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喻:想象原野上的奇葩异草

2011-12-30毛荣富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胶卷彩虹比喻

毛荣富

比喻虽很常见,却是文学修养和想象力的直接反映。

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多用比喻来描述事物、阐发思想,是对想象力最好的开发。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不仅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给人留下绵长的回味。

为了进一步认识比喻,笔者曾让学生做过一次“比喻之‘最”的练习,即在所见过的比喻句中选出各种各样的“最”来。下面便是部分答案。

最简明的比喻: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鲁迅《药》)

最富激情的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最富童心的比喻:星星是月亮下的蛋。(《哈克尔贝里•芬历险记》)

最浪漫的比喻:艺术家是大自然的情人。(泰戈尔)

最富哲理的比喻: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

最实在的比喻:兰州面馆因宽窄不同把面条称为龙须面、韭菜面、皮带面。

最空灵的比喻: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最具反差的比喻:沉默也是歌。

最幽默的比喻:罚款通知书(婚礼请柬)。

最通俗的比喻:孤独是思想的窝。

最典雅的比喻:书是庭院,序是影壁,跋是后花园。

此次练习,使大家对比喻有了一次再认识,原来比喻是如此多姿多彩,是如此魅力独具。好的比喻是语言的精灵,让人过目不忘,它们是独到思想与深刻体验的形象体现,是情感思维与抽象思维交融的产物,是以一种诗性的眼光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审视。

同时,大家也发觉了问题的另一面,现在的一些比喻有媚俗倾向,比如某些媒体把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赛比做“情人的初吻”“新婚第一夜”。另外,大家还举出一个曾经用得很滥的比喻,那就是“风景”,把什么事都比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时一张报纸上竟有四五个标题都用“风景”一喻,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真的是要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了。所以,好的比喻应该反对低俗的趣味,应该追求独特和原创。

下面是三个比喻,其本体皆为“人生”。

⑴ 人的一生长短差不多,都是那36张胶卷。不过当它冲印出来的时候是很不相同的,有的一卷几乎处处是空白,没有好的感觉,图像极模糊;有的则丰富多彩,画面主题千变万化,充满细节的魅力,且色彩鲜艳自然。

⑵ 一个人懂得了生之偶然和死之必然,也就明白生命的质量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密度,即怎么过好人生的四季:怎样让生命的春季健康茁壮,让生命的夏季葱茏繁茂,让生命的秋季硕果累累,最后,当生命的冬季来临时,就像蒙田轻松道出的:“收拾好行装,准备随时上路。”

⑶ 人生如茶。在玻璃杯内撒上一小撮茶叶,沏上开水,在袅袅升起的水汽中,那一朵朵嫩叶缓缓地舒展着身躯,上下漂浮,有的迅速沉到了杯底,有的則浮出了水面,但无论是浮是沉,他们都献出了绿色和清香,而到最终,它们就都沉到了杯底。人生的短暂如茶叶,融入社会后不管是在上面做官,还是在下面做百姓,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最终都会沉入杯底,只要为社会尽力就行了。人生也如茶味,清淡略带苦涩为最佳。

把人生比做胶卷、四季和茶叶,应该说在本体和喻体间都存在着相似点,这三个比喻可以说都不错。细细比较,就会发现⑴和⑵有其相同之处,即都把人生的过程作为本体。人之一生要经历的和胶卷连续所拍摄的、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发展确很相似,以胶卷、四季为喻体,不仅形象,而且颇能给人启发。

但是笔者以为,把人生比做茶叶更妙,为什么?因为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拉得很开,妙就妙在大开大阖,不仅两者相距甚远,而且合得奇巧。如果说,从“过程”的角度把人生和胶卷、四季相联系尚属“平面式”的思维,那么把人生和茶叶相联系则属于“立体化”的思维了。前者多为“形似”,而后者则为“神似”。“距离产生美感”现在已成流行语,这句话用于比喻也很恰当,有了遥远的距离,比喻才有了一种美,有了一种回味咀嚼之余可以接受的陌生。

