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荧光粉YAlO3:Eu3+Cu+的制备和发光特性

2012-01-05刘慧娟孙洪巍胡少杰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基态荧光粉沉淀法

刘慧娟, 孙洪巍, 赵 冉, 胡 行, 胡少杰

(郑州大学 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镧系铝酸盐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学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2].近年来,YAlO3晶体作为新型固体激光和闪烁体基体材料正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以其为基体的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研究备受关注[3].GdAlO3和YAlO3具有相似的晶型结构,是由一种正交晶系钙钛矿结构(ABO3)的微小扭曲结构.Gd3+离子或者Y3+离子部分的被Eu3+离子所替代,占据了基元的拐角位置.YAlO3:Eu和GdAlO3:Eu都是很重要的发光材料[4],YAlO3:Eu的制备和发光性能表征也是值得研究的.

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YAP粉体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混合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但总体上还缺乏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优质YAP粉体的方法.例如高温固相法所需煅烧温度高,煅烧过程中易引进杂质,并且煅烧粉体颗粒大,团聚严重,需要球磨,但是球磨破碎造成的晶粒劣化而引起的光衰会影响发光性能;水热法产量低[5];溶胶-凝胶法[6]需醇盐做原料,虽可以制备出纳米粉体,但价格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沉淀法[7]是较早用来制备YAP粉体的方法,成本较低,但粉体团聚严重.

本实验通过仔细控制共沉淀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获得性能优异的YAP粉体,并对YAP:Eu3+Cu+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了Eu3+在YAP:Eu3+发光体中的适宜掺杂浓度,研究了Cu+对YAP:Eu3+Cu+的敏化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Al(NO3)3·9H2O,Y(NO3)3·6H2O,Cu(NO3)3,浓HNO3,氨水和NH4HCO3均为分析纯;Eu2O3(纯度>99.99%);分散剂(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

1.2 实验方法

用荷兰Philips X’tert Pro systerm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仪测定前驱体以及不同温度煅烧下YAlO3:Eu3+Cu+红色荧光粉的相组成,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FL-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粉体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驱粉体的XRD结果讨论

图1是YAl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煅烧后的XRD衍射图谱.500 ℃时,基本上以无定形态存在;700 ℃生成微弱的Y2O3,未出现YAP相,γ-Al2O3相XRD也未检测到,可能是因为γ-Al2O3的结晶性差;900~1 100 ℃,随着温度的升高Y2O3衍射峰逐渐减弱至消失,有YAG、YAM,YAP衍射峰产生,在1 100 ℃时YAlO3衍射峰比较明显;1 200 ℃时得到YAP纯相;1 300 ℃又开始出现杂相YAM,主相仍为YAP,这可能是因为YAlO3→Y4Al2O9晶相转变产生YAM晶相引起,反应方程式为:2YAlO3+Y2O3→Y4Al2O9;同时各衍射峰的强度加强,峰宽变窄.所以,前驱体在1 200 ℃下煅烧2 h可得到物相单一的YAlO3晶体结构.

图1 不同温度煅烧下的YAP粉体的X射线衍射图

图的X射线衍射图

2.2 荧光粉YAP:Eu3+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从图3可以看出,在398 nm的紫外光的激发下,Eu3+发光的位置在589 nm,612 nm,626 nm和650 nm处,它们分别对应于5D0→7FJ(J=1,2,3)的发射;其中589 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这种跃迁说明Eu3+处于严格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与稀土离子所处的格位密切相关,612 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的电偶极跃迁,这种跃迁说明Eu3+处于非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与稀土离子所处的格位无关,626 nm的发射峰来源于5D0→7F2的电偶极子跃迁.650 nm的发射峰来源于5D0→7F3跃迁,在YAlO3基质中Eu3+的5D0→7F2电偶极子跃迁明显强于5D0→7F1磁偶极子跃迁,说明Eu3+主要占据非反演中心对称位置.

为了弄清589 nm和612 nm的发光来源,对它们的激发光谱进行了检测,检测范围为200~550 nm,得到如图4的激发光谱图.

图3 398 nm紫外光激发下Y0.97AlO3:Eu0.033+的发射光谱

图4 612 nm检测波长下Y0.97AlO3:Eu0.033+的激发光谱

从图4能看到,位于350~550 nm间的锐吸收峰是Eu3+的f-f跃迁发射.位于200~350 nm间的宽带吸收峰是属于Eu3+基态到电荷迁移态的吸收跃迁,即电子从配位氧原子向Eu3+的4f壳层的跃迁.众所周知,稀土离子与配体氧的作用越强,电荷迁移态的能量就越低.而在200~350 nm宽带跃迁的峰值在278 nm附近,与Eu3+基态到电荷迁移态的吸收跃迁的峰值254 nm相比向右平移了24 nm,即发生了“红移”.这可能是因为:Eu3+取代Y3+格位之后,Eu3+与近邻的O2-和次近邻的Al3+形成Eu3+—O2-—Al3+结构,O2-电子从它的充满的2p轨道迁移到Eu3+离子的部分充满的4f6壳层,从而产生电荷迁移带,而此p电子迁移的难易和所需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O2-周围的离子对O2-离子所产生的势场,Y3+离子半径为0.93 nm,Eu3+离子半径为0.947 nm,Eu3+取代Y3+大部分进入Y3+的格位时,使得O2-离子格位上产生的势场减小,电子更容易从O2-迁移到Eu3+的4f6壳层中.因此电荷迁移带将移向低能的长波区域.

