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提案

2012-01-28提案者杜黎明委员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产学研

提案者:杜黎明委员

提案内容

提案指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并与世界接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速度迅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但专利产业化率却较低,仅约5%左右,而发达国家则为80%左右。

制约中国专利产业化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与专利产业化的主体。二是R&D投入不足与结构失调,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R&D/GDP)过低,R&D经费执行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研究开发方面投入所产生的技术成果停留于实验室阶段,未能及时进行产业化。三是中国专利质量不高,限制了专利的实施。四是专利产业化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五是专利实施渠道不畅,技术市场不健全。专利信息平台还未大规模建立起来,缺少较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体制。专利权人自己寻找生产厂家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而社会上的一些中介机构的不规范经营,阻碍了专利技术的市场化。

提案有三项建议。一是建立专利产业化基地。专利产业化基地是政府部门为促进专利成果规模转化利用,通过政策扶持、法律规范,并经命名认定而建立的专利技术成果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基地。

二是面对专利实施渠道不畅、技术市场不健全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专利交易的进行,如建立知识产权贸易网、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除此之外,以下措施也是必要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健全专利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专利技术经纪人职业。

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联盟的建立,同时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明确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政府应促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对企业、行业协会和高等学校共同建设、培育并达到较高水平的产学研基地,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和奖励。以达到鼓励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实施专利的积极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答复

在中国专利产业化环境现状方面,近年来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接近7000亿元,R&D经费与GDP的比值从2005年的1.32%提高接近1.8%。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同时不断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中国已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了将财政性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授予项目承担者,鼓励其依法取得和有效运用,从而进一步激励了项目承担者的发明创造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强化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

关于促进中国专利产业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建立专利产业化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三是健全专利转化中介服务枳构。四是建立专利技术经纪人职业。五是积极指导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其中,今年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形成引导支持行业协会、产业基地形成专利联盟的相关政策。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局将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联盟的相关政策文件,并支持智能卡、云计算、太阳能发电等具有代表性的专利联盟企业开展共同信息利用、行业纠纷处理、专利经营等,将联盟建设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煤炭行业25项专利项目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
防爆电机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专利技术综述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揭晓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曲面显示器的专利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