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期刊研究论文观点选摘

2012-01-22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报学术期刊

2011年期刊研究论文观点选摘

当前市场化期刊发展的新特点及趋势/易高原,简渠∥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49~150,153

(1)围绕核心品牌不断开发新产品。仅仅是在三四年前,市场化期刊仍以努力提升单刊发行量为最高使命,但几乎一夜之间,却转变为以期刊群来实现发行总量的突破。

(2)高调进入青少年市场。网络对青少年期刊的冲击巨大,青少年购买和阅读期刊的主动性让青少年期刊的主编们感到了巨大的危机。同时,先前对青少年市场不屑一顾的品牌大刊,却突然纷纷发力,大举进入青少年市场。

(3)书刊互动成为大发行量市场期刊的又一赢利法宝。基本思路是:一,将杂志上优秀文章重新结集出版;二,以期刊社名义全新打造期刊型图书,凭借杂志本身的市场影响力打开局面;三,在期刊品牌栏目的基础上深耕再造。

(4)多元化发展成为刊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选择。期刊刊社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法人之后,公司发展的内涵也突然间由线性发展转变成块状发展,从目前刊社的多元化发展思路来看,多元化发展跨度并不大,依然是以徘徊于期刊的关联业务为主。

(5)以发行利润换市场份额成为部分潜力新刊的悲情法宝。期刊社如何把握机遇,与邮政、新华书店等巨头重新携手、实现共赢,是考验各期刊社的智慧、未来发展的质量、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区域性发展策略/吴庆丰∥广西社会科学,2011.8.144~146

(1)依托区域优势。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区域性发展必须依托区域优势。主要包括:一是服务地方的优势;二是历史文化优势;三是相对学科优势。

(2)发掘独特资源。一是发掘独特资源,应与建立学术特色的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其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认真考量;二是发掘独特资源,应熟悉地方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有关编辑应努力成为地方文史专家;三是发掘独特资源,应与地方紧密合作,并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特色栏目,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作者。

(3)打造特色栏目。一是精心策划,打造特色栏目。社科学报要使自己的栏目在众多的同类学报中别树一帜。二是立足本地,打造特色栏目。注重发挥各自的地方优势,展示学报的地域优势。三是与时俱进,打造特色栏目。

电子杂志及其赢利模式/曹志平,魏超∥中国出版,2011.21.40~43

电子杂志行业四种赢利模式:

(1)发行主导。3G的迅猛发展、WiFi的全国布网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将为电子杂志开辟一个崭新时代。平板电脑的多媒体特性,也比使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阅读器更适合电子杂志的阅读。能不能够搭上平板电脑这趟车,对于采用发行主导型赢利模式的电子杂志运营商至关重要。

(2)广告主导。广告主导型赢利模式是指将读者捆绑起来向广告客户做二次售卖。媒体最大、最宝贵的资源是读者资源,分众媒体要洞悉、掌握自己读者资源的构成特色,为其找到最适合的产品,进而拉来最适合本媒体的广告客户。当迅速增长的广告收入大幅度超过发行收入时,就形成了广告主导型赢利模式。

(3)增值服务。凭借强大的互动功能,电子杂志可以为读者和广告客户提供超出常规范围或常规类型的服务。服务无形,却有收益,这就是增值。最为基本的增值服务是内容的多次售卖。同样的杂志内容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再做成书、音像制品、数字出版物或手机阅读产品等。

(4)品牌延伸。除了生产线延伸和产业延伸之外,品牌还可以有更具扩散性的延伸,比如做成系列品牌或国际品牌等。

《东方杂志》风格的变化探析/李云豪,王艳萍∥中国出版,2011.10.67~70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见证者:

(1)具有变革主张的传统文人与早期选报。早期选报指1904~1911年这一阶段。特点是传统文化于他们的影响极深,家国思想印记深刻;因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之耻,深切意识到要救国必先开启民智、振奋民心、拓展视野。“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应时而出,为社会接受。

(2)新文化运动中逆时而滞的保守与稳健。新文化运动中,《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依然强调中西文化调和,推崇传承与扩大传统文化。逆时而上的保守与稳健,过于“平正”,这种风格既可使其远离政争,得以生存和保全,进而求发展。又可在思想文化界不可避免会引起一些争论,意味着发行量和广告量的提升。但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相冲突,杂志逐渐沦为“旧势力”,最终在1918年爆发大论战。在陈独秀、罗家伦等的炮轰下,杂志声望跌至低谷,销量大减。

(3)开明的知识分子群体与自由、文化并行的崭新形象。主编钱智修相对比较开明,他积极推介新人,胡愈之、俞颂华、张梓生、张明养等在其任内脱颖而出。《东方杂志》在这个时期由于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年轻人主持实际业务,很好地切入到社会变迁的大潮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前行。

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评析/赵晓兰∥中国出版,2011.7.52~55

(1)对专业化的肯定:

一是学报的综合性使它无法形成学科优势,无法与专业性杂志相抗衡。

二是综合性限制了学报的发行量。

三是专业化学报是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学报的主要形式,这一为国外学报广泛采用的办刊模式,可供我国学报借鉴。

四是专业化便于解决学科多元性与编辑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对专业化的否定:

一是综合类学报走专业化办刊之路,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学报专业化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教育体制改革。

二是专业化不是提高学报质量的良方。刊物的学术水平与综合性还是专业化没有因果关系。

三是以订户少提出改变学报的综合性,理由不能成立。订户少是学术期刊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综合性刊物如此,专业性刊物也如此。

四是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编辑素质的理由同样站不住脚。综合性学报编辑能广泛接触各学科知识,这对于扩展编辑视野、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很有帮助。

五是学报改革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如果仅以某些国家没有综合性学报的办刊模式,就认为我们也应该改变学报的综合性,理由不够充分。

高校学报市场化的困惑与出路/康敬奎∥学术交流,2011.11.203~207

(1)学术期刊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共同属性,转企改制应是其必然选择。

一是市场化与高校学报的商品属性。高校学报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是学术期刊也是一种商品。而从国内外学术期刊经营的现状来看,多是强调其学术价值和公益性。

二是市场化与高校学报的生存。当学术期刊完全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后,面对人头费再加上办刊经费等,如果想办成一本优质的学术大刊,大多数高校学报都会节衣缩食甚至关门。

三是市场化与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应紧紧围绕学术期刊如何提高学术质量这一难题进行积极探讨,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交流、引导、鉴定和转化等社会功能,而不是把其盲目地推向市场。

(2)高校学报的改革出路:专业化与特色化

一是专业化转型:高校学报改革的首选。无论是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学报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还是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和数字化都强调了要进一步优化期刊结构和布局,并把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放到了首位。

