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O远端内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上骨折15例

2012-01-24卢晓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尺骨肘关节肱骨

卢晓栋

肱骨远端解剖形态复杂,主要为松质骨构成骨量较少,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较为困难。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增加了内固定难度,术后需延长制动时间而影响功能。2008年3月—2011年8月,我们采用肱骨后内侧延伸入路(Mayo入路)及AO(Arbeitsgemeinschaft fur Osteosynthesefragen)肱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A2骨折15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49~78岁,平均62.3岁。交通伤2例,摔伤13例。左侧9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无神经损伤,合并其他损伤1例。选择病例均为AO/ASIF分型A2。

2 治疗方法

均在伤后72h内手术。全麻6例,臂丛麻醉9例。肱骨后内侧延伸入路即Mayo入路,仰卧位,上肢置于胸前。手术台向对侧倾斜10°。从近端的肱三头肌后内侧,沿长头腱方向向远端的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内侧之间切开,于远端肘管处辨认尺神经,打开肘管支持带,松解尺神经至第一运动支,设计皮下袋,打开肌间隔,神经向前方移位。在肱骨远端游离出肱三头肌内侧头,向外拉开肱三头肌。用骨膜起子将肌肉自肱骨远端后内侧面掀起,显露骨折断端。显露肱骨内上髁,显露骨折端,清除断端的血肿,屈肘位纵向牵引,使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于肱骨内侧置一适当长度AO肱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置入锁定钉固定稳固。

术后患肢屈肘90°长臂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术后当日即鼓励病人手部主动屈伸活动,注意远端末梢循环。维持石膏托固定3~4周。解除固定后主动肩肘关节活动,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逐渐增加活动度,主动屈伸活动锻炼,避免强力被动肘关节屈伸活动。

术后随访内固定稳定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根据Cassebarm方法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估。

3 结果

15例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21周平均16.4周。肘关节活动度平均115°(95°~145°)。Cassebarm评分优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7%。

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1例,给予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无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感染、和皮肤愈合不良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肱骨髁A2型骨折传统上称为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0岁以内儿童,在成年人则占3%[1]。肱骨远端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三个边分别由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和肱骨滑车构成。三角形前面的大部分面积被软骨覆盖,不能放置内固定物,同时还要防止被螺钉穿透。关节软骨下为松质骨,对螺钉的把持力不足。再加上复杂的解剖形态,使肱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及固定都比较困难。老年人骨质疏松,内固定把持力不足,导致术后内固定松动和骨不连明显增加。此外,由于内固定强度不足,术后无法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2]。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时,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经肘外侧入路。前者在尺骨鹰嘴处行“V”截骨,加大了松质骨接触面积,有利于复位和固定,提高了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但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进一步加重了损伤,使手术时间延长,截骨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肘后侧切口常采用倒“V”形切断肱三头肌,对软组织和关节囊的损伤大。肘外侧切口对软组织的损伤虽小,但暴露不充分,多需在肘内侧在做一切口。手术多使用双钢板固定,为的是提供较高的力学强度[3]。老年人骨质疏松较明显,术后螺钉松动是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将有限的螺钉固定在疏松的骨质上,并保持有效的固定,是其难点之一。切开复位时,进行不必要的广泛剥离,常会引起关节囊挛缩、日后的骨化和永久性僵硬。

肱骨后内侧延伸入路即Mayo入路,是由肱骨远端游离出肱三头肌内侧头,向外拉起肱三头肌。用骨膜起子可以很容易地将肌肉自肱骨远端后内侧面掀起,从而很好地显露出骨折断端。损伤相对减少,不进行截骨或切断肱三头肌。由于肱三头肌的桡侧部分及肘肌未受到破坏,它们与前臂筋膜等组织的连续性未中断,所以肘肌、肱三头肌在肘关节屈伸活动中的力学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可以承受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老年人,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未发生肱三头肌骨化性肌炎和肌肉萎缩。采用新型肱骨远端锁定钢板,提高了骨质疏松骨折的固定效果。钢板远端特殊的弯曲,完全符合肱骨远端内侧解剖特点,有良好的组织贴附,在弯曲部分的孔可以保证至少3枚锁定钉固定骨折远端,使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与传统内固定技术相比,Mayo入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暴露充分、利于康复等优势,新型肱骨远端锁定钢板具有良好的组织贴附,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固定效果[4]。由于内固定物临近尺神经行程,故行尺神经前移。肱骨后内侧入路没有进行广泛解剖,减少了关节囊挛缩、日后的骨化和永久性僵硬的可能。

早期功能锻炼是术后功能恢复的保证。因为肘关节制动超过3周,便会引起肘关节僵硬,使活动范围丧失。我们于术后3~4周去除石膏固定,进行功能锻炼,多数病例在其后3~4周内可达到屈伸90度活动度,最终优良率87%。本组15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4周。

[1]Brouwer KM,Guitton TG,Doornberg JN.et al.Fractures of the me⁃dial column of the distal humerus in adults[J].J Hand Surg Am,2009,34(3):439-445.

[2]Strauss EJ,Alaia M,Egol KA.Management of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J].Injury,2007,38(3):10-16.

[3]Schmidt—Horlohe K,Bonk A,Wilde P.et al.Functional results after osteosynthesis of the distal humerus fracture with an anatomically precontoured,angular—stable plate system[J].Z Orthop Unfall,2010,148(3):300-308.

[4]Greiner S,Haas NP,Bail HJ,et al.Outcome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angular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for supra-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preliminary results with the LCP distal humerus system[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8,128(7):723-729.

猜你喜欢

尺骨肘关节肱骨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近端生理弧度在上尺桡关节稳定中的临床意义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