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重点问题与对策

2011-12-30汤军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6期
关键词:调车行车车站

汤军红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河北 沧州 062350)

1 前言

铁路运输以将旅客、货物及时、安全送抵目的地为根本任务,因此,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保障安全生产。近些年,铁路安全管理方法和行车技术有了稳步提高,然而,车站作为办理行车作业的主要场所,还属于行车安全的高发区域,不但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影响了铁路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

2 车站行车安全问题及隐患

2.1 习惯性违章现象突出,行车安全风险较大

习惯性违章是一类即为常见的、影响行车安全的危险行为,常见的有:(1)调车人员不在规定的位置进行调车作业,致使安全隐患无法及时被发现,安全防范措施无法及时做出。(2)不按规范填写调车通知单,平面示意图上显示的停车位置与客观实际不一致,有关线路占用等重要信息漏填、误填的现象比较普遍。(3)不遵守《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规定,班中离岗,不及时准备接发列车。

2.2 落后设备比例大,不满足安全行车要求

质量保证、运行良好的设备作为铁路运输行业的物质基础,不但影响着日常生产效率,而且直接关系着列车行车安全。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全国支线铁路以及大量的中间站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设备问题:(1)设备比较落后,很多还处于老式的半自动闭塞、电气集中连锁设备,无法满足当前铁路运输的要求。(2)设备建设不规范。如安全线没有和相邻线路保持适当间距,如果一旦发生脱线情形,车辆容易侵入邻线,给安全行车带来隐患;信号表示器、信号标识没有按规定安装,车站线路有效长度不足等等。

2.3 调车作业冲突频发

调车作业是影响行车安全的薄弱环节,很多车站没有配置合理的调车设备,没有专用的调车牵出线,当需要调车作业时,不得不穿越到发线、正线,甚至需要出站调车。一些中间站常常利用本务机车进行调车作业,但由于运转车长、机车乘务员对站场情况不熟悉,作业人员难以主动配合,极易引发调车作业冲突。

2.4 接发车作业问题严峻

很多值班员不遵守技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不及时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不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接发车作业,常常出现隔线发车,隔车接车的情况;不认真执行“一指、二看、三呼、四按程序”,接发列车作业的工作程序和环节被随意简化。不按照规定执行车机联控,不及时开放进出站信号机,在遇到非正常的情形,不主动呼叫司机。

3 车站行车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职工素质不高,培训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时代的到来,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很多行车作业人员还存在理论知识缺乏、专业技术不高的问题,对一些现代化的行车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与此相对,当前铁路行业的职工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铁路职工素质教育的要求:(1)行车安全教育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对理论和实际结合也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培训教育基地没有配备相关的模拟演练设备,职工培训只能留在理论层次。(2)培训内容上,岗位针对性不足,而且培训多注重知识教育,轻视技能培训,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重视不足。(3)师资队伍上,缺乏既有雄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培训教师,培训效果不佳。

3.2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铁路行车作业中,很多车站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多车站对安全生产抓的不够,安全生产规范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工作侧重事后处理而非日常防范,从而使安全管理显现出静态、片面的等特点。职工也并没有树立尊重生命、保障旅客安全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也知道违章操作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但以“事故不一定会发生”、“不会真的那么巧”等思想安慰自己,常常怀着侥幸心理进行违规操作,最终导致恶果的产生。

3.3 中间站员工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

作为铁路全线车站的绝大部分,中间站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其作业量大,风险性高。然而,很多中间站远离城市,地势偏远,职工文化生活单一,工作环境差,生活配套设施不健全,职工工资奖金常常跟工作量不成比例,容易给职工工作情绪带来不利影响,不但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还常常因工作麻痹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 车站行车安全措施和建议

4.1 加强培训工作,提升人才队伍建设

人是各项生产操作的主体,是设备的控制者,因此,必须重视车站职工队伍建设。(1)立足高素质、年轻化,有针对性的进行车站行车作业人员的培养建设工作;(2)完善职工培训教育。除了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职工理论素养,使职工掌握有关行车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外,还要重视专业技术培训,使职工的专项素质能够与技术发展同步,能够适应新设备的操作需要;此外,还要重视实际演练,不断提高职工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掌握各种行车意外的处理方法。另外,还要重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升职工安全责任意识,使他们真正的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形成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势。

4.2 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良好行车环境

各主管部门、各车站要高度重视行车设备建设和维护工作,针对本车站的基本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行车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对欠缺的行车设备及时添置。车站内各职能机构分工合作,重视各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严格依照技术规定,解决好部件裂纹、弓网故障等问题,积极处理路基下沉、边坡坍塌、轨枕失效等危险状况,加大对信号电缆、轨道电路等的整治力度,使行车设备保持较好的性能和运行状态。

4.3 抓好调车工作,防范吊车冲突

在设有调车组的车站中,必须在调车长将作业计划连同作业注意事项向相关作业人员传达,并且被作业人员了解、掌握后,方可实施调车作业,作业过程中,只能由调车长单一指挥。在没有设立调车组的中间站,可以根据情况由车站值班员、运转车长承担指挥工作,若变更计划进行本务机车调车作业,必须重新编制计划。在调车组人员或机车乘务员人数不足时,禁止作业;调车作业必须采取推送调车法,不得溜放作业。

4.4 规范列车接发作业,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日常接发列车工作中,除了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接发列车作业外,还必须重视停电、施工等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措施。对此,车站需要安装无连锁接发列车进路监控系统、助理值班员接车记录仪等装置,从而在无连锁条件下实现对接发列车情况的监督和控制,增加作业人员之间的联防互控,此外,还需要建立行车岗位双岗制度、接发列车干部写实制度等,以真正保障行车安全。

4.5 改善行车作业人员福利,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特别在面对中间站工作艰苦、行车作业人员福利待遇偏低的情况下,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善中间站人员流动大的问题,就需要完善行车作业人员的分配体系,使工资奖金向一线作业人员倾斜,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大奖励考核力度,通过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增加行车作业岗位的吸引力,提升职工工作热情。

[1]杨志刚.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0(2):244-245.

[2]孟建光,樊小峰.铁路安全文化浅议[J].甘肃科技.2010,16(8):126-127.

[3]杨学东.加强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的思考[J].郑铁科技通讯.2006(4):7-8.

[4]张孟彬.铁路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建设探讨[J].铁路工程.2007,4(4):12-14.

猜你喜欢

调车行车车站
CTC与STP结合的调车作业控制方案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增设调车信号机 防止调车越出站界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夜间行车技巧
一种调车防护应答器的设计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
从技术上如何保障隧道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