二是特色化之路:高校学报改革当下的现实选择。在现实条件下,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踏踏实实做好刊物的特色栏目,进而形成刊物的整体风格。可以把反对者对特色化所提出的批评作为一种警示。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困境与突破/杨世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8~160

(1)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困境

办刊经费不足制约发展;缺少必要的网络编辑人才;数字化出版意识滞后;著作权保护观念淡薄。

(2)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战略突破

一要更新编辑理念,适应数字化出版需要。在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下,高校学报编辑在加强学者化意识的前提下,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提升编辑理念,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

二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数字化出版平台。首先要依托于中国期刊网,利用作为中国期刊网成员的基础上,较大限度地发挥期刊网为成员已经构建的平台,即中国期刊网高校学报主页。其次和一些运营商合作。

三要积极完善著作权保护措施。要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学校法人的名义,一方面与作者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版权转让或授权使用协议,明确著作权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与网络数据库签订使用(或独家使用)许可协议,同样也要明确使用的范围和期限。

四要解决好学报人的待遇问题。落实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使高校学报编辑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从物质层面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高校学报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路径研究/宋艳丽∥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126~128

(1)高校学报应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是高校学报应有的文化自觉:首先要深刻认识文化对提升学报发展地位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高度自觉地准确把握学报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再次要积极承担推动学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二是高校学报应有的文化自信:要有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要有肩负起建设优秀文化传播阵地使命的自信。

(2)高校学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是提升素质:通过稳定现有的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提升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完善机制: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办刊的运行机制,使之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要增强危机意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报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

三是拓宽领域: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关注社会变革,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

四是打造特色:以优势学科为龙头,在继续办好特色栏目的基础上,逐步打造品牌栏目体现办刊特色,将优势学科做强做大,办成特色栏目,进而成为学校的科研特色、办学特色。

五是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论文,出精品、品牌性的栏目。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孙丽莉,刘祥娥∥编辑学报,2011.2.139~140

(1)不能仅依靠来稿作者所拟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由于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宽,一些研究方向并不成熟,仅依靠送审稿件本身的关键词来检索范围太窄。编辑需要通读全文,了解稿件的研究内容,找准侧重点,拟定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2)尽可能寻找发表过与送审稿件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作者为审稿人。

(3)从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作者中遴选审稿人时,要注意甄别最佳审稿专家。找出该稿件的实际撰写人。

(4)避免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存在的人情关系。要深入了解参考文献作者与送审稿件作者之间的关系,排除评审中的感情因素。

(5)及时核实审稿专家的电子信箱。如果通过检索文献得到审稿专家以单位域名为后缀的电子信箱,需要核实一下它的有效性。

高校学报优质稿源流失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李浩慧,霍媛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54,61

高校学报稿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优质稿源流失严重。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其学术影响力也远不及全国性学会和科研机构主办的刊物。高等学校优质稿源流失严重,我国高校学报已不能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2)不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学报稿源流失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教学科研评估体系不健全、不科学,过度使用SCI等引用指标来考核高校和教师的科研业绩,是导致高校优质稿源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校学报拓宽优质稿源的可持续经营策略:

结合本校实际,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实施品牌战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应对竞争和挑战的重要举措。主要策略包括:一要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二要稳定校内核心作者队伍,留住优质稿源。三要争取校外作者,扩大优质稿源。四要积极培养研究生作者,可持续发展优质稿源。五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稿源。

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栏目设置比较分析/吴赣英∥科技与出版,2011.8.45~48

建议与措施:

(1)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创设地域特色明显的栏目。高职学报应扬长避短,创设地域特色明显的栏目,不仅可以打造区别于其他层次的学报或学术期刊的地方性特色,以特色栏目带动学报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

(2)发挥编辑主体意识,做好专题策划。地域特色栏目的专题策划活动应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符合目的性、超前性、整体性、创新性、现实可行性以及可调适性为准则。其栏目的设置应着眼于综合性,体现全局性、整体性的要求。

(3)维持地域特色栏目的稿源数量和质量,多渠道开拓稿源。保持充足的稿源和高质量文章不是依靠作者的自发投稿,更多的需要编辑主动地开展组稿。

(4)采取二级栏目分类,细分地域特色栏目。采取二级栏目分类,可以避免因划分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再者,随着学科细分化的大趋势,栏目的分类也应随之细分,栏目设置总体上要立体化。

(5)与行业、企业联合开设地域特色栏目。与行业、企业联合开设栏目,一方面可使学报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的交流平台,研究成果能及时被地方企业采纳,及时转化为产品;另一方面可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扩大影响,拓展稿源。

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刘冰,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479~484

(1)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

一是商业模式决定发展高度。首先,持续并购改善结构,强化专业优势和期刊集群。其次,审时度势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运营层级。

二是注重研发投入,集中内容资源优势打造信息服务平台。现代研究人员已对集成海量信息、检索快捷的信息平台形成了高度依赖,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因此获得了极强的市场控制力。

三是延伸服务领域,持续提升品牌、创新增值科技信息服务按照学科专业加剧市场细分的同时逐步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首先,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其次,注重增值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2)国内医学科技期刊的应对策略:

积极应对体制变革,借势资本运行;搭建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服务平台,个性化服务读者;提升编辑素养,推动科技期刊创意文化发展;以全文数据库为核心,多介质、多渠道、多形式发展数字产品;积累市场信誉提升品牌,实现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立足本土,适时走出去。

国外开放存取期刊的盈利模式探析/葛建平,杨冬,徐晓,孔琪颖,蔡斐∥编辑学报,2011.2.181~183

(1)多管齐下,完善资金渠道。国内期刊首先要转变意识,认识到期刊的运营不能仅仅依靠作者,还要积极寻求其他途径,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拓展发展空间。例如:可开发并销售增值产品,提供增值服务;尝试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建立OA专项基金制度来使部分科研经费转化为支持OA的费用,争取多方面的补贴,逐步建立完善的资金渠道。

(2)注重品牌,增强营销意识。要把期刊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打造一个以期刊为主体、以产品和服务为辅助的综合性平台,以有利于保障品牌的整体实力,使资金链条更稳固。目前,国内期刊的OA/延迟OA版本和纸版的内容基本相同,对此可做一些改进:丰富或简化纸版的内容;开发OA版本的PDF、HTML、XML版式,或完善其搜索功能;为顺应三网融合趋势和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开发适用于手机、电视等阅读格式的期刊。

(3)立足用户,提升服务质量。将产品以最好的服务形式呈现给用户: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特征,建立合理的会员制度;体恤作者,为经济困难者提供适当减免;树立“用户至上”的意识,销售最经济、最实用的产品。尤其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期刊既要做好国内服务,又要根据国际规则办事,为全球用户服务,从而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

