism and Improvement of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Scheme[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2007, 37(2), P195-197(Ch).

[8] WatsonR T, BoudreauM C, LiS. Telemactics atUPS: Energy informatics in action. MISQ Executive,2010,9(1):203-213.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Wang Haiwei, Guo Yu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atistics,CCP2010, CCP2011 and CDS2009. Comparison for the f nancial and budgetary aspects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arly f ve years analysis of deep 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higher education by the economic recession. Summarized the mode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 the face of funding constraints. On this basis,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in response to budget cuts, getting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S.A.; economic recession; college information; f nancial constraints

2011-12-19

王海威,硕士,助理研究员,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

猜你喜欢

信息化学校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