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视点

2012-01-28

浙江国土资源 2012年1期
关键词:直报征地国土资源

信息视点

九部门联合发布《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

为积极推动基础测绘“十二五”期间转型发展,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防科工局、总参测绘局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测绘工作将大力加快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等,努力实现测绘信息化和建设测绘强国目标。主要任务为:大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加速推进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着力转变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方式;大力加强基础测绘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快测绘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国土资源部印发《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挂钩试点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严格把握试点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规范增减挂钩试点管理。《通知》要求,充分认识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基本要求。各地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必须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及各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依法推动、规范运作、民主公开。要坚决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坚决防止擅自扩大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坚决防止侵害农民权益,确保增减挂钩试点健康有序推进。《通知》强调,开展增减挂钩试点,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郊结合部新城区建设、近郊有条件乡村的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远郊有条件的集中民居新村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确定增减挂钩试点的规模、布局、时序和项目,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水平相适应,与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与新农村建设、社区管理、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相配套。要以农民自愿且不额外增加农民负担为前提,通过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平衡项目区建设资金,支持小城镇和中心村新建新区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通知要求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

日前,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通过实施统一配号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从3月1日起统一配号系统正式运行。统一配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施统一配号后,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仍按《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规定的职权审批地质勘查资质申请;批准后,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向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系统提交配号申请,获取统一配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证号。二是实施统一配号后,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每年两次集中受理审查接收的新设、延续申请电子报盘数据通过配号系统上报,由部组织检查。三是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统一配号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由配号系统自动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公告,并面向地勘单位、公众提供查询服务。《通知》明确,自配号系统正式运行之日起,所有地勘资质申请事项,经发证机关批准后,需通过配号系统获取统一配发资质证书证号。配号系统正式运行前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仍有效;配号系统正式运行后新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未经统一配号无效。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统计直报制度

为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自2012年度起,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统计直报制度。为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统计直报工作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一是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统计直报制度。各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部门须按季度、年度将本级补偿费征收及入库情况通过直报系统填报和统计上报。二是自2012年度起,每季度后第一个月的15日前由省级征管部门将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征管部门填报并经审核的本季度数据通过直报系统报部,年度数据随第四季度数据一并报部。三是各省级征管部门要将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采矿权人的基本信息纳入直报系统。进入直报系统的数据须以采矿权人的实际缴费票据为基础,各级征管部门要对本级征收范围内的上报数据严格把关等。四是各级征管部门日常管理编制的统计报表以及涉及补偿费征收的所有数据均应以直报系统为基础,确保数据统一性、权威性。《通知》强调,各级征管部门要充分重视和使用好直报系统,安排专用计算机、专人负责,按时填报,切实做好统计直报工作。

《广西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出台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台,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联合印发。《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未来五年广西国土资源工作的行动纲领。《规划》共分为十章:“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规划总体要求、加强国土资源保障和保护、健全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实施国土资源领域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规划》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坚持把服务社会维护权益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准则,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撑,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辽宁:出台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为缓解辽宁省矿业发展面临的用地矛盾,规范采矿用地管理,创新采矿用地取得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申请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的复函》和全省实际,近日,出台了《辽宁省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方案明确了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点工作的实施程序、试点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同时指出,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旨在探索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规划用途的前提下,以临时用地的方式满足采矿用地需要,主要内容有改革现行采矿用地供应方式、改革现行采矿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现行采矿用地补偿方式、建立采矿用地退出机制。根据全省各种矿产资源的埋藏条件和开采特点,方案明确了试点适用的矿种暂定为:铁、煤、黄金、菱镁、油页岩、硼、建筑用灰岩、花岗岩和沙石粘土等。方案要求试点工作必须做到“范围明确、运行封闭、程序严格、监管有力”,确保采矿用地方式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山东:专项资金奖励综合利用资源

从2011年起,山东省投入5000万元设立省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奖励资金,主要支持煤、金、铁等重点矿种的矿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山东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出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矿山企业须具备7项基本条件才可申报奖励资金:法定证照齐全、有效;依法履行采矿权人的法定义务,已按时足额缴纳国家有关税费;管理机构健全,有专门的地质测量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高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定标准;近三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合格,无违法违规记录;近三年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已完成资源整合,并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矿山企业获得的奖励资金要用于提高“三率”的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暂行办法》还规定,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由市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年度奖励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省财政厅侧重负责奖励资金预算审核、下达和资金监管,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奖励资金项目进行监管,对“三率’考核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川: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地灾危险性评估

近日从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暨监测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四川厅将紧抓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工作不放松,不断完善防灾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努力开创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新局面。会议强调,今年四川省将狠抓三方面工作:一是防灾基础性工作要常抓不懈,继续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行公示和告知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督查检查制度。各地要在明年汛期前,全面组织一次工程建设领域地灾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二是不断落实完善防灾体系。以防灾责任公示、公告为核心,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把领导重视落到基层一线,以重大地灾治理、避险搬迁安置、应急排危除险为核心,完善长效治灾的工程治理机制,坚持把工作治理作为治本之策。三是严格规范实施工程项目。不断强化地质环境工作中重大项目立项实施、施工招标、项目监管等环节的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海南:土地矿产“十二五”规划批准实施

近日,《海南省土地利用“十二五”规划》以及《海南省地质矿产“十二五”规划》获海南省政府批准实施。《海南省土地利用“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省耕地面积保持在108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35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0万亩;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4.3万亩之内;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18万亩;通过增减挂钩整理复垦农村建设用地3万亩。《海南省地质矿产“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优先开发利用优势矿产资源、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七项主要任务,配套设置了七大类46项重点工程,并从行政、经济、科技、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要求,到2015年,全省计划新发现重要矿产地35处,新增重要矿产的可利用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与选矿回收率提高1%-5%,矿企综合利用比率达到85%以上;建设3-5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毁损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65%和80%。

新疆:征地补偿安置全公开

2011年以来,新疆先后完成西气东输二线轮南干线管道等39个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征地面积43.34万亩,拨付征地补偿费27.95亿元。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新疆实行征地补偿安置全程公开,保障了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新疆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主动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实行征地补偿安置全程监督管理,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治区还要求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并可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申请听证,确保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新疆优先考虑农业安置等方式,结合留地安置、社保安置等途径,采取多元化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广东:编制稀土重点规划区专项规划

近日获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省地质调查院编制了《广东省稀土重点规划区专项规划》。《规划》综合分析了广东省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规划期间稀土勘查开发的主要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强化了规划实施措施,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目标明确。为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广东厅近日在广州市召开《规划》评审会,会议认为《规划》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对广东省稀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及有序勘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加快实施

《规划》十分必要。据悉,《规划》经批准后,将作为该省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设置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的重要依据,对广东省进一步加强对稀土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监管,提高稀土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全省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直报征地国土资源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江西省抚州市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大藤峡公司已拨付征地移民安置资金11.69亿元
农民房屋征地拆迁将单独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