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忙碌着,幸福着,为了党刊事业
——记《党建文汇》编辑部副主编侯成路

2012-01-22王海轩杨志艳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震区文汇党刊

王海轩 杨志艳

期刊与期刊人物
Industry Celebrities

忙碌着,幸福着,为了党刊事业
——记《党建文汇》编辑部副主编侯成路

王海轩 杨志艳

编者按:侯成路同志现任辽宁党刊集团《党建文汇》编辑部副主编。1970年参加工作,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刊编辑工作。23年中,他自觉服务大局,践行党的宗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作风扎实,甘于奉献。1995年以来,侯成路同志多次受到中共辽宁省委、中国期刊协会、辽宁党刊集团表彰,被授予“辽宁省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和辽宁党刊集团先进个人等称号。

中国期刊协会、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省期刊协会的领导分别并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侯成路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批示:“请将辽宁省刊协及辽宁党刊集团的材料编发一则消息,发在刊协网上,并全文配发通讯稿,以便全国刊界向侯成路同志学习”;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述君同志批示:“一气看完,深受感动和教育。要在全省报刊界宣传这一典型,要研究这一典型的核心内涵。《党建文汇》能够市场发行超百万,亦非偶然”。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入的良好氛围下,侯成路同志作为期刊战线的先进工作者,他的事迹更加贴近行业实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非常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在行业内更能形成强烈共鸣。学习宣传侯成路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引导期刊战线全体职工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振奋精神,深化改革,推动新闻出版业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曾经22天跑23个市县,这就是侯成路的日程表。

读者的事永远是我的第一件事

侯成路,现任辽宁党刊集团《党建文汇》编辑部副主编,同事们称他为老侯。

老侯的称谓由来已久。

那是在2001年年末,集团进行岗位竞聘。大部分人都在准备竞聘材料,他却在外省走访调研。虽然同事们一再催促,可他仍不想中断所担负的7个省的行程。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0多天的时间,直到竞聘的前一天晚上才匆匆赶回。

第二天,毫无准备的侯成路既没有说自己的业绩,也没有讲豪言壮语,而是只用了三分钟时间简要地汇报了走访的感受。了解他的人开始替他担忧,因为由三家杂志社组建而成的党刊集团历时才一年多时间,很多同事之间还很不了解,这样的演讲在民主投票中恐怕难以过关。

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侯成路得了据说是全体竞聘者中的最高票。

从此,“老侯”便成为人们一致的叫法,因为那一脸掩饰不住的疲惫,使他看上去比平时老了许多。

定义1 由m×n个数aij(i=1,2,…,m;j=1,2,…,n)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并用大写黑体字母表示,记作

老侯从事党刊事业23年。23年如一日的动力是他十分珍视作为“党刊人”的称号。23年,时间不可谓不长,业务不可谓不精,可他总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项工作都有着最初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虽然一切都已驾轻就熟,却始终一丝不苟。

他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注重对每一次第一手材料亲力亲为的掌握和对每一个细节的深入挖掘;他把每一次写作都当成一种快乐和享受,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走访读者和订户时,他虚心听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刊物的意见和建议,从不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他至今仍保持着用钢笔给读者写信的习惯,他认为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信缺乏亲切感。他说要想让刊物更好地贴近读者,就必须经常听到来自读者毫无保留的意见和批评,为此他要求自己和每一位读者都成为一对一的知心朋友。这就是他一直坚持一封一封地用钢笔给读者写信的原因。

每一次出差在外,他都要带上在很多人眼里已经过时的稿纸、信封和邮票,因为在走访过程中他也不停地给读者写信。读者说老侯的亲笔信写得既认真恳切又有文采,让他们有一种“见字如面”的感觉。有的还被读者当做美文保存,有的读者甚至还能拿出十几年前老侯的回信。老侯从中体会到了写信的快乐,他谦虚而风趣地说,就这么点特长,能写几个字,还不好好发挥一下啊!