换个角度看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潘云涛,武夷山∥科学学研究,2011.12.1770~1772

科技期刊出版体制应该是科技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中国科技期刊历史短,刚刚进入繁荣期,需要国家支持。因此,期刊改革政策的出台宜谨慎,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2)学术类科技期刊出版者应划入非营利出版机构范畴。我国的大部分学术期刊都由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和其他事业单位出版,以在京的中央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为例,目前为非独立法人的期刊占80%以上,另外有一些是事业法人。在转企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非营利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当然这就需要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等给以匹配。

(3)强调专业化发展的同时,重点扶持少数具备条件的科技期刊群集约化、集团化发展。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家只需要重点扶持几个大型的出版社,帮助其做大做强并冲击世界水平足矣,没有必要要求其余所有出版社都用集团化、集约化方式办刊。

(4)政府应考虑对科技期刊的税收支持。对于非营利性的科技期刊,完全可以考虑实施一步到位的减免税收政策而不是先征后返。

(5)通过政策调控,把优质办刊资源留在国内。对于办刊有特色且经营良好的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有余力申办本学科新刊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审批时可给予优先对待,加快审批流程,鼓励其创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基于数字化出版视野的高校学报校对探析/谢其祥,韦家朝∥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9~92

提高高校学报校对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革新传统,打破常规。数字化出版条件下,作者的电子文稿与编辑整理、加工过的打印稿合二为一,校对没有原稿进行对照,校异同转向校是非为重,这就对校对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增强工作责任心。校对人员要树立图书质量意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敬业、爱业,具有对读者、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3)消除不健康心理。一不能存在依赖心理。二要消除偷懒、怕费时、怕麻烦情绪。三要摒弃想当然心理。四要克服厌烦情绪、思维定式等心理机制失调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4)加强学习,改进知识结构,提高编校文化素质。在数字化出版条件下,校对工作面临着新的局面和挑战,校对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积累,全面了解各学科知识,并与时俱进不断地加以补充,才能厚积薄发地运用到工作中去,驾轻就熟地做好校对工作。

(5)摸索、掌握出错的规律。在校对过程中,善于摸索出错的规律,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就可能在校对过程中减少错误。

(6)建立、健全管理、激励机制。每年应有计划地组织编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和培训,开展业务技能竞赛,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才能。

加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培养/李磊∥编辑学报,2011.S1.137~138

(1)加强编辑水平的培养。

一是思想道德素养。内审、校对等编辑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关系着编辑能否把最先进的科技信息和科学技术及时地推向社会,把真实、准确、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及时传播和普及。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必须头脑清晰,具备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编辑业务水平。编辑业务素质和技能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青年编辑需要多多学习,大力提高的方面。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编辑知识为工具,才能编辑出质量合格、内容丰富的优秀科技期刊。

(2)加强学术水平的培养。

一是广博的学术专业知识。科技飞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涌现,这对编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编辑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刻苦钻研的意识,这样才不会被科学进步远远地抛在后面,对前沿稿件和创新文章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另外,青年编辑应该具备英文的读写能力。

二是提高科研能力。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更好地提高编辑对科技信息的价值判断,提高专业嗅觉。编辑可以通过与作者或相应的约稿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收集信息,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拒绝“同质”,我有我精彩——谈少儿期刊的同质化现状及对策/吾斌∥丽水学院学报,2011.4.47~52

少儿期刊走出同质化现状的对策:

(1)拒绝同质,品牌必须更出众。何一个品牌,都活在消费者的情感和认知当中。只有把少儿期刊采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品牌经营的一部分,作为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全心全力地营造一种读者和期刊之间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才有可能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2)拒绝同质,“内芯”更美更强大。少儿期刊要树立的品牌, 应是附载在这些图像与文字之上的“一颗强大的芯”。这个“内芯”是少儿期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的光荣与梦想、信念与勇气、热爱与力量。

(3)拒绝同质,让触角更贴近。爱的教育,心手相连。对于小学生读者来说,有温度、有思考、有实效的文字,才有真意义。他们会将自己喜欢的期刊当作一个时时相伴的朋友,亲近它,信任它,认真阅读它说的每一个字,和它一起经历各种“冒险”和游戏……这才是不可替代的情感和友谊。最重要的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绝不会轻易被同质。

抗战时期黎烈文的期刊编辑思想/黄艳林∥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8~103

(1)编辑宗旨旗帜鲜明:宣传抗战、服务抗战。改进社创办之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与此形势相适应,改进社旗下所有的期刊均以宣传抗战、服务抗战为编辑宗旨。黎烈文为出版社取名“改进”,力求通过办刊等方式达到以“文化改进”支持抗战建国的目的。

(2)特色办刊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需求。全民抗战,抗日文化园地面向各个阶层的人开放。黎烈文善于把握这一特点,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提供不同口味的文化食粮。

(3)积极组织和刊登名家稿件以提高刊物在全国的知名度。改进社得到全国知名作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从而大大提升了它们的知名度。

(4)培植青年作者使刊物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黎烈文办报编刊一向重视培养青年学者。后来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周而复、柯灵、姚雪垠、荒煤、司马文森等,都在黎烈文主持的《自由谈》试练过他们的文笔。

科技期刊论文创新性鉴审的四个基本要素/朱大明∥科技管理研究,2011.9.199~201

(1)创新内容的归纳。归纳论文的创新点,是科技论文鉴审的一个最基本要素,也是创新性鉴审的关键所在。

(2)创新程度的界定。分为开创性、独创性和改进性三个层次。开创性是指前人从未涉及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有重大价值的成果。独创性是指独立提出某项新的课题并作出具有原始创新或独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改进性是指补充、改进或完善性研究工作。

(3)创新类别的划分。一是基础研究创新;二是应用研究创新;三是开发研究创新。

(4)创新价值的判断。一是重大发现和重大发明。二是重要发现和重要发明。三是一般创新价值,即在某一科技专题研究上有进步、有新意,对某一学科理论和方法、技术有所补充、完善或修正。

科技期刊如何做好专题的组织和出版/黄延红,侯修洲∥编辑学报,2011.S1.55~58

(1)紧跟国际一流期刊,抓住热点学科组织专题。对国际上高影响力期刊载文进行学科分类并加以分析,是透视热点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同时,根据发表文章的比重不同,分辨主要学科,可为兼顾和平衡各学科,作者群、发展重点作参考。

(2)编委与编辑人员相结合。对于编辑约请的专题,需要与相关学科的编委建立良好的沟通,首先应向编委会提出专题申请,确定专题的学术意义和可操作性;其次在组织到稿件后,由编委负责学术把关,以弥补编辑学科背景不足、难以把握稿件质量的问题。稿件要进行同行评审。

