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下逐瘀汤治疗肝硬化瘀血内结型患者24例临床观察

2012-01-25张先华刘光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代偿腹水病机

张先华 刘光瑜

(重庆市忠县石宝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重庆 404332)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小结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被破坏,导制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早期肝硬化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肝脾肿大。晚期表现为腹胀,浮肿,出血,甚至昏迷,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和多系统受累的各种表现。

1 病机病因

本病因一般认为与情志郁结,饮酒过多,感染虫毒,以及黄疸,胁痛迁延不愈有关。病机是肝脾失调,肝气郁结,久而伤脾,引起肝脾同病,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阻滞气机,形成气滞湿阻而成积聚。但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故积聚在病机上有区别,亦有一定联系,积聚日久,均可导致正虚,形成了本病的病机特征。

2 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代偿期可正常。失代偿期出现贫血,脾功能亢进时,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见降低,血小板降低尤为明显。②尿液检验;尿常规在代偿期无明显变化。失代偿期可出现蛋白尿及管型尿,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时尿中胆红素也可呈阳性。③肝功能试验;代偿期 可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絮浊反应阳性,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凝血因子减少。④腹水检验;腹水为淡黄色的漏出液。⑤超声检查;肝内明显增强增粗,不均匀。早期肝硬化肿大,晚期肝硬化缩小,肝表面不平,呈锯齿状,波浪状。脾影增大,脾静脉增粗,弯曲,门脉增粗。⑥CT检验;早期显示肝脾大,密度低,晚期肝缩小,密度增高,多伴有脾大和腹水。

3 鉴别诊断

①表现为肝大者,应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血吸虫病及某些累及肝的代谢疾病和血液病相区别。②有腹水和腹部胀满者应与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腰内肿瘤和巨大卵巢襄肿等鉴别。③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a.上消化道出血应以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鉴别。b.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c.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

4 证候表现

左胁下可触及明显积块,硬痛不移,颧有红纹,膺臂有红痣,面黯消瘦,纳减乏力,两胁时见刺痛,舌苔薄边暗或质暗或见瘀点,脉沉弦而涩。

5 临床资料

5.1 一般资料

病例诊断全部按照上述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12例。所有入组的24例肝硬化患者均为农村。从2003年4月至2008年3月门诊中医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2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0~50岁,男性4例,女性3例;51~70岁;男性3例,女性2例。对照组1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0~50岁,男性6例,女性1例;51~70岁,男性3例,女性2例。结果经统计治疗率为95.8%。

5.2 疗效判定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在24例肝硬化患者,治疗组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16.6%;对照组显效率为58.3%,有效率为33.5%,无效率为0.83%。效结束时,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或降至正常者为显效;症状有的消失。有的减轻者为有效;治疗后10d症状无明显改变为无效。

5.3 药物主方:五灵脂15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5g,丹皮10g,赤芍20g,乌药10g,玄胡10g,甘草5g,香附30g,红花10g,枳壳15g,水煎温服,一日3次,每日一剂。随症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枳壳、乌药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如腹胀痛者加川栋子、三棱、莪术以增强祛瘀软坚之功;积块大而坚硬痛者加服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并有补益之功,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行气通便,皮肤瘀斑,鼻出血者加三七粉冲服,也可加六君子丸服,以补益脾胃,为攻补兼施之法。

6 讨 论

肝硬化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脾肾脏器损害,肝硬化大致属于中医学积聚,膨胀范畴。病机由脾肾功能彼此失调,脏腑虚者愈虚,以致气、血、水雍结运化失常。久聚不化,实者更实,以致本虚标实,虚实交错的疾病。肝硬化因病程长治疗过一般较慢,可隐伏数十年{平均3~5年},肝硬化早期表现不明显,仅有乏力、消瘦、食欲不佳,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腹水,浮肿、黄疸、发热、出血、明显营养不良,甚至肝昏迷。所以,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营养、保持情绪稳定,加强身体煅炼,禁烟酒。肝硬化病在治疗中需用药从简,必须中西医结合才能达到有效治疗[1,2]。

[1]董希,耒加珊.内外合治肝炎后肝硬化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1998,14(5):114.

[2]蔡长春.肝硬化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

猜你喜欢

代偿腹水病机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肉鸡腹水咋防治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