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少城的老成都韵味——论宽窄巷子的价值取向

2012-01-15黄颖

四川建筑 2012年4期
关键词:巷子成都建筑

黄颖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千年少城的老成都韵味
——论宽窄巷子的价值取向

黄颖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在经济快速增长、商业化模式倡导的当下,出现了一批仿古建筑群,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已受到了多方人士多层面的关注。文章则对宽窄巷子这一仿古街区进行深入研究,从人文关怀、环境塑造、文脉延续、商业定位、美学表征等方面分析其内在属性并探讨其价值取向。

宽窄巷子; 仿古建筑; 价值取向; 历史文脉

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

宽巷子的“窄”如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似安逸生活的回忆。

就是这样的两条深巷却承载了千年少城都市的最初格局,凝聚了百年原真建筑的最终遗存,尘封了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一册孤本。

然而,逝去在身姿难及的深处,巷子中古老的建筑虽亘古且永恒地依旧站成一道风景,但作为老成都载体的它们已湮没在时代发展的长河,退却在林立楼宇的背侧。它们抑或被城市驱逐,抑或被商业化改造。

终于,紧随上海旧里弄里翻出的一片新天地,宽窄巷子被复活成了一页“最成都”的名片。它让无数过者触碰了岁月留下的迹痕,体会了休闲生活的神韵,思虑了建筑价值的所取所向。

图1 古建筑保留状态之一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维特鲁威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基本价值。而今,进步与发展造就了涵盖现代建筑更深更远的价值认识。明确其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其实际价值体系,对信息、意识形态及基本态度加以把握,以此寻求更深层次的意念与感知。

于是,修复后再次开街的宽窄巷子以别样的风貌将其价值从多个方面延展开来,将其内涵弥散至蓉城湿润的空气中去,以供品味留恋。改造后的宽窄巷子风貌见图1~图10。

1 这是一片营造人文关怀却又缺失人文细节的仿古建筑群

宽窄巷子一直以来代表的是成都的市井生活、街坊生活和民间生活。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将成都的院落文化分成三个主题:宽巷子以闲为主,针对怀旧休闲的人群;窄巷子试图重温“慢”的生活节奏,以精品生活为主题;井巷子追求成都人的新生活,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

就是这样的一次顺应现代风尚的改造,留住了钢筋丛林中的一抹古韵,营造了快节奏生活中的慢旋律氛围。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遗存和大量当代建筑共同构成了宽窄巷子历史地段的整体风貌,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和谐相处,共同构成了承载原汁原味的老成都传统市井生活的场所空间,新旧参差的建筑肌理犹如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反映着老成都近代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演变。

然而,此时的宽窄巷子不再具备居住的功能,仅是商业文化区。改造抽去了其文化底蕴,只剩下了建筑的表皮,努力保留的老成都的风情和韵味正逐步沦为形式。保护老街古巷,不能不考虑那里积淀下来的人文内涵,要尽可能的保存一些人们过去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使人们生活在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才能体会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过多地加入了行政机关的强制作用和主观因素,从而忽视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保护性的改造变为了老建筑的拆除,成都人也只能在掌故中追忆逝去的老时光。古风不再,犹有旧情。

2 这是两条还原老成都生活环境却又抹杀其内在气质的仿古深巷

当代建筑遗产和历史地段保护的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个别文物建筑的片面保护,而是要从整个区域,地段及其周边环境的角度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恢复保护区的城市肌理。

图2 古建筑保留状态之二

图3 仿古建筑细节之一

图4 仿古建筑细节之二

图5 现代元素运用

图6街道

图7深巷

图8 商业模式

图9 生活气息

图10 绿化点缀

宽窄巷子与周围环境经过时间的磨合,已生长成一个整体。它们是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是百年建筑发展的实体空间。在如此狭小的几公顷的地域里,正宗、纯粹、完整的传统风格得以体现,而现代建筑景观元素的介入则需避免。

宽窄巷子自身肌理环境的恢复保留是通过发现、恢复及创造的方式来实现。发现即探询,玩味街道及建筑错落的节奏,感受空间中光与影的变幻,欣赏经过时间洗礼的景物,铭记一组原生态的记忆符号。恢复即再现,采用多种材料及工艺进行。地面铺装恢复原有的空间形态,街道两旁恢复高15厘米的街沿,街道地面采用小砾石混凝土路面,而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再现丰富的景观层次。