科技期刊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何小庆∥无线互联科技,2011.2.69~70

(1)适合中小规模的电子类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的方式:

一是采用期刊办公自动化软件。互联网的办公模式方便远程办公,便于外审、主编灵活工作和特殊情况下的刊物运作。二是数字期刊和网站的建设,通过增加期刊网站资源,扩大栏目文章范围和互动性来实现。

(2)科技期刊数字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人才问题。和一家软件公司合作,把主要的架构设计和代码开发的工作委托给他们做,尽量采用成熟的商业软件模块。网站设计和多媒体期刊制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开发。

二是版权问题。期刊的重要内容,科技期刊的过刊内容依然具有价值。要注意控制原则:第一,存量。第二,增量内容,这些能保证期刊社对于稿件数字化发布方式的话语权。

三是重视期刊数字化存档工作。经过期刊审阅、编辑加工和排版的内容是期刊社的财富和价值。通过购买方正排版软件的格式转换软件,在出版社排版部配合下把历年过刊处理成高精度PDF格式。

科技期刊网络化与编辑的知识构建/郭伟,王坤∥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97~100

科技期刊网络化下的知识构建:

(1)正确理解科技期刊网络化。科技期刊网络化更主要的是要从出版的各个环节的网络化。

(2)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动态。掌握编辑出版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基础,而网络畅通的信息通道为这方面知识的获得提供了可能。

(3)学会拓展和挖掘现有期刊数据库资源。数据库除了提供信息检索外,也会提供如链接、咨询、期刊评价等服务。拓展和挖掘现有期刊数据库资源,特别是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为编辑出版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4)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网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信息,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要具备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扩展等

(5)加强网络沟通能力。科技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拓展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

(6)培养网络学习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要学会不断地探索,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技巧,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

论高校学报专业化与编辑学者化/彭骥鸣∥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31~33

(1)高校学报专业化:

一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的极端趋势。学科与专业越分越精细,而且向高、精、尖、深的方向发展。

二是作者、读者和期刊市场化的需要。在期刊市场细分的大趋势下,高校学报只有走专业化的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积累和发展自己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三是提高学报影响力的需要。从实践层面看,首先,少数学术影响力强的高校学报都是专业特色明显的刊物。其次,专业特色明显的后起学报可能获得较快的进步。

四是改革的需要。在当前出版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报类期刊向专业学术期刊转型已成为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2)编辑学者化:

首先,学科集中后,编辑专业水准的提高成为必然。学报的专业化使编辑能够长期地面对某一专业的学术论文,必然会持续而长久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速编辑的学者化进程。其次,编辑学者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开展。通过长期的关注和学习,学报编辑能够洞悉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宏观走势。

论期刊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喻世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6~109

(1)期刊数字化带来的机遇。首先,期刊数字化为其扩大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平台。其次,期刊数字化对于打破现有核心期刊制度造成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作用。第三,期刊数字化可以减少和预防学术腐败。第四,期刊数字化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2)期刊数字化带来的全方位挑战。首先,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次,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编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真正要把握期刊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并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更为关键的是提高编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知识面:包括编辑知识、计算机知识、学科分类知识,语言知识、写作知识,以及所主持栏目的专业知识。第二,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协作能力,与读者专家打交道的交际能力,栏目的运筹、策划能力。第三,品质: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公正无私、责任意识、历史意识等。

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尹玉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8~138,160

我国学术刊物的问题是“同行审稿”制度不完善,而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这一制度。

(1)努力倡导同行评议审稿制度。同行专家审稿和质量控制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西方学术期刊界已经普遍采用具有“专业的、隐名的外部人”特点的审稿方式。

(2)努力使审稿人国际化。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保证了期刊论文质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从而保证了期刊的权威性。

(3)积极建立以学者为依托的编辑队伍体制。

(4)努力使编委会在审稿中起到实质性作用。如《美国科学院院刊》编委会每年有一次例会,主要对刊物的政策及未来发展进行讨论和决策。同时,在日常编刊及稿件评审过程中,编委会也起到实质性作用。编委会的工作方式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编委会成员分别负责处理不同研究领域的稿件;每个成员有权独立决定处理稿件,而不必与编委会其他成员讨论。

(5)努力缩短稿件的时滞期。学术期刊应当积极参考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编辑办公模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力缩短研究成果从产生到发布的时间差。

(6)注重把审稿重点转移到学术水平的高低上。

美国时尚期刊数字出版策略探析/段承橙∥中国出版,2011.21.71~74

(1)内容策略:

一是内容定制。以受众为中心的定制服务已成为时尚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内容管理。技术让内容不再局限于文本。图像照片、音频、视频和数据等都成为杂志出版商内容管理的对象,因此对繁杂的内容实施有效的管理,保证编辑、筛选及发布各项流程的井然有序,成为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资源的重要前提。三是基于内容的产业链延伸。时尚杂志作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对用户购买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针对女性而言,从发型、服饰搭配到鞋帽配件都以杂志内容为导向,可以利用杂志内容对产品的宣传及引导作用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横向拓展产业链。

(2)渠道策略:

一是新型渠道开发。不管是运用技术开发新的传播方式,还是借助第三方平台扩展传播渠道,在内容分销渠道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出版商都应保证内容到达受众。二是多元渠道整合。在扩张渠道基础上更需注意渠道整合,主要包括数字渠道的整合和传统与数字渠道的整合。

(3)广告策略:

一是向广告商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技术加强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将广告与产品结合起来,提高广告精确性。二是为广告商提供增值服务,从内容提供商专业角度,结合用户阅读及消费习惯为广告制作和投放提供建议,真正从广告商的诉求出发。

欧美学术期刊定价战略研究/卢虎,章莉∥中国出版,2011.23.71~74

(1)制定价格。第一,明确定价的目标,是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还是谋求利润最大化。第二,尽可能明确需求,了解读者和机构的订阅需求。第三,估计期刊的出版成本。第四,分析竞争者情况,了解同类期刊出版情况。第五,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

(2)修订价格。欧美学术期刊出版者很少制定一种单一的价格,制定一种价格结构,需要通过修订价格以反映地区需求和成本、市场细分要求、长期需求等变化情况。

(3)变更价格。欧美学术期刊很少采取降价策略,一旦有了稳定的读者群,为抵御通货膨胀、逐渐谋求自身利益,涨价就不可避免。随着近些年来欧美出版业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学术期刊汇聚成庞大的期刊群落,具有垄断学术市场的能力,其涨势汹汹。学术期刊的涨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期刊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如刊期、页码、办刊宗旨不变),每年稳定地小幅上涨,另一种是增加刊期和页码,价格大幅上涨。

