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80例

2012-01-24姜慧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2期
关键词:麦门冬外邪宣肺

姜慧杰

(山东省莱阳市万第中心卫生院,265207)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之气管炎、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小儿咳嗽发病的原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笔者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男43例,女37例;年龄6个月~3岁38例,4~7岁42例;病程2~5天30例,6~10天36例,10天以上14例。

治疗方法

自拟宣肺止咳汤方药组成:金银花6~12g,桔梗4~9g,蝉蜕4~9g,僵蚕4~9g,连翘4~9g,荆芥4~9g,鱼腥草9~15g,麦门冬4~9g,天花粉4~9g,苏叶4~9g,前胡4~9g,枇杷叶6~15g,款冬花4~9g,百部4~9g,半夏4~9g,五味子4~9g,甘草3~6g。

随证加减:发热加生石膏10~20g;咽红肿痛加牛蒡子4~9g,薄荷4~9g,芦根6~9g;痰多加半夏4~9g,陈皮4~9g;气喘加射干4~9g,麻黄4~9g,细心0.5~1g,桑白皮6~15g;气虚加黄芪9~15g,白术6~12g。

用法:每日1剂,根据患儿年龄及药量加水250~500ml,煎取100~200ml,分3~5次服用,服用时可加入适量冰糖或白糖。3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咳嗽消失,无痰,听诊肺部呼吸音清晰,干湿性啰音消失,随访1个月未复发;好转:咳嗽减轻,痰减少,呼吸音清晰;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有加重。

结果:本组病例均门诊纯中药治疗1~3天,治愈6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患者,男,3岁,咳嗽7天。咳嗽频作,夜间尤重,喉中偶有痰鸣,咽部红肿,双肺呼吸音粗,散在干性啰音,舌苔薄黄,脉象浮数。病初曾有发热,体温39℃,经肌注及口服退热、消炎等药物治疗,热退但咳嗽加重,继续服用消炎、止咳等药物治疗无效。服用本方1剂症状明显好转,2剂病愈。随访2个月无复发。

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而五脏中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外邪乘袭,而致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则引起咳嗽。四时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感受的病邪亦有区别,在临床上就会出现风寒或风热的不同证候,然风为百病之长,在外感咳嗽中,不论风寒或风热,多以风为先导,风为阳邪,化热最速,故小儿风寒咳嗽,大多为时短暂,将因化热传里出现痰热壅肺之象;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导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以使肺气不得宣畅,因而引起咳嗽。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理。又如小儿肝气亢逆化火,木火上炎,心经蕴热,日久化热,火炼津液为痰,阻碍肺气肃降,亦能发生咳嗽;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加上小儿脾常不足,若长期口服各种西药、苦寒类中成药更易损伤脾胃,脾胃既虚,土衰则金衰,肺金无所养,更易复感外邪,致使咳嗽屡作,肺脾受损,发展为内伤咳嗽,出现肺阴耗损或肺脾气虚之证。治疗原则当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辨证立法,予以施治,使邪祛正安,痰去咳止。方中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射干清热解毒;荆芥、苏叶、前胡、细辛解散风寒;蝉蜕、僵蚕疏散风热;桔梗宣肺化痰;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百部润肺化痰;枇杷叶、款冬花止咳化痰;麦门冬、天花粉养阴润肺;五味子益气生津,收敛肺气;牛蒡子、薄荷清热利咽;芦根清热生津;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桑白皮清热泻肺平喘;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诸药合用,随证加减,辨证得当,每获奇效。本方组方紧密,剂量轻盈,费用低廉,安全易行,且疗程短,效果显著,深受患儿家长喜爱,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麦门冬外邪宣肺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秋冬鼻干出血用二冬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秋冬鼻干出血 用“二冬”
养阴润肺说二冬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