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改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浅议

2012-01-28王立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王立琴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十堰442012)

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根据新方案,国家将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并在年内发展改革部门将会同卫生部门等以县级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编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专项支持480所县级医院、199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国家政策有了,财政投入有了,市场加大了,这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抓住机遇,勇除沉疴,乘势而上,实现历史性跨越?笔者根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了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大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技术是医院立身之本,但这恰恰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大的短板。目前,大量县乡病人舍近求远,向城市三级大医院集中,双向转诊不能很好地落实,形成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基层医疗机构病员不足、发展乏力的困窘,这也是新医改“破局”的切入点。新医改除了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政策资金倾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就医的补贴加大了,老百姓就医负担减轻了,医疗费用左右就医选择的比重就会下降,医疗技术的比重就会进一步提升。所以,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技术能力增强了,就会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相反则发展依然困难。所以大力提高技术水平,是基层医疗机构迎接新医改必须突破的攻坚战。

1.1 大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基层医务人员要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业务特点,在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微创治疗等方面多下功夫,增加技术含量,这是基层医疗机构最主要的业务范围,也是将来社会就医的主要格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探索。基层医院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鼓励医务人员研究、学习和应用新业务新技术,走技术创新之路。通过技术升级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专科,拉动医院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把政策用到实处,积极购置符合自身技术特点、实用的医疗设备,为医疗技术的提高创造条件。

1.2 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 根据卫生部第四次调查显示,基层医院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短缺,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63%,这种人才结构所能提供的医疗质量,很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了改变这种面貌,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89万人次,通过政策引导、经济补偿,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工作。基层医院在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吸引优秀大学生充实人才队伍建设。这次医改中还特别提到了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问题,卫生部此前已确定广东为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在广东注册的医生或将被允许在广东范围内行医。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行医,可以改善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基层医院要大胆地尝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执业或技术指导。

1.3 引进技术 引进技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派人外出进修,通过进修学习,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术,带回来就能见效益。也可以直接邀请国内专家来医院开展手术、讲学、查房带教,提升技术水平。为了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援力度,国家还将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挂县带乡”等帮扶工程,基层医院要在帮扶活动中学到真本领,技术水平上台阶。

1.4 和上级大医院建立紧密医疗协作关系 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实力很难满足全民医保的保障和要求。与上级大医院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成为大医院的延伸,开展更广泛的医疗、急救、防保、科研等技术合作,直接申请会诊、转诊、手术、查房、进修,充分利用大医院的优势资源,实现技术升级,互利互惠。同时,基层医院依托大树,还可以有效规避或降低医疗风险。在十堰市,大部分县乡医院和市内三甲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技术合作非常丰富,原来只有在三甲医院开展的手术如腔镜技术、介入技术,在县级医院基本普及,协作医院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2 强化医院管理

对于技术性强、风险高的医疗行业来说,管理是软实力,是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几年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就是国家对医院规范管理的引导。基层医院是国家卫生事业的根基,也是目前医药卫生行业最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成本过高等现象,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改之后,基层医院病人增多了,要求提高了,风险加大了,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一盘散沙,很难适应国家医疗改革的步伐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

2.1 科学设置组织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机构设置臃肿,行政后勤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等现象,致使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负担重,影响到医院的发展。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所在,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合理定编定岗,明确工作职责,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绩效考核,推进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事业、文化、感情、待遇等要素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做到人、财、物各尽其能,形成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2.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管理者要充分调查研究本单位实际情况,学习借鉴上级医院管理经验,依法治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特别是医疗质量、感染监控、应急处理、经济管理等,实事求是,科学实用。编写院规,保证管理规范性和延续性,使广大职工做到有规可依。严格考评机制,依章办事,严格执法。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增强对医院的调节、控制能力。

2.3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建立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体系 现代化的医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按照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客观条件,既符合医学规律,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不断溶合新的管理理念。要走出去,吸收借鉴外部的先进理念;也要请进来,组织专家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理念被吸收到医院管理工作中,并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精益管理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就是成功的范例,很值得基层医疗机构借鉴和学习。

3 强化行风建设 提高职业道德

医疗行业行风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医药价格机制不科学、医生劳动价值难以体现、职业道德滑坡、监督惩处机制不健全等滋生和助长了医疗腐败,行业作风成为最大的垢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级别不同,行风问题表现的形式和轻重不同。新的医疗卫生改革之后,国家从机制上最大可能地消除行风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为医改最大受益者,基层医疗机构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防范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为加快自身的发展铲平道路。

3.1 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行业作风问题根源在“钱”,基层医疗机构要借医改东风,以全新的经营理念看待收入分配与行业作风之间的关系,解决内部分配机制滞后问题,将技术、管理、行风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及综合目标管理,实现医院增效、个人增收、行风正派的目标。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适当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体现劳动价值,在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上,遏制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和蔓延。

3.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医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强化公仆意识,突出廉洁文化,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3 强化监督 健全内部监管制度,是基层医疗机构抓好行风建设的重要保证。重点抓好医务公开、服务投诉和监督考核,将医疗服务工作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满意度调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重点检查,对带有普遍性、顽固性的问题要进行经常性检查,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4 坚持深化改革 优化发展环境

新医改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触动很大,在发展建设、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内部改革,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从而为强抓机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1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新医改为基层医疗机构革除多年来遗留下的弊病,肃清发展环境提供了机遇。基层医院要在医改的统领下,正确对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不改革问题可能会少一些,困难会少一些,但医院就会停滞不前,要坚定立场,用改革的手段促进发展。

4.2 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医改政策,综合考虑改革的深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的承受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定压倒一切。充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得到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减少阻力,使改革平稳过渡。

4.3 正确处理医院与职工利益的关系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优势资源,统筹考虑医院发展与职工利益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医院的发展而损害职工利益,也不能为了职工个人的利益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制定科学的分配机制,保证医院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总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此次医改支持和建设的重点,要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找准出路,强身健体,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