品牌——国内学术期刊发展的突围策略/周华清∥出版科学,2011.3.62~66

(1)学术期刊编辑策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差异化的学术定位。二是建立选题策划与专家约稿制度。三是建立高素质、专业的编辑队伍,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具备较高的学术视角和编辑能力,能够胜任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及其执行。四是打造特色栏目,形成品牌效应。

(2)学术期刊的发行策略。传统发行模式与新媒体数字化发行结合,是学术期刊的发行趋势。必须采取多种模式的发行策略。一是利用传统的邮局发行模式。二是考虑通过赠送的模式发行。三是建立网络平台。四是设计学术期刊的电子杂志,通过收费或者免费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下载服务。

(3)学术期刊经营策略。一是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学术期刊数据库主要包括发行数据、读者数据、专家学者数据和广告主数据。二是学术期刊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形式: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技术培训、拓展广告收入、策划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辑与学科教材等。

(4)学术期刊品牌传播策略。一是学术期刊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前提。二是建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平台。三是跨界营销与借势营销。

期刊数字化发展及对编辑人员提出的挑战/彭芳,韩鹏飞∥科技管理研究,2011.9.153~155

数字化出版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挑战。

(1)更新办刊理念。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寻新的工作模式。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

(2)保证出版质量,提高出版速度。在保证内容优秀的基础上,速度就成了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面对当前网络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何时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读者所需的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3)掌握多种新技术。首先,编辑对信息选择和拥有的能力便表现在对计算机、网络、搜索引擎、多媒体制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上。其次,网络技术方便编辑快捷地与读者、作者进行交流,编辑根据反馈对信息进行再创造,促进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专业型人才,更是掌握多项计算机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信息道德与数字出版密切相关。虽然它不是数字化出版成败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数字化出版朝健康方向发展的保障。

期刊数字化赢利模式探析/刘建昌∥中国出版,2011.13.51~53

期刊数字化的赢利模式,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网站。网络版期刊是我国大多数期刊数字化的最初方式。在将期刊内容平移或复制到网站后,许多期刊开始将网站建设成一个专业信息发布平台,增加了试听、互动等功能。

(2)网上内容发布平台。网上内容发布平台通过将海量期刊内容集合形成其内容优势,以数据库的形式销售给需要的用户。期刊社与这些网络出版商合作,将纸质印刷版的内容提供给网络出版商进行二次出版发行,从而获取一定份额的分成。

(3)手机。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5亿,期刊利用手机特性,从内容传播、发行和产品创新方面形成的赢利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视。

(4)电子阅读器。阅读器相比于手机和电脑,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阅读舒适度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电子阅读越来越盛行的时代,国内外期刊纷纷推出相应版本,开拓新的赢利方式。

期刊营销究竟有几种途径/滕抒∥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6.14.007

(1)开发网络营销。随着网络技术、网上支付和信用体制的发展,网络营销会更加快捷、方便,刊社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发和挖掘网络资源在营销活动中的巨大优势与深厚潜力。

(2)借助活动营销。刊社应结合自身的定位及风格特点选择活动营销的形式。期刊还可以举办各种公益活动,以此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期刊公益活动是一种具有强大社会效益的营销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潜在的。

(3)打响品牌营销。期刊品牌是在营销中诞生的,同时,品牌期刊所表现出的价值对营销又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品牌的延伸和输出上。

(4)做实服务营销。应该涵盖期刊选题策划、广告发行、读者调查、信息反馈以及品牌宣传等方方面面,在这个链条中,所有营销活动都应当围绕“为读者服务”这一核心展开。

浅谈期刊版面组织与设计/龙敏∥新闻世界,2011.6.19~20

期刊版面组织与设计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

(1)版面是一个整体。一个版面是一个整体,版面的组织与设计必须注重整体性与协调性,既要考虑局部的搭配,更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美观、视觉的冲击,更要考虑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2)版面组织与设计各元素合理搭配。期刊版面上的元素很多,合理进行搭配的总原则就是要搞好版面上各元素的协调,使各元素间搭配合理、错落有致,不乏艺术性和美感。要综合考虑搞好各元素间的科学搭配,以优雅的协调配合,突出版面的整体美感,增强期刊的可观赏性。

(3)版面组织与设计富有吸引力。期刊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将更多的读者都吸引到自己的期刊上来,除了内容上要追求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外,还要注重打破传统的版面设计思想,在突出新鲜、新颖性上下工夫,在提高版面设计的层次上下工夫,以实现迅速捕捉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期刊版面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认真进行组织与实施,提高期刊版面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包括:在增强期刊视觉冲击力上下工夫;科学设计文章标题;搞好点线面的统一协调。

浅议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的编辑特色及启示/栾双军∥中国报业,2011.24.42~43

(1)找准期刊内容和风格的个性定位。一般来说,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不同的读者群对期刊的需求特点,找到适合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层次和切入点,以此确定办刊理念和办刊宗旨;进而找准市场定位,确立读者对象,根据这一读者群的需要特点来设计期刊的栏目、风格、价值取向和基本品味,形成期刊的整体内容和独特的风格特点,以确定发行渠道和发行方式。

(2)办刊要有特色。首先,做好选题策划和文稿整体把握的工作。选题的方向和文稿质量的整体把握决定了期刊内容是期刊质量与特色的生命。其次,要搞好栏目策划。栏目是期刊的构成要素,在期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注重期刊的质量。在文字编排上,要求作者的原稿要纸质版和电子文稿相结合,以提高期刊的质量。在图片编排上,对非排版图像的多种技术处理和编校人员的复合技能或与多方技术人员相配合才能完成编排好的图片。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姚永春,戚馨∥出版科学,2011.6.9~14

PDCA管理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将整个生产流程及质量改进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不断进行动态循环,使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反复,实现螺旋式改进与上升。

数字学术期刊循环的整体运作,整个循环的持续运转有赖于各环节的分工协作、各平台角色的有机结合以及各参与主体的有效沟通。

(1)以计划为龙头,执行为保证,检查为基石,处理为“质变点”,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突出强调计划环节的重要意义。

(2)基于用户需求的平台构建。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主要依托于专家平台和广泛的公众平台。后者的角色可细分为公众交流平台、公众评议平台及公众反馈平台,平台的搭建是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性与社会性优势的集中体现。

(3)以编辑为服务主体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在多主体间的有效传递,是确保循环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而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编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专家评议平台,由于通常采用双盲制评议办法,作者不会与评议专家进行直接交流,这时,编辑是沟通专家与作者的唯一纽带,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工作。在检查环节,编辑又扮演着信息整合者的角色,是将公众反馈意见集中整理并将重要信息呈交于管理层的重要角色。