2.3 Eu3+掺杂浓度对YAlO3:Eu3+发光性质的影响

2.4 Cu+对YAP:Eu3+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

发射光谱的强度与掺杂有关,归结为以下因素[8]:1)结晶性的影响:一般来说,结晶性越好,发光强度就会越高.2)尺寸的影响:掺杂可以改变材料的尺寸,当尺寸减小时,会引入更多的表面缺陷,导致无辐射弛豫的增加,从而降低荧光强度.3)其他因素的影响:掺杂离子也有可能作为电荷补偿剂,或作为能量传递的敏化剂,或者可能阻塞由缺陷产生无辐射跃迁的通道.本文主要对掺杂离子作为能量传递的敏化剂进行了研究,关于其对结晶性和尺寸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室温下含有一价d10离子的配合物通常表现出高效的发射,有关Cu+发光研究与进展方面内容可参见文献[9] .在YAP:Eu3+Cu+荧光粉中,Cu+对YAP:Eu3+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存在于能量传输过程中,即在YAP基质中Cu+作为敏化剂,Eu3+作为激活剂,Cu+的发射光谱为380~550 nm,与Eu3+的激发光谱350~450 nm有一部分的重叠,当389 nm的紫外激发光照射到样品时,Cu+就会由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而此时Eu3+处于基态,那么Cu+的弛豫激发态可以将其能量传递给Eu3+,此时Cu+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其跃迁能量传递给Eu3+,使Eu3+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增强Eu3+的发射光谱强度,如图6所示.

图5 室温下的发射光谱

图6 YAP: Eu3+Cu+和YAP:Eu3+的发射光谱

3 结论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YAP:Eu3+Cu+红色荧光粉,对化学沉淀法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不同Eu3+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Cu+对Eu3+的敏化作用进行了简单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化学沉淀法合成红色荧光粉YAP:Eu3+Cu+,研究表明,得到纯相YAP的工艺条件为:沉淀剂浓度1 mol/L,pH=9~10,盐溶液浓度为0.3 mol/L,pH=3~4,采用反向慢滴快搅,40 ℃恒温反应,陈化24 h,洗涤和干燥后研磨,在1 200 ℃下焙烧,保温2 h;

2)荧光分析得出在398 nm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峰为612 nm,明显高于589 nm的发射峰,说明Eu3+在晶格基质中主要处于非对称格位,探究了不同Eu3+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得到Eu3+的适宜掺杂量为3%;

3)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第2种掺杂剂Cu+能增强Eu3+的发光强度,具有敏化作用,理论上是因为Cu+的发射光谱380~550 nm与Eu3+的激发光谱350~450 nm有部分重叠,实验与理论一致.

[1] Zhou Y H,Lin J.Preparation of Y5Al12O5:Eu phosphors by citric-gel method and their luminescent properties[J].Optical Materials,2002,20:13-20.

[2] Andreeta J P,Jovanie B R.Growth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r3+doped GdAlO3single crystals[J].Mater Res,2000,3(2):45-49.

[3] Dorenbos P,Bougrine E.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GdAlO3:Ce crystals[J].Radiation Effect and Defects in Solids,1995,135:321-323.

[4] Wang Yuhua,Endo Tadshi,Li Feng.Luminescence of Eu3+in LnAlO3(Ln = Gd,Y)under UV and VUV Excitation [J].Journal of Rare Earth,2004,22(1):95-99.

[5] Masashi Inoue,hiroyuki Ostu,hiroshi Kominami,et al.Synthesis of rttrium aluminum garnet by the glycothermal method[J].J Am Ceram Soc,1991,74:1452-1454.

[6] 阮慎康,周建国,钟爱民,等.周溶胶凝胶法合成Y3Al5O12:Eu3+磷光体[J].KI晶体学报,1999,26(3/4):413.

[7] 陈积阳,施鹰,施剑林.复合沉淀法制备(Y,Gd)2O3:Eu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4,19(6):1260-1265.

[8] 孙宝娟,宋宏伟.共掺杂对Y2O3:Eu3+纳米晶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4,25(6):715-720.

[9] 孙家跃,杜海燕,胡文祥.固体发光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基态荧光粉沉淀法
一种改进的多时相卫星影像金字塔模型及组织方法
带有超二次位势无限格点上的基态行波解
Na1–xMxCaEu(WO4)3 (M=Li, K)红色荧光粉的微观结构与热淬灭特性研究
宽带激发BaBi2(MoO4)4:Eu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Y2O3-MgO Composite Nano-ceramics Prepared from Core-shell Nano-powders
全空间上一类Kirchhoff型问题正基态解的存在性
白光LED用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白光LED 用磷酸盐基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高泌乳素血症中巨泌乳素筛查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