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2012-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器械手术室护士

杨 蓉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四川 成都 610081)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几乎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手术室护士不可避免地受到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危险因素的侵害。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做好安全防护,降低有害因素对身体的危害。

1 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需要频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接触,病原体很容易通过皮肤破损处、眼结膜感染护理人员,其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1]。传递器械过程中最容易受到针刺伤,针刺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人受伤感染HBV[2]。手术室护士还要面对休克患者的抢救,大部份急诊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检查报告未知,护士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时常常忽视自身的防护。

1.2 物理性因素

①电离辐射:骨科手术C臂广泛运用工作人员接触X线机会越来越多,长期小剂量辐射,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而且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3]。②噪音:主要来源于电刀、吸引器、电钻、麻醉机、监护仪、推车车轮等,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会产生耳鸣、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4]。

1.3 化学性因素

手术室物品的消毒灭菌,标本的浸泡需用甲醛、戊二醛、含氯等挥发性化学消毒剂,这些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有影响;麻醉废气在使用过程不可避免泄露到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操作能力都有一定影响[5]。由于高频电刀的常规使用,手术室长期弥漫异味,使人精神疲乏,注意力下降;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化疗药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

1.4 与手术室工作性质有关因素

长期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空气不流通,与办公室、走廊温差及湿差较大,导致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频发;工作中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姿势,传递器械时转动颈部和倾斜上身等因素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长期站立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由于少饮水或憋尿出现泌尿系系统疾病;长期饥饿、生活不规律造成胃溃疡等疾病。

1.5 心理因素

主要表现为疲劳,手术室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精神高度集中,易造成护士疲劳。张圣洁等[6]对95 名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反映手术室护士的疲劳状况既普遍又严重。长期的疲劳有可能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对手术室护士进行防护知识的宣教为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具、药品和设备。手术室护士应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手术配合的准确性,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操作。

2.2 生物性因素防护

①护理人员加强有关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学习,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操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时应戴手套,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有资料显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7]。因此手卫生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护理人员加强自身防护的重要方面。②术中正确传递器械,传递刀尖的锐利面面向自己,防止误伤他人,必要时用弯盘传递;规范缝针摆放位置;正确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后锐器及时按规定放入锐器盒中;进行静脉穿刺时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③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术前访视患者了解其肝炎及艾滋病携带情况,做好此类手术围术期防护。加强对急诊手术危险性的认识,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AIDS等检查报告未知的患者严格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操作。④术后器械清洁时戴防护目镜,尽量使用自动清洗器械机,术后在倾倒引流物时做到轻、稳、准,防止溅入眼睛,当溅入眼内时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⑤当发生针刺时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部分血液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伤口,边挤边冲,擦干并用碘酊、乙醇消毒包扎伤口。

2.3 物理性因素防护

术中用X 线摄片时手术室前后门均要挂上“放射性危害”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条件者配备铅衣保护工作人员。参加手术的护士要定期轮换,避免短期内大剂量接受X线照射,孕期、哺乳期护士避免接触X 线;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设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定期添加润滑剂使噪音降低到最低;严格手术室管理制度,术中要求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参加手术人员禁止大声喧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2.4 化学性因素防护

化学消毒剂专室存放专人管理,严密封闭容器防泄露,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反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操作时戴手套防护目镜;选择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防止气源管道漏气,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管理改善手术室通风条件;使用高频电刀时保持负压吸引的通畅及时吸走烟雾;术中需配制化疗药物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戴口罩、帽子、手套,被药液污染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废安瓿和注射器放入固定容器,及时焚烧[8]。

2.5 与工作性质有关因素的防护

手术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护士合理休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手术时间长的手术尽量坐下操作,穿软底鞋、弹力袜保护下肢,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拿取和传递器械时尽量做到身体和颈部同时转动以减少颈部转动的幅度和次数,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术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饮食,术毕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

2.6 心理因素防护

建立良好人际工作关系,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杨柳,文明,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24.

[3]蔡春琴,应武,王月红.手术室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30.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易求如.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2007,12(8):9.

[6]张圣洁,李杨,周力,等.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35(3):27.

[7]包苏娟.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与环境污染的控制[J].临床护理杂志,2003,6(5):36-37.

[8]刘艳秋,白景丽.影响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及防护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7):828.

猜你喜欢

器械手术室护士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