真诚换来真情,很多读者都成为老侯的朋友。如果有读者遇到难事求他,他也总是倾力而为。

贵州铁路分局一位读者的亲属需要哈尔滨一家药厂生产的一种药,求他帮忙。对方只知道哈尔滨和沈阳都是东北,却不知两地相距近700公里。老侯不做任何解释,马上与哈尔滨那家药厂联系,得知这种药已在几年前停产,于是就去向专家咨询,了解到有一种新药可以代替,就把情况告诉给那位读者。当得知那种新药已在贵州脱销,老侯就在沈阳买了药邮寄过去,使那位读者非常感动,逢人便讲。

福建福州有一位姓蔡的读者朋友,虽已退休二年,却仍与老侯保持密切联系。有一年也是因为一种在全国好多城市都没有买到的药,求到老侯;老侯经过几番辗转最后在吉林长白买到。事后这位老同志经常对人讲:“就凭老侯这样的人品,刊物也错不了。”他本人不仅是十几年订阅党刊的读者,而且还经常向人们进行宣传,扩大党刊的影响力。

一些从外省来东北出差或旅游的读者,也不忘和老侯打个招呼。有的读者的孩子来沈阳上大学,老侯就成了他们的代理家长,不仅帮他们解决随时遇到的困难,还经常在周末把孩子接出来吃吃饭,聊聊天,使这些读者朋友的孩子也和老侯成了忘年交。

2008年,南方冻雨成灾,冬天几乎不穿棉衣的广西陆川县也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方能御寒。当地羽绒服很快脱销,而陆川县机关工委的6名同志还要顶着严寒连夜值班。老侯得知情况后,马上在沈阳花了近4000元钱给每人买了件羽绒服快递过去。对方收到后表示要把买羽绒服的钱寄过来,老侯说:“你们遭受那么大的灾难,我在东北帮不上什么忙,这就算我为你们战胜自然灾害增添一点信心吧。”

发行是刊物存在的价值,质量与服务是刊物发行的保证;在不断提高质量,搞好服务的前提下,《党建文汇》成为全国少有的发行量超百万的党刊,老侯所负责联系的地区近10年订阅数增长了3倍多。

“读者的事永远是我的第一件事。”这句刻在老侯心里的话,也成了《党建文汇》编辑部的一种团队精神。

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党刊记者

汶川地震,震撼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面向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党刊,《党建文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新闻出版局的要求,立即组织人员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之中。正在广西出差的老侯得知地震消息后,于第一时间从广西直接赶到四川成都。

当时震区余震不断,一线的一些城区随时都面临危险,四川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劝他不要只身前往,老侯当即表示,一定要去抗震救灾第一线获取第一手材料。他马不停蹄地跑了9昼夜,几乎跑遍了除封锁区之外震区所有的地方:都江堰、彭州、广元、江油、什邡、绵竹……同时还辗转于尚在封锁中的汶川震中周边城区进行采访。

晚上,住在几乎没人住的宾馆里,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有时还不止一次地跑到外面躲避余震,有两个晚上干脆就睡在宾馆外面的空场上。有人不解地说:“人家往外跑,你却往里跑,玩命啊!”老侯回答说,越到震区,越觉得该来。

老侯的震区之行,感同身受。他说:“不到震区,你绝对想象不出那里的真实情景;残垣、废墟,一张张失去亲人的痛苦的脸庞……到了晚上,静悄悄地,感到生活似乎停顿。设身处地,你所感受到的来自人类伤痛的震撼,让你对自然与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更清醒的认识;而更令人震撼的,是一种流淌在一个民族血液里骨肉相连的亲情和精神。在四川的9个日夜,绝对是一次生命的洗礼。面对大自然,人的生命的确有脆弱的一面,但我更看到了坚强伟大的一面。面对那么大的灾难,我们挺住了,这才是生命的本质;而且我们有组织,我们有信仰,我们组织起来,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老侯的震区之行,采写了《天府之国的明天依然美丽》等多篇通讯特写。作品刊发后,在《党建文汇》的几百万读者尤其是中西部读者群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些读者还打电话索取杂志,表示要保存或赠送亲友。

老侯的震区之行,获得了“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称号。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深入自然灾害一线履行记者职责;发生在1986年和1995年辽宁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中,他就抢着到第一线进行采访,两次都成为“辽宁省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先进个人”。他说:“作为一名党刊记者,能在党和人民需要时冲在前面,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做到苦时方觉甜

