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疗法治疗学生心理疾病34例

2012-01-24吴军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2期
关键词:兴奋性恐惧症心理疾病

吴军军

(江苏省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24400)

心理疾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疑虑症以及恐惧症等,其中焦虑症占心理疾病的一半,其次是抑郁症和神经衰弱症。就这些心理疾病的性质来看,都归属于神经官能症。在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方面,通常是采用心理疏导、暗示、行为治疗等方法,更多的是采用药物治疗。笔者是一名体育工作者,运用体育运动疗法治疗学生心理疾病,1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为学生们所接受。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生16例,女生18例;年龄16~22岁。上述34例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单亲家庭占30例。34例学生均被市级医院确诊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运动疗法的原则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下面针对心理疾病的几种形式提供一些具体的运动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1.焦虑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情烦躁,表现为生气不安,忧心忡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慌气短、冒虚汗等躯体不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秩序的正常开展。

运动治疗方法:①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或患者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为治疗项目,如羽毛球、排球、篮球、游泳、爬山、太极拳等。②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太极拳列为心脏复健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具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平抑焦躁情绪的作用。③运动后需做足够的放松练习,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放松是该治疗的关键。

2.抑郁症:表现为食欲不振、懒散、情感淡漠、丧失兴趣,常自责,严重者反复出现轻生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等。一个人如老是处在压抑和失望愤怒的情绪中,常常是疾病的诱发因素。

运动治疗方法:①选择一种技巧性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等,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患者体验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兴奋性。②曾有报道,每周3次,每次30min,进行8周的散步或慢跑,对患有严重抑郁症者可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有显著改善,增强自尊,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3.神经衰弱:指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长期的内心冲突,临床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易兴奋疲劳、情绪不稳。

运动治疗方法:①选择一项患者感兴趣或重意念的治疗项目,如长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等。②采用强度适中、幅度大、速度和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心率控制在120次/min。③睡前深吸气憋住,同时手握拳,用力向外撑,脚尖绷起,使身体各部肌肉绷紧,当憋气忍不住时,吐气,同时四肢随之放松,体会全身沉重无力的感觉,这样重复做几次,慢慢地感到自己没力了,眼睛不想睁了,昏昏入睡。通过运动,情绪的兴奋性下降,可把兴奋性控制在适中水平。

4.疑虑症:过分强调自身的某种异常感觉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一种神经症,患者的性格特征是敏感多疑,谨小慎微,好反复思考,要求十全十美。

运动治疗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比赛,通过比赛中人与人的平等交往克服胆怯畏缩、紧张、消极、孤僻的性格缺陷。另外,各种体育活动大多有竞争性,它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运动疗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体育活动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达到改善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5.恐惧症: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疾病恐惧症、处境恐惧症。症状为紧张、心慌、面红、出汗、口干、面部紧张、表情不自然等,可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培养其对有益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治疗结果

健康向上、活泼乐观、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学生为痊愈;自信心有较大提高,和同学交往基本正常的为有效;心理疾病无改善的为无效。

本组34例经1~2学期运动疗法治疗,痊愈30例,有效3例,无效1例。

体会

运动前要做适当的准备。如伸展及松弛肌肉的运动,以免肌肉骨骼受伤,准备活动后逐渐加大运动量,最后以放松、伸展练习结束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失去运动的兴趣。

掌握一定的运动常识和比赛规则,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参与运动,享受体育的乐趣,培养其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享受健康的快乐。

选择什么项目、用什么强度作为治疗手段,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家庭背景而定。对学生参与治疗活动要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有一个良好的心境。

猜你喜欢

兴奋性恐惧症心理疾病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我有开学恐惧症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减轻宫内窘迫诱发的新生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认知障碍
蔗糖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