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

2012-01-28闫玉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证治风邪禀赋

闫玉红



小议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

闫玉红1,2

(1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 510120;2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州 510405)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瘾疹”的范畴。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结合古代与现代医家的论述,辨证求因,揭示“禀赋不耐,卫外不固”是本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治疗取效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针对核心病机,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证明其具有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荨麻疹;瘾疹;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是由各种因素致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而造成的皮肤局限性水肿性损伤。中医称为“瘾疹”,根据不同的形态又有“风瘙隐轸”、“赤疹”、“白疹”、“风疹”、“风乘疙瘩”、“赤白游风”、“游风”等不同的病名。

1 禀赋不耐,卫外不固是荨麻疹发病的关键因素

1.1 内因责之五脏 中医关于“瘾疹”最早的描述当属《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王冰注云:“肾水逆连于肺母故也,足少阴脉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故有余病皮痹隐轸”,《类经》释为“少阴者君火之气也,火盛则克金,皮者肺之合,故为皮痹。隐轸,即瘾疹也。”可见《内经》中将其病因病机归为肺肾;《丹溪心法》云:“隐疹多属脾,隐隐然在皮肤之间,故言瘾疹也。”将其病因病机归为脾,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致;《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瘾疹》云:“心火灼肺风湿毒,隐隐疹点发皮肤”,谓其与心、肺相关,此观点与《外科证治全书•发无定处证•瘾疹》“属心火伤血,血不散,传于皮肤”一致。可见古人已认识到本病虽发于皮毛,但非独与肺相关,而是与五脏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沿袭《内经》中脏腑致病的学术思想,各个朝代均有所发挥。

1.2 外因责之风邪 从荨麻疹的发作特点来看,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均合风邪致病的特点。《黄帝内经•素问》云:“风气藏在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因此古人久已认识到“风邪”是本病发生最主要的外因。《证治准绳•疡医》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由邪气客于皮肤,复遇风寒相搏,则为瘾疹。”《诸病源侯论•风瘙隐疹候》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金匮要略•水气病邪脉证并治》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

所以,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归纳为内因责之五脏、外因责之风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作了很好的诠释:“世医论瘾疹,……内则察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其寒暑风湿,随证调之,无不愈。”

现代医家在总结古代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病因学方面,结合现代先进的诊疗设备,总结出最易引发过敏的吸入物和食入物分别为屋尘螨和海鲜等[1];在证候分布规律方面,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2],得出荨麻疹最常见的证候为:风湿热蕴肤证、营卫不和证、血虚风恋证,与基于文献研究[3]的证治规律结果类似:慢性荨麻疹的证候分类以风寒证、风热证分者最众,以气血分类者次之;在治疗学上,将荨麻疹的治疗总结为“从风论治”[4]、“从调和营卫论治”[5]、“从脏腑辨治”[6]等诸多方法。总的来说,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有规律,“禀赋不耐,卫外不固”在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灵枢•百病始生》云:“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脏腑功能低下时,正气虚弱、卫外不固,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均可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和反复发作。因此,禀赋不耐是荨麻疹发生的内在根据,卫气亏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禀赋不耐,卫外不固”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中心环节。

2 益气固表是慢性荨麻疹治疗的的基本大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针对慢性荨麻疹“禀赋不耐,卫外不固”的核心病机,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固表健脾、扶助正气的治疗方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王兴兰等[3]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总结慢性荨麻疹的证治规律显示:玉屏风散是慢性荨麻疹最常用的治疗方剂,防风、当归、生地黄、白芍、荆芥、生甘草是最常使用的药物。玉屏风散加味也是著名外科专家朱仁康[7]、禤国维[8]老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方剂。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黄芪健脾补气,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护肌表;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补气之功;防风解表祛风,三者合用,既可扶正又可驱邪,是标本兼顾的巧妙结合。《成方便读》云:“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现代药理研究[9]提示玉屏风散通过益气固表作用,既可增强免疫力,防止抗原侵入体内,又可改善过敏性体质而抑制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但总的来说,内因责之脏腑失调,外因责之风邪为患,“禀赋不耐,卫外不固”是慢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本病治疗取效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证明其具有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于晖,苏向阳,赖维.56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6):383.

[2] 刘爱民,代淑芳.慢性荨麻疹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361-362,367.

[3] 王兴兰,张敏,杨恩品.基于文献研究的慢性荨麻疹证治规律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35-36.

[4] 张坤.浅议从“风”论治荨麻疹[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3):36-37.

[5] 张鲜妮,刺宝平.从调和营卫论治荨麻疹[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8(6):46-47.

[6] 张桂萍.荨麻疹从脏腑辨治[J].北京中医杂志,1992,(3):52.

[7]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编.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36.

[8] 吴晓霞.禤国维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J].中华现代皮肤科杂志,2005, 2(4):347-348.

[9] 牧野利明[日],贺玉琢(摘).玉屏风散的汉方药物学特性的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2):96-97.

2012-01-09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47

1672-2779(2012)-07-0069-02

(本文校对:王治华)

猜你喜欢

证治风邪禀赋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的证治规律研究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禀赋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体质的关系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初始商业文化禀赋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