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海西经济一体化”中寻求新突破——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中泰顺发展的机遇与对接

2012-01-28林松跑董敏钗周文辉

浙江经济 2012年16期
关键词:泰顺经济区优势

□文/林松跑 董敏钗 周文辉

泰顺作为海西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县域,需以《海西区规划》为蓝图,找准发展坐标,认清比较优势,谋划微观对策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2011 年3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为“海西经济一体化”奠定了规划基础,为规划区域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舞台。泰顺作为海西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县域,以《海西区规划》为蓝图,找准发展坐标,认清比较优势,谋划微观对策,积极主动地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中寻求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将是“十二五”中后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展坐标

海峡西岸经济区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就泰顺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虽没有直接进行定位,但仍可以从中找到发展坐标。

坐标一:空间布局。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的“一带、五轴、九区”空间布局,泰顺属于沿海发展带、“五轴”中的温州-丽水- 衢州- 上饶发展轴、“九区”中的温州沿海发展区;在交通通道上,泰顺处于沈海高速葡萄串式发展节点上,在分水关有泰顺互通口,就浙南闽北而言,泰顺处于浙南与闽北的交通枢纽上,52 省道贯穿全境,北接丽水景宁,南连福安寿宁,浙南闽北中部地区不可多得的交通枢纽点,是温州港辐射闽东北等地区的重要节点。

坐标二:产业发展。从现代农业发展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强调要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建设闽西北、浙西南等绿色农业。这为泰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产销基地创造了条件。从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把温州列入“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这为泰顺的生态工业和转型发展重点提供了明确方向。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强调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重点发展旅游、商务等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泰顺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描绘出了新轮廓。

坐标三:城乡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要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发展定位,积极培育发展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市,要实施大城关战略,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目前,泰顺在温州市全面实施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中初步形成了“9+1”的县域发展框架,并从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综合考虑,设置了2 个市级功能区和4 个县级功能区。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为我们高起点谋划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坐标四:生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带。这为泰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规划保障,显而易见,国家的宏观战略已为泰顺生态资源优势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契机。

比较优势

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基础主要在于区域的比较优势。泰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前,不掉队,争主动,首先要对接发展坐标,审视和把握自身比较优势,进而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泰顺今后的发展,必须突出地把握住以下四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区位交通上的节点优势。新的58 省道建成,极大改善了泰顺的交通区位条件,为泰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泰顺区位交通的节点位置使得泰顺拥有了独特的接轨周边产业带、经济区、城市群的可能。目前,泰顺已初步显示出了这种接轨的良好态势。温州等发达地区的汽摩配等产业正逐步向泰顺转移。随着龙丽温泰高速公路、52 省道改一级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在“十二五”末,泰顺的交通状况将极大的改善提升,这种节点性地位将更为突出与强化。

——生态环境上的后发优势。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泰顺是典型的山区县,平均海拔近500 米,境内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气候温和,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清新、高峻、净洁、移步换景的休闲生态环境,构成了极佳的人居条件,基本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这是发展生态旅游最好的条件。泰顺生态资源基本处于待开发状,能有效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可以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来推进。

——资源利用上的独特优势。首先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泰顺的旅游资源最大的优势在于原生态,可开发的旅游单体总数295 个,聚合区10 个,有古朴的木拱廊桥、稀有的承天氡泉、神秘的乌岩岭等。其次是泰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及小水电资源。“泰顺石”矿产资源丰富,主矿区面积达2.1 平方公里,储量约1 亿吨,拥有“世界腊都”的美誉。泰顺目前还有21 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待开发,为泰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顺人”经济的互动优势。“泰顺人经济”正在经历着由小到大,从无声到有声的历程,“泰顺人经济”是撬动泰顺经济的一支无形杠杆。虽然泰顺经济仍然是全省最不发达的县(市)之一,“泰顺人经济”却是名声在外的“温州人经济”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浙商在全国创办的各类市场有1400 多家,其中泰顺人在外创办的各类市场就多达400多家。“泰顺人经济”正在全国各地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也正在对家乡“泰顺经济”不断提高贡献力。

上述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泰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引领下,参与一体化寻求新突破的潜在优势。当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一体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放眼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泰顺同样拥有优良生态环境的县(市)不在少数,因此,泰顺必须避免走同质竞争的老路,因地制宜地放大自身特色,践行错位竞争。

接轨“海西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正越来越强,但就区域经济而言,泰顺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机遇与挑战同在,正确判断趋势,科学谋划战略,是摆在泰顺面前的现实问题。

积极营造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浓厚氛围。目前,泰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达地区的硬件接轨缺少机场、港口、铁路,只有58 省道与其梯度对接。这就要求在思想观念、政策、环境等软件上先行接轨。首先是思想上的再解放。要正确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泰顺发展导向的重要影响。要强化开放意识、大局意识,破除“就泰顺发展泰顺”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的发展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式去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其次是政策上的再跟进。要认真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特别是《海西区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强化政府服务,营造政策“洼地”。要发挥泰顺本土企业和“泰顺人经济”的主体作用,淡化单向动作,强化双向互动,引导企业去扩大科技、旅游、人才、信息等领域的接轨,让接轨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从而促进企业接轨由“窄领域接轨转向全方位接轨”。

积极打造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以泰顺的比较优势去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强化泰顺自身特色,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着力打造独特的县域经济品牌,形成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根本途径。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目标,做好“生态品牌”文章,大力发展原生态农业,打造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特色农业基地,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要把发展生态集约型工业作为重要抓手,以工业的“四园一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功能区建设步伐,完善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明确产业培育重点和主攻方向,将集聚区打造成为承载和引领我县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要把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作为主攻方向。顺应旅游发展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狠抓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打响氡泉、廊桥、乌岩岭三张金名片。

积极构筑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素平台。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要素对泰顺产业的融合、各种功能的组合、各种需求的结合,这就要紧紧围绕要素接轨这个核心做文章,打造利用温州等发达经济体优势,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一体化求发展的平台,全力推动泰顺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要致力于城镇集聚建平台,区域发展要靠强有力的中心带动,县域中心城和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围绕打造“宜居泰顺”这一发展定位,强化泰顺中心城区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塑造城市新形象。

泰顺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泰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泰顺发展特色明显,优势具备,关键在于谋划,在于坚持。坚持生态主导、绿色引领,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通过多元化的产业驱动,多途径的机制创新,多方位的措施跟进,泰顺的发展与前景是可期的。

猜你喜欢

泰顺经济区优势
茶韵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矮的优势
浅谈泰顺石雕艺术魅力与发展趋势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画与话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