谈国外医学期刊经营中的服务理念/马英,胡永成∥编辑学报,2011.6.560~562

(1)为读者服务。主要体现在满足读者需求,向读者提供科学、新颖、实用、便捷的信息。设置读者感兴趣的栏目,建立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的平台,吸引读者,占领市场。一是科学的读者调研方法。如建立用户数据库。二是多元化、实用性强的栏目设置。三是形式多样的外延服务措施。四是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杂志社一般实行多版本、多渠道发行和多元化定价体系的发行策略。

(2)为作者服务。编辑部尽量缩短作者等待审稿结果的时间,以免耽误作者另投他刊。杂志社特别强调审稿期间审稿人要对稿件的内容保密。网站上的“在线同行评议系统和编辑管理系统”具有各个工作组之间衔接灵活、往返便捷的特点。除了可时时追踪稿件的审理状态外,还对审阅大样文件提供支持,高效服务于作者的稿件投送及修改环节。作者正式投稿前,编辑部要求作者签署图片资料声明。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作者的感受。

(3)为患者服务。在办刊过程中时刻考虑方便患者阅读。对一个要寻求医疗援助的患者来说,阅读中不时出现的缩写会减慢阅读速度甚至造成误解。虽然医学期刊的主要读者是医学工作者,但必须考虑医学期刊对公众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患者和公众可以很方便地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搜索和单篇订阅。

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竞争力的研究/张浩,张光斌,沈宏,高国龙,钱俊龙∥编辑学报,2011.S1.113~116

(1)科技期刊在当前信息化大潮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缺少互动交流;编辑们往往工作量大;科技期刊的经费缺乏;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国内期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较少。

(2)科技期刊的网络化是以后科技期刊国际化、商业化的必备条件。其主要模式有:

一是科技期刊的网站硬件建设的主要模式。第一,挂靠在校园网网站方案。如果编辑部是在学校或者科研院所内,那就只需要向校园里面的网络中心申请一个IP地址,或者让校园的网络中心的DNS做一下反向的路由,将访问该期刊的域名转化成IP地址连接到编辑部的一台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上。第二,非挂靠在校园网网站方案。非挂靠在校园网网站主要是由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因此编辑部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租用虚拟主机或接受服务器托管方案。

二是科技期刊的网站软件建设模式。现在大多数互联网网站采用的软件模式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C/ S模式,即CLIENT/SEVER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还有一种叫做B/S模式,即BROWSE/SEVER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网络资源在学报编辑工作中的作用——以《中国知网》为例/张保军,任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3~174

(1)快速检测和识别抄袭论文。《中国知网》提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通过来稿与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进行快速比对检测后,检测系统能够为编辑提供一份详尽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

(2)准确选择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知网》这个巨大的学术信息平台,用“关键词”和学科分类进行查询,能够迅速查询到所需研究方向的作者以及曾经发表的论文、参与或主持的科研项目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编辑迅速找到理想的审稿人,加快审稿速度,提高审稿质量,基本上克服了传统审稿专家筛选范式的弊端。

(3)查询本学科高被引作者,有针对性地约稿。《中国知网》通过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与关联整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专家信息,以其时效性快、交互性强、便于快速查询的特点为编辑方便、快捷、准确地约稿提供了有力帮助。

(4)正确核查与校对参考文献。利用《中国知网》核查与校正中文期刊参考文献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一是通过作者姓名检索。二是通过期刊的刊名、刊出时间和作者姓名联合检索,采用此种方法检索出的文章一般都会准确无误。

《现代》杂志经营策略探析/黄雅玲∥新闻传播,2011.8.103~105

(1)以内容为王的编辑策略。期刊内容是期刊品牌构建和立足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0世纪30年代初,《现代》编者施蛰存等恪守“内容为王”的编辑策略,使得该刊以承载和生产深度厚重、丰富活泼的产品内容而享誉于当时整个期刊传播领域。施蛰存曾说:“杂志的内容,除了好之外,还得以活泼、新鲜为标准。

(2)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策略。商业性的追求使得编者在坚持刊物艺术品位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受众这一媒介的效益来源,《现代》全面广泛的受众定位就决定了刊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策略。如靠产品质量扩大发行、服务受众外,还能根据读者需求大胆进行栏目创新、专题策划,力图全方位、多层次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3)以创新为先导的营销策略。《现代》的经营者针对当时的市场特点和读者心理,推出了一套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策略,使刊物销售量创下了当时的期刊之最。如重视广告宣传、封面宣传、形式产品开发、附送赠品。

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培养的几种素养/陶小雪∥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35,137

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培养和提升如下几种素养:

(1)政治素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编辑人才首先应该是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应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才能更好地履行编辑职责,更好地协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而推出大量的精品力作。

(2)文学素养绽放姹紫嫣红的学术奇葩。《美国医学会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都是具有百余年连续出版史的医学指导类科技周刊。两刊主编都有着同样的共识,他们认为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学的互相融合是未来科技期刊编辑发展的大趋势。

(3)科学素养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既“专”且“博”,既是专家,又是“一专多能”的杂家,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在科技知识的掌握上既要有知识面上的宽度,又要有某一专业层次的深度。

(4)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知识信息的组织者、传播者,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加强对信息的选择、支配和控制能力,实现在服务科技文化的进步中求得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5)外交素养是高水平协调发展的保证。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还应具备良好的对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备和高水平专家对话的本领,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应成为科技与学术交流领域的外交家。

学术期刊的创办和退出机制分析/赵文义,张积玉∥科技与出版,2011.8.4~6

(1)学术期刊的创办与退出机制问题:学术期刊的创办长期采用审批制,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数量与结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很难完全了解各领域学术期刊的创办需求,对现存的学术期刊很难或者说不可能找到一套适合于所有领域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对学术期刊创办需求的评价并非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因此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很难具有理性支持。

(2)学术期刊的创办与退出机制策略:学术期刊的创办应采取登记制,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制定相应的学术期刊公共政策,明确学术期刊创办和退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符合学术期刊创办基本条件的创办主体的申请应予以登记,同时应加大监督的力度,对符合退出条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的学术期刊坚决予以停办。

学术期刊的创办主体应该是具有第三部门(第三部门既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而是具有一定特殊属性的非营利组织,是独立的非企业法人)属性的私人、以创办学术期刊为唯一目的的社会团体、以创办学术期刊为唯一目的的基金会等,这里强调社会团体或基金会必须以创办学术期刊为唯一目的的原因是要保证学术期刊组织实体的独立性以减少不公平竞争。