这种让人一见惊艳、不得不拍案叫绝的陌生化效果,常常来自不同寻常的发现。在文学史上名家高手那里,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钱钟书先生的短篇小说《猫》中写道:“每听到她的声音,他脸无故像世界大战时的地图,一时布满红色。”巴尔扎克《驴皮记》写上流社会中舞女步伐的轻健柔丽,不用白描,只用了一个比喻:“她们的双脚像在谈情说爱,鲜艳的嘴唇却一声不响。”前者写男主人公的羞怯,后者写舞女步伐的优美,都在不似之物上找出相似之处,将看似相距天涯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总术篇》里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在古代,“文”与“笔”是两个概念。孔子也讲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者,以修辞铺陈文采也;笔者,以笔直抒事理情思也。比喻,作为“文”,应以“笔”为基础,假若有“文”而无“笔”,虽然珠光宝气,也是貌华实亏。有些比喻看似平实,却内涵深邃,是以丰富扎实的思想为基础的。初学写作者切不可以为比喻仅是为追求文采而设,它是以思想为其“质”,以情感为其“里”的。

紧邻世博园的卢浦大桥,学生见了,多以“世纪彩虹”喻之,以“虹”喻“桥”,似无新奇,却可让人回味。一是从形状上看,这座世界第一钢拱桥的巨大弧形与弯曲的彩虹相似,大桥虽用钢铁造成,却有彩虹的飘逸感;二是从气势上看,大桥浩气冲天,这浩然之气是建设者们数年奋斗积聚而成,如今已蕴藏于桥中,而彩虹自有一股跨越天地间的磅礴大气;三是“彩虹”之喻反映了都市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栖身在繁华喧嚣之中,与自然睽隔和疏离的人们自然是见彩虹而喜,可是雨后彩虹转瞬即逝,而这人造的彩虹却能常年与人相伴,时时给人带来一种“不霁何虹”的惊奇。以虹喻桥,虽自古有之,但在今天用于现代化大桥似乎更为精当,因为被赋予了时代的精神。

用一个美好的具象来比喻眼前之景物,是从形象到形象的思维过程,虽小童亦可为,比如幼儿园的孩子脱口便会说出“阿姨像妈妈”这样的比喻。而把一个抽象的思想借用一个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之,则是从抽象到形象的思维过程,是理性与想象的交融。请看下面的一段话——

现在国内电影总是刻意追求到国际上去获奖,许多新片尚未拍峻,导演就放言要出国得奖;参赛影片尚未公映,却见媒体大肆炒作,某些当红明星也成了大导演们用来押奖的砝码。这种嘈杂喧哗是中国电影文化的脂肪,在这种脂肪的包裹中,中国电影越发失掉了诚意和自信,也难以迈出坚实而轻快的前进步履。

句中有一个极好的喻体——“脂肪”。在过去,脂肪并不是什么坏东西,但是今天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远,从追求苗条体态的妙龄女子,到害怕患有“高血脂”症的成功男士无不闻“脂肪”而色变,脂肪在今天已是一个敏感而令人生厌的词,脂肪意味着赘肉,关联着笨拙、丑陋、迟暮、臃肿、虚浮……把中国电影文化由“夺标”情结带来的舆论喧哗喻为“脂肪”,真是妙不可言。想想也是,电影界明星的造势作秀、导演们把获奖当做参展和交流的唯一、误以为“载誉而归”就能证明中国电影已站在世界之巅,凡此种种都不是影响中国电影发展的“赘肉”吗?

有一个学生还对这一妙喻作了自己的解读:一、脂肪多了,肌肉就会萎缩,中国电影缺少的正是强健的肌肉——好的作品太少了;二、脂肪多了,就会显得衰老,中国电影现在已显得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三、脂肪多了,会引起身体各项指标的超常,使身体失衡,现在的中国电影让人们看到的只有导演意念下堆砌的技巧和道具式的人物。

好的比喻,只是通过想象把独特透辟的思想与一个形象巧妙相连而已,但喻体作为形象,它似乎又包含着抽象的概念和命题并不具备的许多东西,也许这就是妙喻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胶卷彩虹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两家欧洲公司复产黑白胶卷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比喻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