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狂犬病的流行及防制

2012-01-25张耀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病犬狂犬病

张耀华 薛 强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青岛 266555)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犬、猫和人及其他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高发地区,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这几年人类狂犬病死亡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每年有千人以上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且死亡率达100%,发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狂犬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本人简要分析一下狂犬病的流行原因及防制策略,供参考。

1 病因

(1)狂犬病免疫覆盖率低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2)各地对养犬数量和每年狂犬病的动物疫情没有确切可信的统计。

(3)犬交易频繁,加之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流动,难以有效控制狂犬病。

(4)对狂犬病的认知程度不够,防疫意识淡薄,重人不重动物,重灭杀不重监管和免疫。

(5)我国对狂犬病免疫、扑杀等没有专项经费投入,缺乏日常监测,动物狂犬病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大责任范畴。

2 病原体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分为RABV(基因1型)、LBV(基因2型)、MOKV(基因3型)、DUUV(基因4型)、EBLV1(基因5型)、EBLV2(基因6型)和ABLV(基因7型)7个基因型,感染人的通常是基因1型,型内有交叉保护,型间交叉保护较弱。

狂犬病毒抵抗力不强。日光、紫外线、2%肥皂水、70%酒精、0.01%碘液,5%石碳酸液和100℃温度都能灭活,但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

3 流行病学

狂犬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能感染,病畜和带毒的野生动物是传染来源。病犬和病野犬是人、犬和家畜的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是病毒的自然贮存宿主,在散布病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主要存在病犬和病畜的唾液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 d至症状消失后6~7 d,唾液中都含有病毒。主要通过咬伤和伤口感染,粘膜感染极少见。

4 发病机理

狂犬病毒对神经和唾液腺有亲嗜性。病毒经伤口侵入机体,经过神经原途径侵害神经,在有髓神经的纤维轴索增殖并上行到中枢神经,在脑神经细胞内急剧增殖,再通过轴索传到末梢神经,有的病毒则到达唾液腺,并在唾液腺内繁殖、排毒。中枢神经细胞受损伤后,引起神经紊乱和反射性、兴奋性增高,后期神经细胞变性,引起麻痹症状。最后死于呼吸中枢麻痹和全身衰竭。

5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量和咬伤部位有关。一般为2~8周,最短8 d,最长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犬、猫平均为20~60 d。临床表现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

5.1 狂暴型

5.1.1 前驱期

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听呼唤,与人相远,喜食碎石、泥土、木片等异物。吞咽困难,唾液增多,瞳孔散大,性情反常,呆立凝视或望空乱咬,伤口发痒,常舔局部,后躯发软,此期约经1~2 d。

5.1.2 兴奋期

高度兴奋,狂暴不安,常攻击人、畜和咬伤自己。狂暴之后,表现沉郁,卧地不动,不久又站起,出现特殊的眼斜视和惶恐。此时狂暴与沉郁交替出现。病犬常在外游荡,不认主人,多不能归。随着病势发展,吠声嘶哑,下颌麻痹、流涎,吞咽困难,口渴不能饮,见水紧张。此期约经2~4 d。

5.1.3 麻痹期

病犬消瘦,由于三叉神经麻痹,出现下颌下垂,舌脱出、流涎。不久,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呼吸中枢麻痹和全身衰竭而死亡。

5.2 麻痹型

病犬经过很短的兴奋期即进入麻痹期。表现:喉头、下颌麻痹,吞咽困难,张口、流涎,后躯麻痹。约经2~4 d死亡。

6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皮肤有咬伤、撕裂伤,口腔、咽喉粘膜充血、糜烂,胃内空虚或有异物,胃肠粘膜充血或出血,脑膜及脑实质可见充血和出血。

7 诊断

根据出现的典型症状、病程、病史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须经实验室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动物卫生组织(OIE)均把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DFA)作为狂犬病病原诊断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对阳性脑组织的检出率在99%以上,因此也成为狂犬病实验室病原诊断的“金标准”。

8 治疗

出现临床症状,无有效疗法,最终多数死亡。人被病犬或可疑性病犬咬伤后,要尽量多的挤出伤口的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15 min以上,再用3%碘酊处理,然后在24 h以内紧急接种狂犬疫苗,有条件应同时注射免疫血清,可降低发病率。

9 防制措施

(1)将动物狂犬病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大责任范畴,加强部门合作,充分发挥跨部门合作机制作用,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2)全面实行养犬登记和注册免疫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实施犬强制免疫,做到逢养必免。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通常幼犬出生后3月龄进行初免,12月龄加强免疫1次,以后坚持每年免疫1次。

(3)加强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严格限制疫区犬进入。

(4)开展经常性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掌握疫病流行动态和规律,发现病犬应立即扑杀,尸体深埋或焚烧,同时对被病犬咬伤的动物也应该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病犬狂犬病
浅谈犬软骨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犬脑炎病的治疗方法
浅谈犬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打败狂犬病
论狂犬病病毒对人类危害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