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2-01-22王坦新李生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胶原酶直腿针尖

王 欣 王坦新 李生军

解放军第五医院放射科,宁夏银川 75000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治疗,患者痛苦大,恢复期长,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经皮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已广泛开展[1],其临床疗效已被肯定[2],但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时有出现。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0月~ 2011年10月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胶原酶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治疗,采用心理疏导,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中,男131例,女 69例,年龄最大78 岁,最小21岁,平均(49.4±13.6)岁。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突出症,有半数患者经过牵引、推拿或按摩等保守治疗无效。

1.2 设备与药物

X线机采用GE公司生产的GE-OEC-中C臂,药物采用辽宁味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胶原酶600 U/支,H10960177。

1.3 治疗方法

首先要通过CT或MRI确定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然后进行治疗。治疗前30 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用50%葡萄糖或0.9%氯化钠20 mL稀释,预防过敏反应。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薄枕,常规消毒铺巾,在C臂机下进行体表定位,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18 G特殊穿刺针在病变椎间隙正中旁开8~10 cm进针,针与躯干矢状面呈40°~45°角。针尖刺椎间盘的理想位置是正位透视时针尖位于椎间盘中,侧位透视时针尖位于椎间盘正中且梢偏后。抽取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10~20 mL缓慢注入后观察10 min,如无不良反应,后退穿刺针至责任椎间孔的1/3与2/3交界处,正位透视针尖位于椎弓根的内侧缘。经负压测试初步认定针尖位于硬膜外间隙,再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2 mL做硬膜外椎管造影。确认无误后,将1 200 U的胶原酶用生理盐水3~5 mL稀释后,一次性缓慢均匀注入拔针,消毒局部,创可贴贴附穿刺部位,嘱患者侧卧或俯卧6~8 h可更换体位,24 h下床活动。常规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数对介入治疗的知识了解甚少,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怀疑心理,护士应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介入手术步骤、原理目的、优越性及配合方法的讲解,使他们对介入治疗有更多的认识,增强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

2.1.2 术前准备 (1)常规记录生命体征,抽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及术前四项,检查胸片、心电图等。(2)肠道准备,术前4 h禁食水。(3)术前1 d指导患者床上排便训练,防止术后排便困难。(4)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用50%葡萄糖或0.9%氯化钠20 mL稀释,预防过敏反应。

2.2 术中护理

手术间做好空气消毒,室温控制在24℃~26℃,让患者感觉舒适、安全和温馨。术中与患者多沟通,多询问,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注入臭氧后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视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此外,还要观察双下肢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毕,穿刺点用创可贴贴附,患者病情平稳送回病房。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监测心率、血压 绝对卧床24 h,卧硬板床。嘱患者侧卧或俯卧6~8 h,24 h后方可下床活动。卧床期间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所以护士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加强生活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3.2 饮食指导 术后6 h可进食水,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膳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3.3 疼痛指导 术后3~5 d有可能发生一过性疼痛加重,这是药物溶解吸收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不必惊慌,必要时可口服止痛药物予以缓解。

2.3.4 出院指导 坚持卧硬板床休息。术后1周尽量卧床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腰背肌肉萎缩,3个月内不能做弯腰持重物动作,6个月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4 疗效评定

根据改良Macnab[4]疗效评定标准,优:直腿抬高试验>70°,疼痛消失,肢体感觉正常,脊柱侧弯消失,活动正常;良:直腿抬高试验>70°,偶有疼痛及麻木,活动不受限;可:直腿抬高试验较前增高,但<70°,常有疼痛,活动受限;差:直腿抬高试验及疼痛均无改善。

3 结果

200例患者中,随访180 例,时间6~36个月,总有效率为93.4%。护理工作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观察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获得满意的疗效。

4 讨论

臭氧及胶原酶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5]。在C臂机引导下,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到突出物的中间和表面部分,使其化学溶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氨基酸类物质,从根本上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和由压迫引起的静脉淤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对疼痛的治疗作用。具有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良好的术前护理能够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中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手术起到积极的配合作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及正确的出院指导,对手术成功、疾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1]刘延青,王平,冯瑞晶,等.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随访[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1):22-25.

[2]武春根,陈家桦.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加重的原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6):372-373.

[3]张黎民.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讨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3-74.

[4]王执民,王义清,吴智群,等.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川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8):458-460.

[5]张金山,肖越勇.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2(4):242-244.

猜你喜欢

胶原酶直腿针尖
胶原酶清创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注射用胶原酶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