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面料开发实践

2012-01-03胡利强刘进秀

山东纺织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浆纱隔距锡林

胡利强,刘 娟,刘进秀,赵 利

(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102)

产品开发

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面料开发实践

胡利强,刘 娟,刘进秀,赵 利

(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102)

文章总结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织物在试制过程中的合理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织物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工艺设计要求。

竹纤维;康特丝;棉纤维;混纺织物;工艺参数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料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衣着的追求已经从耐穿实用向良好的服用性能方面转变,对绿色环保并具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关注,因此运用多种原料混纺改善面料服用性能,将是产品研制开发的方向。我公司自主开发的“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面料”,集优良的服用性能和抗菌、保健作用于一身,可广泛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装饰品的理想面料。

1 原料性能产品规格及工艺流程

1.1 原料性能

1.1.1 竹纤维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吸湿性、着色性、柔软悬垂性和抗菌性,抗菌率为75%,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制成的织物具有手感滑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风格独特的特性。是一种新型、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的生态纺织纤维。

1.1.2 康特丝

康特丝是采用化学方法添加天然抗菌高聚物-甲壳素的改性纤维素纤维,该纤维集粘胶纤维优良的服用性能和甲壳素的抗菌保健作用于一身,具有永久性的抗菌防臭作用。康特丝还具有消炎、止血、促进组织生长等功效,穿着其制品可达到促进人体表面血液微循环、预防皮肤病的目的。康特丝纤维色泽柔和、上染率高、染色牢度和吸湿、透气性均优于普通粘胶纤维,其织物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该纤维原料来自于天然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性,符合环保要求。

1.1.3 原料物理指标(见表1)

表1 原料物理指标

1.2 产品规格

混纺比:竹纤维40%;康特丝30%;棉30%;经纬纱号数:14.8tex;经纬纱密度:经纱密度:524根/10cm,纬纱密度:283根/10cm;幅宽:164cm;织物组织结构:3/1+1/3。

1.3 工艺流程

1.3.1 纺部工艺流程

1.3.2 织部工艺流程

整经GA128→浆纱祖克S222→穿筘G177→织造GA747剑杆织机→验布G312→刷布G321→折布G351→打包A752→入库

2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2.1 清棉工序

A036C采用梳针打手,转速为450rpm,综合打手转速为900rpm,风扇转速为1200rpm,棉卷罗拉转速为11rpm,棉卷干定量为400g/m,棉卷长度34.2m,经测定棉卷重不匀为1.1%。由于棉卷蓬松,易破碎,需要加装隔离纱并逐个用塑料布包裹,便于运输。

2.2 梳棉工序

生条干定量设计为20.8g/5m,锡林转速为330rpm,刺辊转速为800rpm,道夫转速为20 rpm,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为0.18mm、0.15 mm、0.15mm、0.15mm、0.18mm,张力牵伸为1.37。锡林与刺辊线速比2.25左右,给棉板刺辊隔距0.30mm,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3mm。经测试生条uster条干CV%值为3.8%,生条重不匀为4.5%。

2.3 并条工序(见表2)

表2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前罗拉速度为150m/min。

2.4 粗纱工序

粗纱干定量5.0g/10m,捻系数偏大掌握,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表面隔距12mm×27 mm×35mm,前罗拉速度偏低控制,粗纱条干4.65%。

2.5 细纱工序

细纱后区牵伸倍数1.22倍,罗拉中心距43.5mm×70mm,前罗拉速度偏低控制,不超过190rpm,细纱百米重量不匀率不高于1.5%,细纱条干13.52%,捻系数偏大掌握,钳口隔距使用2.6mm的三角钳口,罗拉双锭加压偏大10%,车间湿度控制在65%以上。

2.6 络筒工序

棉结:280%,短粗节+180%×4.0cm,长粗节+50%×45cm,细节-45%×40cm。最终成纱质量为条干CV13.1%,断裂强度18.11cN/tex,强力CV 6.38%,重量CV 1.45%,捻度88捻/10cm,细节13个/km,粗节82个/km,棉结120个/km。

2.7 浆纱工序

浆纱线速度52m/min,预压辊压力5.5kN,主压辊压力18kN,压纱辊压力2.1kN,卷绕张力2.3kN,浆液温度95℃,浆液粘度9s,上浆率12%,伸长率不高于1.5%,压出加重率不高于112%。

2.8 织造工序

后梁高低:91mm;停经架位置40~50mm;综框高度:130、131、132、133、134、135、136mm;梭口闭合时间:320度;开口时间:280~310mm;机上张力偏大掌握。

3 纺纱织造工艺技术关键和措施

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面料使用多种纤维混纺,织物结构为3/1+1/3,在试制过程中,纺纱、织造各工序都进行了技术攻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保证了成品质量。

