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藏药质量的影响因素

2012-01-24班玛才仁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藏药炮制药材

班玛才仁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藏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仅次于中药。目前所收集的藏药中,植物药有2172种,动物药214种,矿物药50多种,其中高原特产藏药86种。在临床上常用藏药主要有304种[1]。藏药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原特有的植物生态、封闭的原始环境等特点备受药物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与应用日益得到重视[2]。为了促进藏药走向世界,应在发掘整理的同时大力加强对藏药质量的改进,以提高藏药质量,解决影响藏药质量的因素。

1 药材品种及药用部位

药材的品种直接影响到藏药真伪,品种正确是保证藏药质量的前提。青藏高原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差异,习用品种不同及资源开发中代用品和新兴品种的投入使用,使得一药多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物多名现象十分普遍。如何选择传统的藏药将直接影响着藏药的质量及疗效。另药材部位所含有效成分不同而药用部位有异,有的药用植物各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不同;有的药用植物不同的部位其成分含量和药理作用完全不一样。所以选取藏药的品种以及药用部位的确定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2 适地采集与适时采集

2.1 适地采集:据《四部医典》记载:“药物分别生长在雪山、高山、凉爽、温暖、具有日月光华之力的地方。”[3]《甘露宝瓶》中说:“性味等的差别是:除了干旱、地势好、坟地、有大树、神地、悬崖峭壁外,生长在平坦湿润、河水右旋、茅草丛生、没有犁过之处女地和树阴不遮之地等处的药物,色鲜艳者,性味最佳。没有被虫蛀咬,没有被火烧焦,没有被大自然伤损,没有被阳光、阴影、水所害,适时稳固生长,根大而深,北面向阳生长的药物性味最好。”[4]非常干旱的地方,土质特别干燥,除生长一些山坡细草外,多不生长湿生草类;悬崖峭壁,土质坚硬而干燥,象上述这些地方,不去采药。另产地加工的目的有:及时除去鲜药材中的水分,使药材干燥。除去药材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将药材加工成一定的形状,便于鉴别;加工成市场需要的规格和等级,提高商品价值;便于包装、运输和储存;便于药厂炮制加工或制备成药,便于患者用药等。

2.2 适时采集:多数藏药材采收后是鲜品,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有效成分亦随之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及疗效。因此,除了少数药材要求鲜用外,大部分药材须在产地进行初步加工。产地加工是药材采集后生产加工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藏药质量和临床疗效。《药物生系甘露经曲之阶段》记载:“花蕾、茎枝在旺盛时采;根、种子在秋季挖;叶子在夏季采;花在初夏摘;果实在秋天收;树皮在冬春秋采集;树脂在春秋采集。”[5]《四部医典》记载:“特别是上旬,为采药的良辰。”《后续》中说:“关于适时采集,根、枝、茎三者属于茎类,主治骨、脉络、肉的疾病;在秋季汁液内涵时采集为好;叶、汁、芽三者属于叶类,主治腑、髓、骨血、精液的疾病,雨季叶茂时采集为好;花、果、实三者属于果类,主治眼、脏、头的疾病,秋天果熟时采集为好;外皮、韧皮、树脂,三者属于皮类,主治皮、筋、四肢的疾病,春季萌芽时采集为好;泻药在茎枝汁液干后功效下行时采集为好;催吐药在草木萌芽功效上行时采集为好。”关于采药临界期,《甘露上品部》中说:“采药要在季秋9月和仲春2月的望日采集。”

藏药品质的好坏,决定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受产地影响外。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对保证藏药的质量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成份及含量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应以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

3 加工炮制

传统藏药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炮制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可见炮制的作用十分重要[7]。

一般藏药在炮制的过程中要经过加热处理,如炒、煅、煮等,根据需要对不同的药物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温度进行炮制,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道重要环节。但近几年,藏医药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日益减少的药物资源等因素,有的药商为追求利润掺伪掺假,有的藏药材收购部门缺乏药学知识,对收购的藏药材不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造成药物纯净度不够等因素。还有炮制的时间、炮制人员的素质等都是影响藏药质量的因素。为确保藏药炮制品的质量,对于藏药炮制工艺应以现代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做到遵古而不泥古,逐步实现藏药炮制的规范化、现代化。

自古以来,藏医对藏药的加工炮制十分重视,尤其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材料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一般传统藏药药性及炮制的关系,是按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不同的炮制方法,而药性也相对不同。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火候等。传统的藏药采集与加工时,应做到《四部医典》记载:“适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等工序。采集后的药物通过炮制,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炮制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4 药物储藏

贮藏药物的时间、温度、湿度往往能对藏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特别是使藏药材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方面分解、失效、变质等,降低藏药的疗效。因此,对于藏药储存方法及分清新旧等方面,早在公元8世纪问世的《四部医典》中记载:“任何草药,都要干燥、拣选,在采摘时要绿打、捆扎。凉药要晾干,热药要烘干晒干。不要被风吹坏,不要被火烧焦,不要被阳光晒坏,不被烟熏坏,不要染上别的气味,如此干燥才不失药效。”应该在储药时分别干燥,使其保持功效。《蓝琉璃》中说:“除了草药,无论那一种药,尤其是木、果等六种好药,旧而未衰败的功效而大。”《续》中又说:“新药旧药别过期,过期失效不可用。”所谓新药,是指药效而言,如果没有失药效,就不是旧药,还是新药。草药超过前一年采集时间,新药就变成旧药了。

5 总 结

随着藏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藏药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质量的高低,临床疗效的好否均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多少。影响藏药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发展藏医药事业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藏药质量标准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水平较低,许多藏医药不仅没有含量测定,而且很多药材连薄层色谱鉴别也匮乏,已完全不适应当前藏医药迅猛发展的步伐。二是藏药药材有些品种货源紧缺,不同的地区用药的名称和习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藏药的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直接影响到了藏药的质量。所以,对来源复杂的常用藏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是保证和提高藏药质量,促进藏药标准化规范化,是进一步开发研究藏医药,以及发展藏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由于该项工作是藏药研究当前的首要工作,因此我认为当前藏药研究开发的突破口,应该是藏药的品种和质量标准规范化问题。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建立理论与实际相辅相成的藏药质量标准,必须统一藏药的名称、规格。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藏医理论去制定质量标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大药品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定期对药师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才能确保藏药质量的稳定性及独特疗效性,为藏医药临床提供合格药品做好有力的保障。

[1]陈伟.藏药的特点及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7):55.

[2]吉琅,万丽,廖晴曹,等.中药质量标准—对藏药标准化的一些启示[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7(7):30.

[3]玉多·云登贡布编著.洛桑次仁,嘎罗校.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81;67;575;2;598;605.

[4]楞本嘉.藏医历算词典[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410.

[5]米尼玛童哇顿鼎.玛拉亚注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88-294.

[6]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甘孜:四川省甘孜州卫生局出版,1981:5.

[7]索南邓登.探析现代科技手段在藏药渣驯的药性分析及炮制方法的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02).

猜你喜欢

藏药炮制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