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建设“两富”浙江的关键

2012-01-28蓝蔚青

浙江经济 2012年13期
关键词:党代会浙江现代化

□文/蓝蔚青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建设“两富”浙江的关键

□文/蓝蔚青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郑重宣布,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进而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在浙江的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宏观调控的繁重任务以及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责任,省委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浙江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连续3年达到90%以上;据《中国科学发展报告》,浙江省科学发展总水平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四位;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综合评价,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这些权威数据都说明,浙江省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提出延伸到2015年以后的战略目标,这就必然要回答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以后,继续向什么新的目标努力的问题。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提到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议事日程上。

(一)

现代化的标准不能简单归结为人均GDP指标。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各异,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早已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很难说它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学界对现代化标准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公认的指标体系,但普遍认为现代化应该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现代化过程完成的主要标志是:人口城市化进程结束,非农化过程结束,中产阶级成为社会就业人口的主体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并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得以实现。从浙江省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基础来看,完全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当然,区域的现代化不同于国家的现代化,缩小地区差别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先发地区无法大幅度地超前发展,而且基本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更是受制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但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利于积累经验,作出示范,并向后发地区提供支援。就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国家对此是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的,向地方放权也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应该充满信心。

“两富”以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为核心,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主义”的实质和核心,不是采取什么外在形式,而是为谁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用一句话概括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更多的是用这样的概念来指他们为之奋斗的新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始终把人类的解放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它与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内在统一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根本,把人民群众的发展状态作为建设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建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小康”本身就是一个着眼于人的生活状态和感受的以人为本的概念。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必须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基础,使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浙江之所以能在物质基础并不占优的条件下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靠的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浙江人民发挥了历史创造者的高度自觉。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始终把富民放在第一位,率先建立起能够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自主权归还给广大劳动者,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和引导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自强不息,自我积累,自愿联合,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民主政治、民办文化、民间社会,致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提供更多的选项、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使广大群众各就其位、各尽其能、各有其成、各得其所,普遍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使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像火山一样并发出来,大大增强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民间力量高度活跃,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层出不穷,并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了富民强省。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浙江又率先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法制浙江”,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总体小康”迅速走向“全面小康”。

(二)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两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要求。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两创”进一步凸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根本理念。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两富”以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为核心,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开创浙江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实现“两富”,必须全面理解它的科学内涵。“两富”目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全面小康以后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高,认清实现“两富”不限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物质富裕的要求不仅包括城乡居民就业比较充分,收入普遍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完全消除,而且要求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臻完善,人人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精神富有既包括文化生活需求,也包括政治生活需求,要使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过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切实增强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因此,为了实现“两富”,我们既要大力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实现“两富”,必须全面覆盖所有的社会群体,化大力气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这就既要克服平均主义思潮,继续鼓励部分先富,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探索促进居民财产增值保值方式,更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逐步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尤其要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科学设计的政策,解决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中不合理的问题,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物质上共同富裕。还要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主旋律与多样化、“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弘扬真善美与反对假恶丑等关系,不断丰富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

实现“两富”,必须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建设“三个强省”、“三个浙江”的各项任务。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科教人才强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的目标,使全省人民早日过上现代化的新生活,同时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使人的现代化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成果和根本保障。

(作者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党代会浙江现代化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图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