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浅述

2012-01-28汤玉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溶栓心肌梗死

汤玉梅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东海22230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语言表达能力低,变异性大,此病病死率非常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掌握良好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饮食及预防便秘护理

1.1 饮食护理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该给予富含纤维素、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还应该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热或者过冷现象。

1.2 预防便秘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力排便很容易导致梗死范围扩大,从而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猝死的现象。一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第3天到第5天出现便秘,所以在饮食过程中注意多食用一些谷类、豆类、蔬菜以及水果等植物性的食物,并且还应该保证患者每天饮水700到1000mL ,以利于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充分吸收而膨胀,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缓泻剂,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方法进行通便[1]。

2 病情观察及心电监护

2.1 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 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的护理过程中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据有关学者报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第1周内的低血压发生率最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血压监控,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剧烈的现象,则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2.2 心电监护 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是急重症患者的监护抢救的基本技能,作为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心电波形的识别,由于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的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心电监护,并且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2]。尤其是对于前、侧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对于后、下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老年患者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

3 溶栓治疗的护理

对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静脉溶栓疗法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挽救缺血,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而且对降低死亡率也具有重要作用。据有关学者统计,二级医院溶栓治疗率为37.4%[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效果最好,12小时有效,但是溶栓治疗可能会出现过敏、低血压以及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溶栓治疗前,应该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手术以及血小板、血浆凝血酶时间和血型等,在溶栓时,应该科学合理地配置溶栓药物,并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意识、瞳孔等密切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便血、尿血、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及牙龈出血等。

4 心理护理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缺乏该病的相关知识,当病情发作时常带给患者濒死感,由此患者常常产生恐惧、紧张不安和焦虑的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常会诱发患者的心律失常,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病情加重。所以在对待老年患者时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恐惧、紧张不安和焦虑的心理,使其了解及时治疗的重要性,防止不良情绪对疾病造成负面影响, 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科学的护理方式和诚恳的护理态度让患者充分地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5 总结

总之针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理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状况在护理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对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钟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01-102.

[2]邓松英.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84.

[3]李晓兰.老年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26-329.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溶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