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

2012-01-23刘玉美李兵晖常丽英谢建璞孙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
关键词:癌症资料肿瘤

刘玉美 李兵晖 常丽英 谢建璞 孙雷

1 资料与方法

自2011年5月1日~5月31日止,从青岛市肿瘤医院外二科收住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年龄在35~75岁的患者110例,其中乳腺癌40人、胃癌30人、肠癌和肺癌各20人,对其进行心理关注与支持,其治疗效果由症状、体征、主要检查结果和SCL-90予以体现。经过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间的心理关注和系统的肿瘤治疗。

2 收集资料的内容、时间及条件

2.1 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主要的检查结果,并附有scL-90心理测量结果。

2.2 收集资料的时间及条件 ① 第一次收集资料的时间,在患者熟悉环境和角色适应后进行,手术患者在术前第三天收集;②第二次资料收集在术后3~5天进行。前提是插管均已拔出,肛门已排气;③第三次资料收集在术后第一个月的月末或第一轮化疗前一天进行;④ 第四次收集资料在第四轮化疗前一天进行;⑤第五次收集资料在第六轮化疗末进行;⑥第六次收集资料在术后第12个月进行。

2.3 资料内容的要求 资料内容应简单明了,心理量表是SCL-90。如果患者不做手术,应在表格中注明。收集资料及心理测量时,给患者说明量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而采取的一项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2.4 肿瘤患者的心理关注 患者把癌症与死亡划等号,这是认知上的错误。通过认知矫正,使患者自行调节负性心理。大量研究证明:心理行为干预在提高肿瘤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心理行为干预包括错误认知矫正、负性情绪的表达等,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身紧张状态,减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等方面。

2.4.1 教育性干预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包括副作用)、干预后状况、医疗费用等信息,向患者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

2.4.2 治疗性干预 主要有三类:①心理药物治疗。是通过使用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或抗麻醉药物等减轻那些因癌症诊断或治疗继发的适应障碍、严重焦虑障碍、严重抑郁障碍、谵妄、精神分裂、疼痛、恶心与呕吐、失眠等。②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并教会一定的行为训练模式,帮助患者改变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③支持-表达式干预。是通过提供患者讨论的场所,使患者表述所有他们关心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表述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愤怒等情绪[2]。

2.4.3 认知治疗 包括对环境的认识、对事件的见解和对自己及他人的看法等。个体认知的产生总是离不开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同时它又反过来强烈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其基本观点是:人在生活中总是以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来感受、理解、评价和预测周围事物和自身,同时作出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借以摆脱消极观念。若患者处于突发的生活事件中情绪不稳定时,给予共情及认知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当人们坦然面对癌症的时候,压力就会变成战胜疾病的动力。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采取床前咨询的方式。通过心理咨询使患者改变对癌症的认识,减少对家人的内疚,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快乐指数,增强与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融洽度[4],提高战胜癌症的信心。同时,调整好家属的心理状态也是对患者的间接有力支持。调动患者的各种能动性与积极性,不但能更快战胜病魔,而且能使患者保持轻松心情,愉快地生活。

3 结论

通过给予肿瘤患者心理关注和支持,其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病情复发率降低,生存年数较长。缺乏心理关注和支持癌症患者,情绪低落、思想悲观、精神抑郁比例较高,幸福指数较低,病情复发率较高,生存年数也较短。因此,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心理关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3-238.

[2] 冯笑山.肿瘤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4-128.

[3] 于保法.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探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2-135.

[4] 杨放如.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中国医刊,2005,8(40):50-53.

猜你喜欢

癌症资料肿瘤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滚蛋吧!肿瘤君
癌症“偏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