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在皮肤科的应用

2012-01-23谭嗣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
关键词:经方风团防风

谭嗣博

所谓经方,是对张仲景方的称谓,其方辩证准确,药少而精,若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素为临床中医各家所倚重。本人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略有心得。现介绍几例典型病例,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1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荨麻疹

张某,男,42岁。2008年9月18日初诊。自述患荨麻疹2个月,口服氯雷它定片,扑尔敏片,防风通圣丸等效果不佳。发作时特别怕冷,瘙痒无度,此起彼伏,不分昼夜。查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风团,色淡红。舌淡苔白,脉弦紧,问诊大便三日一行,燥结难下。分析病情发作时特别怕冷,断为性质属寒,大便燥结难下,知兼有里实。病机符合桂枝加大黄汤证。处方:桂枝20 g,白芍30 g,炙甘草20 g,大黄15 g,生姜 15 g,大枣10 g,荆芥10 g,防风15 g,灵仙20 g。水煎服,1剂/d。

二诊,服药一周后,大便一日一行,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略有冷感。上方去大黄,嘱服一周以巩固疗效,1周后告知病愈。

2 白虎加参汤治疗夏季皮炎

邵某,女,35岁。2011年8月5日初诊。自述近几年来,天气逐渐炎热时,感觉皮肤瘙痒,灼热感,日益加重,曾口服西药治疗,虽能一时止痒,但停药后病情依然。查:四肢躯干见密集炎性丘疹,针尖大小,触之灼热,压之褪色,伴口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洪大。证属暑热之邪,外袭肌腠。治以清暑益气,散风止痒。方选白虎加参汤加减:生石膏 50 g,山药20 g,知母15 g,甘草15 g,沙参25 g,绿豆衣30 g,竹叶15 g。

二诊。一周后复诊,痒感明显减轻,内热诸症也明显控制。嘱守上方再服一周。一周后告知痒感消失,皮损渐复正常,临床治愈。

3 枳术汤治疗丘疹性荨麻疹

杨某,男孩,三岁半。2010年4月20日初诊。其母代述近一周来,四肢出现花生米大小的丘疹,部分抓破,自觉瘙痒,夜间哭闹不止。查:腰骶、大腿及上肢均可见散在的形如花生米大小的纺锤形风团,其中央有一个小水疱。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系由脾虚卫弱所致。治以扶脾化湿。处方枳术汤加味:枳壳10 g,白术10 g,砂仁(后下)10 g,荆芥15 g,防风10 g,益母草 15 g,赤芍 15 g,蝉衣 10 g,赤小豆25 g。

二诊,服药一周后,风团消失,痒感消除,诸症平息而愈。

4 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瘙痒病

王某,男,35岁。2009年5月4日初诊。自述近三个月来皮肤干燥瘙痒,昼夜不休。查:躯干、四肢见明显抓痕,部分结血痂,心烦急躁,口干苦,喜冷饮。舌红,少苔,脉弦,证属肝胆风热,往来于肌腠所致。治以清肝胆,疏风热,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 g,黄芩15 g,甘草 10 g,浮萍 10 g,防风15 g,蝉衣 10 g,生地 20 g,沙参 20 g。

二诊,服药一周后痒感明显减轻,但其心情仍然烦躁,上方去浮萍,加柏子仁20 g,丹参20 g,百合20 g,一周后告知痒感和急躁情绪已消失。

体会:经方素为后世医家奉之若宝,广泛应用于中医各科。要运用好经方,必须熟读经典,深切了解经方的原始含义,同时必须深切了解经方中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熟练掌握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加减变化。我们对仲景方,既要忠于原著,又要扩大应用范围,尽量做到师古而多创新,守法而贵灵活,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苦。

猜你喜欢

经方风团防风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大楼的防风攻略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Regularity of Wind-dispelling Medication Prescribed by LI Dong-Yuan: A Data Mining Technology-based Study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经方大家曹颖甫运用经方探微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论经方用量与经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