文脉的延续营造着场所精神,秩序的重构连接着新旧历史。然而不得不注意的是过浓的商业环境已抹杀了纯粹的老成都生活环境,曾经的闲志趣意已悄然变更了味道,古老深巷的内在气质已贴上了赝品的标签。

3 这是一页记载文化延续文脉却又遗失其深刻内涵的仿古篇章

宽窄巷子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成都地域文化的象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曾长期幸存于都市现代化进程之外。

两千多年前,秦灭蜀后,即到成都修建了秦城,用以屯兵。之后,秦国又在成都大城旁修筑了少城,少城中没有刀光剑影和秦国士兵,只住着蜀地商人和百姓。其内的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着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带着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如今,秦时的少城早已湮没,而在此重新修建起来的少城也只剩了宽窄巷子。只是少城祥和宁静的遗韵,古蜀文化的神韵,在成都的兴衰荣辱中,还断断续续地延展着。

然而,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只有40%的旧建筑得以保留,其余60%的建筑属于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从而导致新肌体比例过高,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效果。如今人们见到的除了标本般保存的大门集萃的真古董,就是后现代式的风格再现,这种时空穿越的拼贴处处彰显着建筑师的创造冲动,却无法让人通过建筑的肌体来解读街区的历史演进。

改造中添加的新肌体虽力求“整新如旧”,在尺度,材质,形式等方面努力与旧肌体保持一致,但人为之做旧毕竟不能替代历史遗产的原真,比例过高的新肌体元素,从根本上削弱了宽窄巷子传统风貌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此时,新的青砖墙已无法诉说岁月的迹痕,新的雕花窗更无法吟叹传统的韵味。

4 这是一处具有经济吸引力却又易过于商业化的仿古街区

毗邻成都画院,本着以居住为主,兼具餐饮和文化内容的宽窄巷子不但保留了少城胡同街区的空间尺度和建筑形态,更保留了老成都市井生活的多样性和原真性。这些保留物不仅成为了引入现代生活元素和经济活力的筹码、手段,也成为了谋求利益的文化地标和旅游景观,成为了商业资本关注和介入的对象。

宽窄巷子改造以“文化+商业+旅游”为目标,没有给原住居民生活留下丝毫空间。有利可图的餐饮、商业和旅游业被大力发展,利益一般的文化内容沦为陪衬,无利可图的居住内容被彻底驱逐。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矛盾的对立统一始终是永恒的主题。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既破坏了原有的传统地域文化的韵味,也不可能真正还原近代少城胡同文化的风貌特色。这只是一种对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商业化重构,只是一种拼贴和营造出来的商业景观意象。这里也仅能成为外地人快速体验老成都生活的表象驱壳,成为传统文化保存中的一种遗憾。

5 这是一抹体现少城遗韵之美却又缺少本真之美的仿古景象

宽窄巷子,沁润优雅的慢的美学。当你站在庭院深深,古树荫荫的幽幽巷口时,等待你的是一场美的仪式。院落梦想,真实情景,展现眼前。当你试图用镜头捕捉屋檐下守望的白猫,墙头上绽开的蔷薇时,滑过指尖的是一种美的优雅。素雅景致,生动画面,印记内心。

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少城余韵在现代都市中的留存造就了有别于钢筋混凝土的冷酷的美,庭院格局在规划图纸上的显现明示了有别于棋盘分割的生动的美。这是一种融合精神美学和实用美学的人性化的美学。灰墙青瓦记载了衰落的美,雕梁翘檐回味了繁华的美。当新的门牌霓虹入驻,酒吧喧哗与川剧曲音交融之时,古中有新﹑新中蕴古的美正悄然展现。

然而,有时候过分的华丽,过分的张扬,过分的浮夸使得宽窄巷子素雅的本真消解了,丢失了。此时,恰当的把握拿捏新入元素的度是需要加以关注的。

6 结束语

宽窄巷子的味道是无法掩藏的,也许人们会忘却巷子的本家姓氏,会丢失它的岁月记忆,会无法揣度它的未来征程,但是,在停留驻足的瞬间,人们总能震撼于它的传统与现代。虽然它带着几分记忆丧失的惶恐,但是,精神在,一切的拆迁重建已不再遗憾,因为精神价值的层面已赋予了它另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空间。

TU-87

A

[定稿日期]2011-11-23

黄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

猜你喜欢

巷子成都建筑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穿过成都去看你
作品五
数看成都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成都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