学术期刊分级的核心要素/梁雁∥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119

(1)学术期刊的分级主要受政治因素、学术因素、编辑因素和出版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是指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出版相关的法律和规范,不能出现导向错误。学术因素包括学术期刊主办单位的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同行专家评议。编辑因素包括学术期刊装帧、编排、校对质量等;出版因素包括学术期刊的印刷质量、发行量、效益等。其中学术因素是影响学术期刊分级的主体因素。

(2)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级,首先确定学术期刊的操作执行标准。其次,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第三,把学术期刊按类别(一级学科)考核学术指标。第四,按类考核学术期刊的政治指标、编辑指标、出版指标。第五,学术期刊分级体系的形成,就是对学术指标、政治指标、编辑指标和出版指标进行综合,通过对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详细的分级指标和指标权重,并建立数据模型,得出每一种学术期刊在学科分类中的排位。

学术期刊收费及管理研究/冷晓玲∥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3.62~70

(1)取消版面费的主客观条件

一是改革目前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这一学术研究评价机制由“量”到“质”的转向,将对学术文章收取版面费的现状产生重要影响。二是政府增加投入,支持基础学科学术期刊出版。政府应从体制、经费等方面给予学术期刊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三是学术期刊本身应有市场意识。首先,在学术期刊的内容上,纠正理论和实践严重脱离的现象,吸引更多的读者,从而增加发行收入。在期刊中刊载适量广告,形成价值高、定价高的品牌。同时适当吸收非盈利组织和基金会介入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缓解资金压力,提高办刊质量。

(2)解决学术期刊收费关键是要加强管理

一是版面费的存在有合理性。二是版面费并没有直接导致学术腐败。三是版面费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办刊经验。四是主管部门应规范机制和加强管理。五是推进期刊自身相关制度建设。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利弊及其改进建议/胡政平∥出版发行研究,2011.10.45~47

(1)网络发展为学术期刊数字化提供了便利

学术期刊数字化离不开网络,在知识信息传播和交流方面,网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术期刊通过建立主页和独立网站以及大量的链接,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传播、利用等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术期刊也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

(2)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学术期刊数字化及其本质的认识问题。二是学术期刊与期刊网站的多家合作和独家合作问题。三是期刊网站和自建网站的建立与使用问题。四是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体制建设问题。五是利益分配争议问题。

(3)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改进建议

一是必须提高对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认识高度。二是学术期刊与期刊网站的合作应按需确定。三是要重视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尤其在自建网站中更重要。四是逐步解决学术期刊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问题。五是有效化解学术期刊与期刊网站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

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王佳宁∥传媒,2011.10.20~22

(1)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抓手

一是从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文化理念、公共政策、资本运营等六个方面。二是从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来看,学术期刊的市场化不能理解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思路和办法来运作。学术期刊所获取的市场份额,取决于以期刊个性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以个性塑造为中心,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学术期刊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及核心内容

学术期刊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评价、读者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面。从学术期刊公信力的核心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信息公开、学术操守、社会公器职责等。

(3)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影响因素及路径优化

一是从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学术引领以及国内、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其中,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重中之重。二是从增强学术期刊传播力的路径优化来看,应致力于提升舆论引导力,发挥期刊领军人才的作用,推进数字出版,争取进入SCI、SSCI检索系统,出版英文版。

研究型大学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机遇与挑战/陈禾,杨柳∥编辑学报,2011.S1.102~104

(1)如何将一个综合性的大学英文科技期刊转型为专业化期刊是期刊决策者和编辑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是选择专业化方向。期刊的决策者们要确定是否将一本综合性的期刊改版成专业类期刊。二是确定改版专业。改版后的期刊如何选择本校的哪一学科进行发展,是摆在期刊决策者面前的又一个难题。三是建立新的组稿机制。首先,要组建一个国际化的编委会。其次,要根据期刊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适合期刊发展的组稿机制。

(2)创办系列化期刊

一是新刊的策划。期刊编辑要走出编辑部,深入到学校各学院、系、研究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研究者的交往,历年发表的国际期刊的论文情况。与科学家一起探讨创办新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制定系列新刊的发展规划。二是新刊的培育。可以选择热点研究方向培育新刊;也可以选择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培育新刊。三是新刊的创办。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的专业出于对学科发展的不同需求,对刊名也有不同的取法。如对于改版后的信息刊,因为所含领域太多,还可保留原名,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创办新刊。另外一类的专业面比较窄,刊名最好具体一些。

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谢辉∥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2~94

(1)数字优先出版可缩短学术期刊的出版时滞。如果采用数字优先出版平台,相对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的先印刷再上网传播的出版模式,大大缩短了出版时滞,让学术成果得以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加速期刊传播的实效性。

(2)数字优先出版可尽早确认科研成果的首发权。数字优先出版,能避免因排版、印刷、打包、运输等造成的人为的耽搁,第一时间将确定录用的稿件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出版与传播,从而第一时间确定了作者的首发权。

(3)数字优先出版可推动学术期刊编排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学术期刊编辑们所提交的论文数据如果不符合数字优先出版平台的规范性要求,是无法完成提交的全过程的。

(4)数字优先出版可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电子化办公水平。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如果想要正确地使用数字优先出版平台,必须熟练地掌握在电脑上进行从收稿到最后审定的全过程,并准确地与网络进行对接。

(5)数字优先出版可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数字优先出版,可以在印刷版期刊出版之前就在网络上发表,读者可以直接点击下载进行阅读,这进一步增加了出版内容被浏览、阅读、下载的机会,扩大受众的范围,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章锡琛与《妇女杂志》改革/王秀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34

(1)改变编辑主旨:言论的鼓吹万不可缓

《妇女杂志》开始以“妇女解放的号角”自命,由家政参考书迅速改变成为“妇女解放言论的利器”,大胆地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甚至另辟蹊径,不谈妇女教育、经济独立等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的问题,而将关注重点集中在婚姻、家庭甚至两性伦理方面,对自由恋爱、自由离婚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2)更新杂志内容:青年问题即婚恋问题

《妇女杂志》敏锐地抓住读者需求热点问题,将刊物开辟为青年人讨论婚恋问题的主要阵地,将讨论内容锁定在自由恋爱、自由离婚、独身问题、贞操问题、节育问题以及性道德问题上。这些有关性、婚恋的问题过去从未被如此公开地讨论过,因此引起青年读者极大的兴趣。

(3)转换办刊形式:遵循商业原则灵活多变

章锡琛在办刊形式上也采取了很多革新措施,主要包括:一、确保按期出版。杂志必须在预定的日期送到订户手里,章锡琛把这看作是对读者守信的问题。二、增加内容,降低定价。自第七卷开始降价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同时增加内容,减小字号,改用五号字排版;专号增加内容,但如果提前预订仍维持原价。三、加强编读之间的沟通。刊物举办专题征文,召开讨论会,开辟《读者俱乐部》、《自由论坛》、《读者文艺》、《通讯》等专栏,供编读之间交换意见。

