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2011-12-30杜俊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1期
关键词:水利部门水利设施

杜俊强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222)

1.引言

水利工程是公共设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抗旱、排涝等综合效益。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我国具有特别的意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组织群众,兴修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保证了我国每年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今年,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的决定》,将水利工作提到了战略高度,这必将在十二五期间促进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作为一个水利工作者,在机遇到来之际,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存在的问题,理顺关系,提出解决之道,也能为我国未来水利建设的发展出一份力。本文就这此问题进行探讨。

2.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出现真空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修筑水利工程,在上世纪五十--七十年代,更是兴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各地建设的小水库、小水坝达到上万座的数字水平。这水库和水坝的建设,都是当地群众义务修筑的,并没有现在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当然为群众服务时也只好义务进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当年建设的水利工程不同程度地出现病、险现象,但水利工程的维修资金却成了问题,有些水利工程也就是为一村或几个才服务,政府也不愿出资维护,形成了水利工程的管理真空,导致水库垮坝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水利工程的运行问题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上表现尤其突出。

2.2 水利工程的经营与管理混淆

一般来说,有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经过开发后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论在航运还是在各种养殖及饮用水源地的提供等方面,都会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但水利工程又是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在前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在工程完工后,才能开始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水利工程主要为防洪抗旱水运作服务的,其它的一些经济活动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而进行,这样必然要损害一些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地方,水利工程的经营和管理并没有分开,水利局既管政策、又管执行、还管水利工程的经营,这导致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也滋生了腐败。

2.3 水利工程的产权概念不明

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无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兴建的水利设施,大都依靠农民义务出工来兴建。除了一些大型的水利设施政府出钱出人管理外,很多中小型的水利设施由当地水利部门作行政上的管理,至于它的产权如何定位,无法说明白。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政府鼓励个人集体出资兴修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在产权上有了稍微明晰的概念。但水利工程占据着当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些资源也属于当地的群众,如何对这些新建水利工程产权进行一个比较好处理,至今也没有像样的案例出现。虽然在水利方面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各方的经济利益如何规定,却很难找到相应的说法。这也导致一些水利工程的经营承包人经常血本无归。

2.4 水利工程的维护费用偏紧

从本质上讲,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它的维修管理也属于政府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维护,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我国的水利设施众多,江河无数,政府的拨款只能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突击式的解决,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另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也有一部分来自水商品。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是天上掉下来的",无偿用水的观念延续了几千年,这个时候对用水收费,只会激起更多的矛盾。同时水商品价格低下,也对维护经费的筹措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解决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建议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体制,现在谈水利工程的管理,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否则,设计出来的管理方法只能是驴头不对马嘴。在考察一系列水利工程后,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水利工程的管理问题。

3.1 明晰水利工程的产权

上面我们说过,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前三十年,大多是当地政府组织群从自发修建的,在以后鼓励私人投资修建水利设施后,水利设施占用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方面,但有关法规对水利设施对当地人的补偿问题却涉及的不多。制度设计的欠缺对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起了相当大的抑制作用。

各地方政府应尝试性地出台一些有关水利工程的法规,从明晰水利工程的产权入手,建立起一整套管理水利工程的规章,对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经营、利益分配、补偿原则等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必须顾及到所有与水利工程有关的人的利益,并在规章制度中有所反应,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的使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保证水利工程发挥高效益的前提。

3.2 将水利工程当作产业来经营

我国的河湖港汊众多,水库水坝随处可见,这些水利工程占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如果经营的好,将会成为一个大产业。

首先,要理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行政部门,只能对水利工程进行行政上的管理,行政部门执行上级命令,对水利工程啥时蓄洪、啥时抗旱进行督促,对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考察,提出维护的措施。积极执行国家的水政策,搞好水的行政执法工作。

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水利设施的经营权进行招标,严禁水管部门从事经营。水利工程是公共设施,不是水利部门的私产,在对水利设施经营权进行招标时,可以考虑水利行政部门的建议,在不违反水利政策的前提下,将水利工程经营向大产业方向发展,所得收入应上缴地方财政,然后返还一部分给水利部门,以利于水利设施的维护。

其三,对水利设施的维护也要招标。水利设施是公共设施,维护费用巨大,相当一部分维护经费都需要财政承担,在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时,政府部门应公开招标,选取最有能力的公司来维护水利设施,并对维护过程进行监理,保证设施维护的质量。

3.3 完善水利产业的收费体系

我国是个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水资源在保证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不少的挑战,节约用水成为了一项基本的国策。

要节约用水,必须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水利工程的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分担的原则来制定水价。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分类定价,区别对待。水价也要根据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

同时,政府应该完善各类水利产品的收费体系,按照水利产业政策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行政收费标准。

另外,水利部门应积极拓展水资源,利用好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涵养好水源。水利部门不仅要对本区域的江河湖泊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水资源成为稀缺产品的今天,还要偿试开拓好水资源。水资源的涵养需要有树林。现在我国已开始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经常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需要购买森林企业购买碳吸收指标。我国的荒山众多,这些地方也是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水利部门可以联合林业部门,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将碳吸收的指标卖给碳排放企业。

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却不能拖和等,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按照水利工程大产业的思路,对现有和未来的水利工程进行经营,那样,水利工程的管护不仅不会天天喊经费少,而且会为当地的经济增长作出巨大的贡献。

[1]任丰璋.向管理要效益--盐城水利工程管理思考[J].北京:中国水利.1995(10).

[2]王奕健.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与策略[J].北京:中国水运.2007(10).

[3]冉维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与建设管理单位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水利部门水利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水利部门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正确对待水利部门投资城市供水事业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水利部门档案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