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监控在公路隧道中的方案比较

2011-12-3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9期
关键词:光端机视频信号点对点

马 瑛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处,陕西 西安 710043)

一、概述

公路隧道视频监控主要用于监视隧道的交通运营情况,以便控制中心值班员对整条隧道的交通运行状况实行全面监视,为隧道交通管理提供全面的、直观的监视手段。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如:隧道发生事故或火灾引起堵塞拥挤,视频监控可对事故上传图像信息进行确认,为选择疏导方案提供依据,并可对必要的视频图像进行录像,以便分析取证。

二、目前主流的视频传输产品

目前来说主流的视频传输产品为点对点视频光端机、节点式光端机和视频编解码器。

1、点对点视频光端机???点对点视频光端机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视频传输设备。它的优点有:使用简单灵活,视频质量高,实时性好;除了可以传输多路视频信号外,还可以传输音频信号、异步数据、以太网数据等多种信号。它的主要缺点:无法组网,不具备保护功能,系统可维护性差;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如果距离过远,只能采用光端机级连方式。而多级光端机的级连会造成信号的急剧衰减。

2、节点式视频光端机

节点式光端机是一种新型的光纤传输系统,通常使用2芯光纤将各节点连接形成环网、链网等网络结构,视频和数据可以在任意节点上下。同时网络中还可以传输音频、双向数据、以太网数据等信号。优点:节省光纤资源;视频容量大;节点数量基本不受限制,图像质量全程一致;如组成双纤环网,可实现自愈保护功能,当某一段光纤或某一节点设备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可实现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整个视频传输系统可通过网管统一管理和维护,具备故障自我诊断功能。

3、视频编解码器

视频编解码器是通过现有通信系统接口及通道传输视频信号的设备,其传输的图像质量主要取决于通信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带宽。根据接口形式的不同,视频编解码器大致可以分为:固定带宽接口(E1接口)、IP接口两种。

(1)固定带宽接口:通过SDH等通信系统提供的E1通道传输视频。优点:充分利用已有SDH通信网的资源;灵活分配带宽,用户可根据网络资源和对图像的要求任意分配N个E1;每路图像一般情况使用2个E1,最多使用4个E1;方式简单点对点。缺点:对SDH的传输带宽要求较高,1个STM-1的SDH系统最多传送31路4M大小的图像,1个STM-4的系统最多传送126路4M大小的图像;目前设备成本较高。

(2)IP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传输视频信号。优点:便于多级联网;编码器和解码器可以不对称;可实现监控到桌面,通过软件可在计算机上解压观看图像。缺点:一般情况下其内部为每个端口实际提供的带宽在10M左右,在视频码流为4M的情况下,最多只能传输2路实时视频信号,并当在一个端口上既传送实时视频流又传送其他数据时,由于视频信号占带宽较大,会影响其他数据的正常传送,严重时会造成网络拥塞;当编码器与解码器不对称,解码器切换解压不同编码器的图像时,会产生马赛克,严重时导致解码器死机。

三、公路隧道视频监控方案比较

1、通过点对点光端机传输图像

隧道内的图像上传如果采用点对点光端机传输,则每路段(如隧道内摄象机为125米一台,使用4口光端机,则每段为距离为125米*4=500米)中心均需使用至少1对光端机并占用1芯光纤,这样整个监控系统占用的光纤资源较多。如果隧道距离隧道监控中心过远,还需要通过光端机的级连将图像上传至中心,光端机级连会造成信号的衰减及信噪比降低。同时大量光端机的使用,设备无法统一管理,系统可维护性差。其优点是图像质量高,实时性好。

2、通过节点式光端机传输图像

通过节点式光端机传输图像,整个系统只需要2芯光纤将各隧道内节点组成环网或链网,节省光纤资源。隧道监控中心将隧道内上传的信号经设备全部输出,统一进行监控管理,并可在隧道监控中心通过网管系统对整个传输进行实时维护。

3、通过视频编解码器传输图像

(1)固定带宽接口:通过SDH系统提供的2M口或多个2M捆绑传输图像。该方案需要隧道内单独设置通信系统传输设备,因此在公路隧道一般不采用此方案。

(2)IP接口:通过隧道内设置的PLC提供以太网接口传输视频信号。视频数据可靠行完全依赖于网络,而目前以太网协议中对数据并没有QOS保证,网络繁忙时,可能解压时出现马赛克。

四、工程应用实例

1、重庆菜园坝公路隧道工程

重庆菜园坝公路隧道位于重庆市内,隧道全长约1.5公里,为上、下行线双洞双车道。

该工程中采用了点对点光端机传输隧道内的视频信号。上下行隧道内各设置了4台远端机,相应的在隧道监控中心共设置了8台近端机。上下行隧道内各敷设一条8芯光缆,每对光端机使用1芯,共用4芯,其余4芯留做备用。

2、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陕西省西安至安康柞水段,穿越秦岭山脉的终南山,隧道全长约18公里,为上、下行线双洞双车道,是我国目前设计的最长的公路隧道。

由于隧道长,需要传输的视频容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以125米间距输出1路视频计算,则隧道内至少需要输出288路视频。如采用点对点光端机传输,则视频监控占用的光纤资源较多,且设备无法统一管理,系统可维护性差。如采用IP接口的视频编解码器,则在网络繁忙时,无法保证视频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基于以上原因,本工程采用的是数字式节点式光端机传输图像,上下行隧道分别用2芯光纤将各隧道内约80个节点组成琏网;隧道监控中心将隧道内上传的信号全部输出,统一进行监控管理;在隧道监控中心设置网管系统对整个传输进行实时维护。

[1]王长华,李晓春,修莹,章海燕.视频传输系统在公路隧道视频监控中的选择和应用.《公路交通技术》ISTIC-2009年2期.

猜你喜欢

光端机视频信号点对点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OptiX155622H设备点对点以太网透传业务故障分析
浅谈野战光端机应用及改进意见
浅析新一代视频信号ICtCp
便携式点对点可见光通信终端的实验研究
点对点红外通讯装置的设计
高速公路多功能复用光端机的升级改造
小飞鸽ZY—2250D数字机无视频输出故障的应急处理
平台化、高清化与智能化或成光端机发展突破口
创维超级芯片VCT3803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4)视频信号处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