3.1 纺纱工艺难点及采取的措施

3.1.1 纺纱工艺难点

(1)竹纤维、康特丝纤维间抱合力差,棉网转移困难,易下坠,对温湿度要求高。

(2)纺纱过程中缠罗拉、胶辊现象严重,半成品条干均匀度差、重量不匀率高,细纱生活难做,纱线毛羽严重。

3.1.2 采取的技术措施

(1)竹纤维、康特丝两种纤维在清花按混纺比例采用包混,加湿时放入一定量的抗静电剂,以提高纤维的抗静电能力。适当调整抓棉机打手伸出肋条的长度及小车下降速度,提高小车的运转率,使混合更加均匀。

(2)梳棉采用柔性梳理,选择适当的锡林、刺辊线速比和给棉板与刺辊的隔距,调整好给棉板的高度,并在该区域加装喷雾给湿装置,控制好该区域湿度。

(3)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提高纤维的抱合力,胶辊采用防静电涂料,增加对纤维的握持。细纱优化配置锭速、捻系数、钢领和钢丝圈工艺,降低千锭时断头和成纱毛羽,胶辊用清洁剂清洗,防止缠胶辊影响成纱质量。

3.2 织部工艺难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3.2.1 织造工艺难点

(1)由于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纱线强力低、湿伸长大,各区张力控制难度较大。

(2)混纺纱线纤维间抱合力差、强力低,因此浆纱生产贴伏毛羽,增加强力,提高其可织性是浆纱生产的难点和重点。

(3)该品种组织结构是3/1+1/3联合组织,织造时开口不清,导致断头多、效率低。

3.2.2 采取的技术措施

(1)整经张力偏小掌握并分段控制;合理调整浆纱五区张力,适当抬高浆纱浸没辊高度,减小浸浆长度,以减小湿区张力。保证纱线排列、卷绕、张力三均匀。

(2)选择合理的调浆配方,保持浆液良好的流动性且粘度稳定。浆纱采用“高浓低粘、轻张力、小伸长”的工艺路线。经纱上浆双浸双压,先重压后轻压,使用湿分绞装置,保证浆膜完整,达到增强、耐磨、保伸、毛羽贴伏的上浆目的。

(3)为解决开口不清晰、断头多的难题,并保证布面纹路清晰,体现织物应有的风格,重点调整了上机张力,后梁高度,停经架高度,开口量、开口时间等上机工艺参数。此外,为防止产生纬缩、三跳等疵点,采取了开口时间适当提前,适当增加上机张力等措施,确保了布面平整光洁、纹路清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竹纤维/康特丝/棉混纺面料试制非常顺利,既保持了布面所特有的风格,又提高了布机效率。

4 成品物理指标测试情况(见表3)

表3 成品物理指标

检验结论:按FZ/T13004—2006标准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5 结语

该产品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我们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操作,通过解决纺纱、织布过程中的工艺难点,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通过对该产品的研制开发,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瞿建增.运用系统工程工艺学.提高成纱产品质量[J].棉纺织技术,1998,26(8):14—20.

[2]张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不断创新[J].中国纤检,2003,(5):29—31.

[3]徐少范,许才中.减少涤棉品种经纱毛羽的浆料配方优化[J].棉纺织技术,2004,32(11):54—55.

[4]彭晓,胡梁.牛奶蛋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J].棉纺织技术,2008,(7):46—48.

[5]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6]吕恒正.并粗工艺与成纱质量关系的讨论[J].棉纺织技术,2005,33(8):1—7.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Fabric Made from Bamboo/Chitcel/Cotton Blended Spun Yarn

HuLiqiang,LiuJuan,LiuJinxiu,ZhaoLi
(Shandong Wantai Enterprise &Investment Co.,Ltd.,Zaozhuang 277102,China)

The ration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main technical points in trial production of fabric made from bamboo/Chitcel/cotton blended spun yarn were summarized.The technical indices of the fabric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ess design.

bamboo fiber;chitcel;cotton fiber;blended fabric;process parameter

TS104.5+3

B

1009-3028(2012)03-0014-03

2012-04-16

胡利强(1978—),男,山东枣庄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浆纱隔距锡林
纯棉纱线浆料配方设计与织造车间温湿度的设置
略谈梳棉机针布间隔距
端午节观龙舟赛
氧化田菁胶接枝聚乙酸乙烯酯的性能研究
隔距片
——具有历史感的工具
JWF1278型精梳机锡林壳体静力结构分析
棉纺精梳机锡林风道气流规律分析
集聚纺细纱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质量影响的研究
细纱机牵伸器材的优选改造
回潮率对T/C 50/50上浆纱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