中国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教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李涛∥教育学术月刊,2011.10.10~13

(1)确立教育学术期刊的定位。期刊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定位。不是每个期刊都需要走向国际化,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做法,在编辑人员的配备、稿件采编系统的选用、语种的采用、参考文献的标注等方面,都会不同。

(2)优化出版体制和办刊模式。国外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通常采取集团化出版模式,采取出版社与编辑部分工合作的形式,编辑部负责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出版社负责期刊的具体出版发行。这种期刊编辑与出版分离的方式,不但有利于专业分工细化,而且有利于期刊间学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有效发挥规模化优势。

(3)促进期刊形式与内容的国际化。首先要规范出版标准、遵从国际编辑惯例。完善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和参考文献,并同时配有英文。其次,实行编委的国际化,对稿件实行同行评议。再次,要通过专题,体现出刊物的特色。最后,要切实提高发文质量、吸引优秀国际稿源,实现期刊内容国际化。

(4)推选中文教育期刊进入SSCI数据库。被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是期刊国际化的一个具体指标,而在争取被SSCI收录的过程中,又可以起到促进期刊向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作用。

中国老年期刊30年的历史与特征/汪露,廖旭∥编辑之友,2011.10.40~44

(1)机关刊物为主的老年期刊(1980~1988)

这一时期先后创刊的老年刊物共有21份,其中17份由各级老年工作机构创办。这一时期大部分老年刊物的内容特征:政策宣传为主,养生保健、书画文艺为辅。受机关刊物的性质所限,此时各老年期刊的发行渠道集中在系统内部,目的在于进行内部交流。

(2)机关刊物的“去政策化”(1989~1995)

我国老年期刊发展的第二阶段仍然延续了机关刊物占主导的数量特征。此阶段新创刊的9份刊物均为各地老年工作机构的机关刊物。经由这些新刊物的创办,遍布全国各省市的老年工作机关刊物网络基本建成。虽然同样是以机关刊物为主,但内容上出现了明显的“去政策化”趋势,逐渐向真正的综合期刊回归。随着政策类文章的减少,娱乐休闲类文章比例大幅上涨,杂志的版面设计也不断改良。

(3)初步市场化的老年期刊(1996年至今)

按照权力退出具体出版业务、“管办分离”的报刊调整指导原则,老年刊物淡化了与各级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从编辑队伍、发行渠道到资本运作方式等各方面都开始向市场期刊转变。很多老年刊物在内容、受众、办刊理念等反面都焕然一新。这一阶段,综合类老年期刊逐渐开始对受众市场的细分,也有老年期刊在办刊之余开展多种经营。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课题组辑)

学术期刊群体的改革与发展。”(基于报刊体制改革的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究.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4)

王琳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在体制改革实践中的重重迷茫和阻碍提出“编营分离”是其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路径。(科技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编营分离.编辑学报.2011.2)

张品纯、初迎霞等人针对科技社团期刊指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革路径,不仅是科技社团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更是保证科技社团期刊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并进一步提出“科技社团期刊按非营利性出版进行体制改革”的方略。(张品纯,初迎霞,苏婧,韩振.中科技社团主办科技期刊的出版体制改革问题探讨.)

徐永生则针对高职院校学报提出其改革路径:“利用自身的优势,抢抓机遇,直面挑战,走集约化、特色化、数字化道路。”(报刊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

杨义芹主要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指出其改革路径:“变革‘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机制,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应有的社会功能和定位;借转制之机实现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实现期刊的数字化经营。”(把握文化体制改革机遇,探索期刊发展新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

二、关于期刊数字出版研究

“期刊数字出版”内涵丰富,既可指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又包括纯数字化期刊出版。数字时代下,期刊的数字出版早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对本年度有关期刊数字出版研究文献来看,研究都对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与纯数字期刊都投入极大的热情。

1.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杨义芹指出“在当今时代,学术期刊不能再是单一的纸质形式,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把握文化体制改革机遇探索期刊发展新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总体来说,本年度对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对其转型的面临的问题、转型的方式以及其路径等方面进行集中探讨。

针对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问题,程靖分析指出:“数字化出版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商利益不均衡。”(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内涵、现状及转型路径.编辑之友.2011.11)

梁玮、曹陇华则对期刊数字化转型存在认识误区进行了归纳总结,其认识误区包括:“等待清晰的盈利模式和产业链的浮现,忽视结合自身特点尝试探索;担心自办数字媒介会与纸质刊物形成互斥性竞争,造成数字化转型的消极心态;缺乏战略转型目标和质量监控,数字化转型变成潮流和盲目地跟风;基于数字媒介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海量特性,误以为互联网期刊信息承载量越大越好,忽视了对内容价值的精选和挖掘;转型中的产品形态无法脱离纸媒特色,在数字内容产品中套用纸质产品的形式特征;误认为数字化转型只是纸质媒介向数字媒介单向的进化,忽视了在纸质媒介上引入和呈现数字技术成果。”(中国期刊数字化转型探究.科学经济社会.2011.4)

针对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方式,黄键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自主版权的专业期刊网站所进行的数字化处理;二是基于期刊全文数据库或其他集成化综合性网络出版平台所进行的数字化处理。”(移动传播时代的数字期刊和版权.出版广角.2011.12)

针对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梁玮、曹陇华认为:“在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刊网互动’是公认的必走路径”,并进一步指出其具体方法:“印刷版与网络版的整合运营;Web2.0平台上的多媒体内容集成”等。(中国期刊数字化转型探究.科学经济社会.2011.4)

包韫慧则从教育类期刊入手提出其转型路径:“注重为低龄读者服务的市场挖掘和培育;将浏览用户转变为付费用户;‘内容’是教育类期刊网络传播的根本;坚持品牌创新发展之路。”(从网络发行看教育类期刊的数字化转型.科技与出版.2011.2)

2.数字期刊出版

数字期刊与传统印刷型期刊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受业界学界的关注。相比2010年的研究,本年度有关数字期刊出版研究主题明显增多,其内容涉及数字期刊的经营模式、核心竞争力、制作方法、出版标准及其发展前景等。以下选取几个探讨较为集中的内容进行综述。

关于数字期刊经营,李心乔从两岸电子杂志市场现状入手分析两者的异同,认为两岸电子杂志经营模式“在发行模式、广告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平台营运商等多项指标环节,都有些异同点可供参考”(两岸电子杂志经营模式比较分析研究. 出版科学.2011.6)。

关于数字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李慧云则以《南方人物周刊》等电子杂志为例提出数字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主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