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创作与出版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2012-01-28本刊评论员

中国出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创作出版业

│本刊评论员│

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中国文化界最欢欣鼓舞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力大、权威性高,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为世人所看重,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作家为这一文学世界最高荣誉赋予了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莫言的获奖,对中国人来说,是圆了一个梦想,我们终于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莫言的获奖,更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认可,这对于中国文学创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进步的肯定。纵观历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除文学因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越来越被西方社会重视,并带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视。莫言的创作,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步。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100多种版本,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行。这深刻表明,随着中国和平发展,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同步发展的中国文学日益重视、接受和认可,这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经济和文化落后的时代也是难以实现的。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莫言获奖后致中国作协的贺信中所指出的,“莫言获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莫言的获奖,也是与我们所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密不可分的。

莫言的获奖,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更广阔更深入地传播。莫言获奖后,已经有更多的海外出版商与国内授权出版机构洽谈出版莫言的作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的势头必将更加有力,而莫言获奖是这一进程有力的助推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出版在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莫言为例,莫言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数量最多、最精准的作家,他的大部分长篇小说都被翻译成外文,仅《红高粱家族》就有16种译本,这使得莫言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而莫言获奖将极大地提高莫言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西方读者在关注莫言的同时也有可能关注中国的其他作家,关注来自中国的文学作品,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一次良好契机。对出版业而言,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将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推介到海外市场,呈现给各国读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出版业走出去发展,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在世界需要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中国文学作品更有可能、也必须走向世界。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信心,对中国作家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将大大提升中国作家群体的文化自信。在我国,当前和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这是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家,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莫言获奖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市场的中国当代作家仅有150多位,还不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百分之二。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要积极耕耘、培育和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这是中国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版业要奋发有为,积极推动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主流文化市场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对接,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日,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池永硕即致信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表示祝贺,柳斌杰署长在给池永硕的回信中表示,这是中国整体文学创作、出版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授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对莫言、对中国作家的鼓舞,也是对中国出版业的鼓舞。我们要以此为新起点,不仅在文学领域,更要在其他更广泛的学科和领域,更好地走出去发展,出版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进军世界文化市场,不断提升中国出版业的全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创作出版业
梅卓文学创作论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