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分析

2011-12-30王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1期
关键词:股票偏差投资者

王伶

(中信建投证券北京安立路证券营业部,北京 100101)

在证券市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投资者,投资市场对于资源进行配置的效率的高低直接受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产生的时间比较落后,还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机性以及换手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这种情况的影响,股票的供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影响,有的时候,心理因素能够对投资者的行为起到支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十分有必要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这样行为金融就应运而生了,在金融的领域范围之内引入行为经济学,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分析

传统金融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心理方面是理性人,而行为金融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投资者在投资市场是非理性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心理和情绪的干扰,从而无法理性的进行投资活动。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将为造成资产的价值与其当前的价格的严重背离。行为金融理论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1.1 过度自信

相关的研究认为,个人对于其自身的能力过高的进行估计,对于其它的一些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比如,机会对于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失败,人们往往认为是由于外部的一些原因导致的,而不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并进行及时的改正。这种对于自己能力的盲目的自信,极大的增加了交易了的风险。

1.2 过度反应

股票的价格由于人们的盲目乐观而极大的高于其应有的价值。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那就是投资者过度悲观的预期,造成股价的大幅下跌。当投资者对股价进行合理的估计的时候,股价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依据行为金融的相关的理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投资者的认知的准确性受到了各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对现状判断的失误,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

1.3 羊群行为

这在实质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行为。投资者依据别人投资的方向进行跟风的投资,这样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进行重复的投资,极大的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1.4 动量效应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某些股票保持了较好的涨幅,那么在将来的很长时间内这些股票很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涨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对于政策过分的依赖或者是一夜暴富的心理等。

1.5 处置效应

作为投资者大多对盈利持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然而一旦出现损失,那么就会产生十分厌恶的心理,这中心理在投资者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当股票上涨的时候,投资者为了防止突然下跌带来的损失而将手头的股票卖出,这样可以保持现有的收益。当股票下跌,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投资者为了能够获得收益而继续保有股票,而不愿意出售。简单的说就是股票上涨的时候,投资者急于卖出,而下跌的时候则继续持有。

1.6 启发式偏差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是其进行当前思考的主要的思维范式。但是遇到一些非常规的问题或者超越了其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的时候就会采取启发法进行决策,这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会造成认知错误,进而引起错误的决策,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启发式偏差。

2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2.1 反向投资策略

为了有效修正股市的过度反应,行为金融通常采用反向的投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将上涨的股票出售而买进下跌的股票。这是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往往存在着盲目的自信,这就很可能导致获得收益的投资者往往高估了股价,而受到亏损的投资者则往往对股价进行低估。依据行为金融的相关的理论,投资者对于冷门股票的前景不够乐观,那么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投资者对于股票的国度反应来进行套利。对着些股票的投资一定要及时果断,要先于多数的投资者,在多数投资者反应过并对这些股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立即将手头的股票出售。

2.2 动量交易策略

这种策略是首先设置一定的标准,当股票达到这些标准的时候就进行买进或者卖出。根绝行为金融的相关的力量,如果某只股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好的表现,那么一般情况下,其在以后一段时间之内的表现也会比价不错,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股票收益的惯性来买入或者卖出股票,从而获得收益。

2.3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

投资者在对股票进行投资的时候,特别是投资金额比较大的时候,为了对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散,往往分次对价格不同的股票进行投资,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某只股票进行一次性投资所带来的巨大的风险。对不同价格的股票分期进行投资,这些投资的成本平均之后要比股票的平均价格低很多。这是因为在投资者进行分期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选择某只股票下跌的时候买入,对于上涨的股票就很少购买,所以在买入的总股数中自然低价股的数量大于高价股的数量,这样在所有的股票中平均的成本要远远的地于股票的价格。因此,一定时期后每股的平均成本就自然会低于股票平均市场价格。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即时间会分散股票的风险,也就是说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有关,因此,投资者在运用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投资时,需要注意切忌过于频繁的交易。

2.4 基于启发性偏差的投资策略

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启发式心理偏差的分析,优秀的投资者不仅应当了解市场中的投资者和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且能够避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重大的失误,以及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寻找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偏离理论价格。通过发现这些偏差,买入低估的股票,卖出高估的股票,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投资者发现这些偏差的最好方法是长期坚持特殊的投资策略。

3 总结

基于金融市场异象和投资人认知与行为偏差的众多投资策略,诸如反向策略、动量策略、小盘股策略、平均化策略、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略,如果应用得当,可帮助投资者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学习和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应将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实践相结合。

[1]曹宇锐.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06,(02).

[2]徐健.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3]魏法明.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7).

猜你喜欢

股票偏差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关于均数与偏差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