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发展生态养猪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2012-01-24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景宁养猪业养猪

(景宁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景宁 323500)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动物营养、环境卫生、生物与土壤肥料科学等。实行农牧果草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是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

1 基本情况

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养殖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景宁县生猪生态规模养殖场从无到有,至今已发展年出栏生猪6000头以上的生态规模养殖场2家,年出栏生猪4000头以上的生态规模养殖场1家,年出栏生猪800头以上的养殖场9家。共投入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争取财政扶持资金430万元;新建、扩建合计新增标准化猪舍面积21800 m2,配套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农作物面积约15000亩(1亩=667 m2),带动农民增收150多万元,林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增收100多万元。

据调查,景宁县已建成的12家生态规模养殖场均已配套具有消纳养殖排泄物的农、林、草种植基地,基本上达到了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标准。2007年该县生源良种母猪养殖场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现代养猪生态养殖示范区,2008年该县畲乡养猪场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现代养猪生态养殖示范区。

据统计,2010年全县生猪养殖总量达7.44万头,比2009年的7.27万头,增长2.3%。全县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户)60多家,规模养殖生猪的出栏数已占全县生猪出栏数的43%以上,能繁母猪保险1895头,参保率为99.6%。该县每年需从外地调入生猪1.8万头、仔猪3万多头,调往外县0.6万多头。

2 存在问题

2.1劳动力问题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生猪产业发展的冲击力加大。据调查,目前该县有4万余人在县外创业经商,农村从事生猪产业的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一些农户已退出该产业的生产领域,由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给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

2.2经营模式问题 提高生猪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传统的养殖模式达不到生态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生猪产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养殖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

2.3科学化管理问题 推进生猪产业科技进步,实现健康养猪是目前养猪业的发展方向。随着“畜牧进山、养殖上山”的发展战略转移,该县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有了一定的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相对较高,但科技投入,科学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无公害饲料研发,科技培训、推广应用机制和体系与现代生猪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养猪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 目前景宁县的生猪养殖主要以自繁自养为主,由于品种优良,环境优美,水料优质、疾病较少、肉质鲜美等优点而深受生猪客商青睐,生猪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养殖示范区生产的仔猪在供应县内养殖户的同时,远销福建、杭州、温州等地,市场广阔,经济效益良好。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明确养猪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养猪业在推进全县生猪品种改良和稳定市场供应中的重要作用,以推动全县规模化生态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3.2科学规划 立足本县农村山多地少、草多粮少、农户居住分散、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该县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结合生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市场开拓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养猪经济发展之路。建议有关部门要适当调整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以鹤溪、东坑、澄照、景南等乡镇为重点, 利用国家发改委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浙江省政府对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的扶持政策,按照“小规模,多布点”原则积极推进山区型生态循环养猪模式的发展,首先应根据山多以及多样化的地形地貌特点,提倡畜牧生产应走适度规模、多点布局的发展模式;提倡畜禽饲养场应根据土地拥有量和有效承载能力,确定饲养量;发展生态养殖,大力推广农牧草果结合,发展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草等多位一体的养殖模式;提倡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大力提倡畜禽粪便制作生物有机肥,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畜禽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绿色、环保、安全”为经营发展方向,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沼气池发酵或储液池处理,然后利用沼水或储液池水种植狼尾草、黑麦草,种植高产优质牧草代替部分精饲料,发展健康养猪。

建议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15年,全县新建或改扩建年新增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家,2000~3000头场2家,1000~2000头场10家,1000头左右场15家,新增存栏母猪1500头,生猪年饲养量增加3万头,初步建立起生态养猪业生产体系,使生猪产业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经济效益更加显著、生产与生态更加和谐,动物疫病防控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注重清洁生产,保证生态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率达到100%,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养猪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

3.3把握机遇 推动该县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于建设现代生猪产业经济,既是加快景宁经济发展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又是一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紧迫任务。当前,该县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顺应生猪产业发展新形势,提高对生猪产业经济发展的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着力破解影响制约该县建设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难题,增强手段,拓宽道路,加快推进生猪产业的生态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景宁养猪业养猪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2020年养猪业盘点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河北唐县四措施推动生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