老侯的旅行箱像个小型搬家公司,其中最独特的物件就是一个小型电饭锅。

老侯的同事们说,老侯可能是唯一一位在旅行箱中装着电饭锅的记者。

常年奔波在外,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使老侯的胃肠落下了毛病,怕辣怕凉;而他所负责的西南七省又都有嗜辣的习俗,就连饭店也很难找到不带辣味的饭菜。开始,老侯就用热水泡方便面吃,可是每一次出门都要经历二十来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于是老侯就自行配置了这种人在旅途中的“特种装备”。

老侯背起电饭锅走天下,顺便还要带上挂面、大米之类的食物和一些中草药,每天奔波之余,回到住处就自己下面或煮粥吃,然后再熬中草药,缓解他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症状。同一口锅,又煮饭又熬药,饭里夹带着药的苦味儿,成了老侯这些年四海为家的生活味道。到如今老侯已经用坏了七八个小型电饭锅。

20多年的党刊生涯,老侯吃了不少的苦,可是他说:“我从来也没感觉到苦。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能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党的宣传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党刊记者,我能经常接触到感人的人和事,并通过我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老侯调到《党建文汇》编辑部已经十几年时间,这些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外省奔波,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从未中断过。刚刚过去的2010年新年,他就在走访路上度过。40多天的七省穿梭,正值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天气严寒、交通不畅和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伴随一路。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困了有人给你一个枕头,饿了有人给你一个窝头;幸福就是感恩,就是满足。”老侯带着这种幸福和满足一路前行,回望时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少都无足挂齿,因为在从昨天走向今天的路上,是组织给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老侯的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作为1970年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在当时的“四个面向”中与500名同学一起来到沈阳第一机床厂做学徒工。他说:“站在有两三层楼高的机床面前,他感到无比自豪。”从那时起,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业余时间尝试将身边的人和事构思成小说。1973年,他的第一篇小说《车间夜话》在沈阳日报发表。1975年,被工厂选送到辽宁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考入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从工厂调到《新少年》杂志社,从此正式走上专业写作之路。

其实,早在80年代初,老侯就已经是辽宁的一位很有影响的小说作者。《当代》编辑部、省市作协还以《车间文学》为题联合为他的小说集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1989年,36岁的老侯调到党刊集团的前身——辽宁省《共产党员》杂志社。出于对全国知名党刊的向往,他在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同时,又感到自己还有很多差距。他决心从学习身边的人开始,尽快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水准。

他像小学生写作业一样,怀着一颗恭敬之心写稿,通篇都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的正楷字;他不改初衷地对待每一次采访任务,无论多难多险,都认为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是自己为别人做点事的机会;他面对每一次荣誉和赞扬,都真诚地表示不是自己做得多么好,而是这个集体让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水涨船高,他说他为自己能代表这个集体的形象而感到自豪,“就像当年一个17岁的少年站在大型机床之下的那种感觉。”

如今,老侯已经58岁。年近花甲的老侯仍一如既往地奔波忙碌。忙碌的同时,言传身教为党刊事业培养合格的年轻人,在他看来是钟爱党刊事业的情感延续。他不仅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成长和锻炼机会,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采写经验和多年建立起来的读者、作者网等宝贵的编刊资源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和介绍给年轻同志。在年轻人的眼里,老侯就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58岁的老侯,对事物依然保持年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他说:“每当看到大海,都有一种想跳下去畅游一番的冲动。”那份渴望新知渴望新奇的激情和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使他总是感到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在前面吸引着他,感到在人生和事业面前,自己永远都是一个小学生。他说,将来还要将这些年沉淀下来的感知和感动,写进小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他所挚爱的党刊事业。

这就是侯成路,一个忙碌着,幸福着的党刊人。

(辽宁省期刊协会推荐)

猜你喜欢

震区文汇党刊
流浪卫星
融媒体时代党刊如何做好选题策划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党建文汇》: 一本好看实用的党刊
接连地震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
注重党刊学用 确保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