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1-26吴亚军

治淮 2012年11期
关键词:淮北市用水节水

吴亚军

淮北市是安徽省及我国重要的煤电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显。本文通过研究淮北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淮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淮北市水资源实施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

1.地表水资源量匮乏、人均占有资源量少。淮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44.3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95亿m3,产水系数仅为0.171。水资源总量为8.341亿m3,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398m3。

2.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部分地区已造成地质灾害。淮北市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878亿m3,岩溶裂隙水的可开采量为0.828亿m3。淮北市地下水的开采极不合理,存在着集中地区、集中时间、集中层位的“三集中”现象,淮北城区及濉溪县城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95%~130%,而中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5%~60%。由于超采,市区及濉溪县内枯水年份漏斗区中心静止水位在海平面以下9.5~11.44m,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达15~30m,漏斗面积已达260km2,已影响到市区及近郊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一些农用机井和手压井干涸,人畜饮水困难。

3.地表水缺乏拦蓄、利用困难。淮北市主要河流浍河、沱河、闸河、肖濉新河、龙岱河、王引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 15240万 m3、4660万 m3、3820 万 m3、2550 万 m3、2160 万 m3、2150万m3,由于缺乏必要的拦蓄和调蓄工程,加之地表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量越来越少,尤其是城市区附近可利用的地表水几乎为零,原来以地表水为供水水源的改为地下水水源,从而形成了城市区工矿企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集中超采中深层岩溶水的紧张局面。

4.用水量逐年增加、用水结构缓慢变化、用水保证率要求高。淮北市1980~2004年用水量的年增长率为3.9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用水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用水保证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5.枯水年缺水量地区差异明显。现状年20%年型不缺水;50%年型仅北部区缺水0.02亿m3;75%年型缺水0.26亿 m3,北、中部区分别缺水0.22亿m3、0.04亿m3,南部地区有少量的盈余水;95%年型缺水0.94亿m3,北、中、南部地区分别缺水0.62亿m3、0.14 亿 m3、0.18 亿 m3。

6.地表水河道污染严重、部分采煤沉陷区水质相对较好。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闸河、肖濉新河、南沱河、浍河的水质级别均在Ⅳ以上,相对来讲,如杨庄矿东沉陷区水质级别为Ⅱ类、水质状况良好。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1.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工业与生活、城市与农村争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淮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082亿m3。北部的闸河、龙岱河、肖濉新河属季节性河流,受降水影响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或丰水年份地表径流大多流走,非汛期或干旱年份常常干枯见底,可利用量不多;中南部的南沱河、浍河、氵解河来水面积较大,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当前淮北市一些煤电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采取节水措施的前提下,农业用水将逐步趋于稳定,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逐步提高,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2.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在农业生产中,主要表现为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小,水分生产率低,单方水生产的粮食约1.0~1.5kg,与发达国家相差近一倍。工业生产浪费水现象也很普遍,2004年万元GDP耗水量184m3,远高于发达国家50m3的水平,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68m3,是日本的9.3倍、美国的4.4倍。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人们节水观念淡薄,管网漏失率较大(18%~25%)。

3.供水水源单一,开源少、供水成本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需水要求,城市生活和绝大部分工业用水单一依靠地下水资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地下水漏斗区。近20年来,淮北市的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以淮北一电厂为中心的超采漏斗面积由1990年的150km2扩展到 2004年的 270多 km2,地下水位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2.5m降至海平面以下2~10m。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1.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淮北市被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在保证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略有增长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使农业灌溉有效利用水系数提高到0.55~0.65,保证粮食安全,搞好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的节水管理,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60~50m3以下。本着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外调水,节水和中水回用并举的原则,对工程配套、管理体制、水价政策、运营模式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求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2.利用采煤沉陷区,增加调蓄库容。由于缺少地表水的调蓄空间,汛期或丰水年份产生的地表径流大部分作为弃水白白流走。全市现共有采煤沉陷区31处,沉陷区有效库容6508万m3。通过必要的工程技术手段,把这些采煤沉陷区集中连片,并与附近的河流串通,建成平原蓄水湖泊,拦蓄雨洪资源,是当前解决淮北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项费省效宏的选择。同时,结合平原湖泊的建设和沉陷区整治改造,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按照各个沉陷区的大小、深浅、是否稳沉、距离市区的远近和作用的不同,将采煤沉陷区建设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构造型湿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逐步建成节水型社会和山水园林城市。

3.调整产业结构,适应水资源地区分布。目前全市工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力求实现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工业中心已经向南和向东转移,已在临涣镇建设了新型工业园区,要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积极进行中水利用的研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严格限制科技含量低,耗水耗能大,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水工业,实现水的产、供、销、回收与再生一体化。农业方面,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广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等工程节水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推广非充分灌溉;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制度,注重提高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和农业水利用效率。

4.加强水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经济建设。淮北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任务艰巨,目前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上游及当地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基本上是“有河皆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科学地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通过水功能区划设置水资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水域纳污总量控制,使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目前闸河开始变清,龙岱河及王引河还在治理当中,包浍河也正在编制治理规划,市、县主城区日处理能力15万t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淮北市主城区中水回用工程正在实施;部分采煤沉陷区及洼地,除了改造成平原蓄水湖泊收集储留利用雨洪资源以外,可以建设成各种类型的构造湿地,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5.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围绕水资源价格确定问题,通过对水资源价值确定原则,水资源价值内涵,水资源价格的组成,水资源价值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淮北市水资源费制定、水资源管理状况及现行水资源费征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影响淮北市水资源价值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淮北市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户的水资源价值进行分析计算,提出水资源费征收制度改革建议。建议在逐步采用采煤沉陷区水和外调水等地表水取代目前工业企业所取用的地下水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

6.推进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淮北市为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安徽省“861”行动计划中确定的“皖电东送”电源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近几年,淮北市在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当地水资源挖潜,如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城市中水利用、煤矿疏干排水利用等,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着很大的水资源缺口,当地水资源不论是数量还是保证率均无法满足大工业用水要求,若不通过跨地区调水,将严重影响淮北市重大工业项目立项建设。为此需要从国家和省、市政府层面推进实施淮水北调和引江济淮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淮北市乃至淮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一是先期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利用安徽省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配的水量和淮干蚌埠闸上弃水等,相机抽调至淮北、宿州两市,首先解决淮北、宿州两市新增工业供水,并逐步置换现状工业挤占的地下水,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中深层地下水开采的压力,同时兼顾输水沿线城镇补水、生态用水和干旱年份农业灌溉补水。二是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利用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水资源,实现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问题。

四、结语

本文从淮北市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分析研究了淮北市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淮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对实现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从当前的迫切性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做到对城乡供水、排涝、蓄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二是做好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充分利用当地雨洪资源,置换出目前严重超采的岩溶水资源;三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水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四是建立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和实时管理水土资源

猜你喜欢

淮北市用水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