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林火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2011-12-25贺敬张庚辉王国军

黑龙江气象 2011年2期
关键词:伊春火险林火

贺敬,张庚辉,王国军

(1.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 153000;2.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林火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贺敬1,张庚辉2,王国军1

(1.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 153000;2.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使用实际资料分析了1960~2009年伊春林火发生年代际变化特征,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火灾次数频发,进入21世纪后,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增多。考虑到气温、降水、湿度和风的变化特征,构建了伊春林火天气等级模型,并进行了25 a的林火天气等级计算及分析。

森林火灾;规律;林火天气等级模型

1 引言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黑龙江省一直维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频发,高火险天气等级出现的日数大大增加的特点,为林火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大、小兴安岭、黑河森林特大火灾不断,防火形势不容乐观。为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工作,首先做好科学的划分火险天气等级指数;这方面的工作已有的单位和林火、气象专家研究过[1-4]。但他们大多考虑影响林火发生的因子太多或太少;因子太多,操作起来麻烦,因子太少又不能更好全面反映林火发生的外部环境条件。本文用小兴安岭林火天气等级模型进行了实际防火期的计算,效果很好。另外,本文还进行了森林火灾形势与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分析。所使用资料,来自黑龙江省防火办和黑龙江省气象台。

2 森林火灾形势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43万次,占世界火灾次数的14%;其中大、小兴安岭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30次,为我国森林火灾高发区之一。1980~2006年黑龙江省林区共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7次(按过火林地面积>3 4000km2),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增多,黑龙江连续干旱,大、小兴安岭、黑河则森林大火不断。2003年春季黑龙江省北部林区从3~6月林火不断,共发生了232起,过火面积近80万hm2。2005年秋季北部林区发生了42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3万余hm2,主要发生在9月27日~10月10日、10月23日~11月1日2个时段,这2个时段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占总的86%,占总过火面积的99%。2006年5月下旬大兴安岭、黑河森林大火;特别是2007年全省春夏连旱,造成森林大火多发,如5月上旬大兴安岭森林大火;5月下旬大兴安岭、黑河大火;实属罕见的盛夏8月(15~20日)黑河卧都河因干雷暴引起的森林大火;少见的秋季10月上旬伊春乌伊岭大火。2009年春季严重干旱,4月27日至5月7日黑河,伊春发生森林大火;2010年大兴安岭,6月高温少雨特别是进入下旬35℃高温无雨持续多日,于28日由于雷击造成呼中森林大火(6月28~7月2日)。

3 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森林火灾的发生不外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造成,机车喷火,随地扔烟头,烧荒;另一种是自然现象,雷击火造成。以小兴安岭伊春为代表的春季林火次数的变化见图1表1。

图1 伊春市春季逐年森林火灾次数

表1 伊春市年代际森林火灾次数

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火灾次数频发,占50 a发生总次数的58%,尤其70年代火灾次数达488次,远高于多年平均(300次/10 a)188次。90年代发生次数最少,仅有93次,占50年发生总次数的6%;本世纪的10 a中森林火灾大有上升趋势,达225次,占50 a发生总次数的15%;,而且火灾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损失之惨重都是空前的,前面已说不在赘述。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森林火灾仍然是多发趋势,防火形势将更加严峻。

4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4.1 模型建立的原理

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大气中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云量及日照时数,因为上述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森林内的枯枝、落叶、枯立木、采伐残物及林缘杂草等的干旱程度。它们的干旱程度直接影响着火速度和蔓延。其中气温因子,温度直接影响燃料的着火性,燃料达到发火点所需要的热量,依赖于燃料及周围空气的初始温度。另外温度越高,辐射热和热传导越强,蔓延越快。空气湿度,是林火发生的制约因子。空气湿度越大可燃物越不易燃烧,湿度越小可燃物着火越易燃烧,速度也快,林火发生次数与湿度变化遵从负指数增长。风速对火灾的影响,近地面的风受到起伏地形和局地增热冷却的影响。风对火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加速树木燃烧的干化,为燃着的木头助燃。把热量和余烬带到新的燃料上,使火灾扩散。风速越大,火灾扩散的面积就越大。因此考虑上述气象因子,制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指数。

4.2 模型的建立

(1)计算各项指数

模型考虑的各项因子为当天14:00气温T14、相对湿度H14、风速F14及当天降水量R,先对4个因子单独计算火险指数如下表2。

表2 火险级别及指数

计算方法为:把各因子边界值代入f(x)=(1+aebx)-1,确定a、b值,根据当日T14、H14、F14、R取值范围代入对应的f(x)=(1+ aebx)-1中确定指数值。然后计算林火综合指数即为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模型:

对于因子值不属于上表范围内的,规定如下:

如果T14<2,则f(T14)=0;如果T14>30,则f(T14)=100。

如果H14>90,则f(H14)=0;如果H14<2,则f(H14)=100。

如果f14<0.4,则f(F14)=0;如果F14>17.2,则f(F14)=100。

如果R<0.3,则f(R)=60、如果R>10,则f(R)=0。

(2)修正

①降水订正:考虑前3 d降水,当日降水计算式为R=R0+R-1/e+R-2/e2+R-3/(1.5×e3)

R0为当日降水,R-1为前1 d降水,R-2为前第2 d降水,R-3为前第3 d降水。

当前3 d每天降水均少于0.3 mm时,f(R)值加30;当前2 d每天降水均少于0.3 mm,前第3 d降水均多于0.3 mm时,f(R)值加20;当前1 d降水少于0.3 mm,前第2 d降水多于0.3 mm时,f(R)值加10。

②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牡丹江地区,5月如果WI范围属于3、4级,则WI值减5,WI属于5级则减10;6月如果WI值范围大于等于3级,则减10。其它地区,6月如果WI值属于3、4级,则减5;WI值属于5级,则减10。

③如果T14<-5.0℃,火险等级降两级;-5.0℃≤T14≤5.0℃,火险等级降一级,直至火险等级为1级。

根据上面林火指数模型,我们算出伊春1981~2005年共25 a春防期(3月1日至6月30日)火险指数。将各月逐日计算的火险指数转成火险等级,并计算逐月≥4级火险次数,最后统计25 a中逐年春防期≥4级火险次数,结果见图2。1987年至1993年春防期高火险次数较历年偏多(历年值32次),而后1994年至2000年高火险次数处在较少期,2001年至2005年处在高火险次数,多、少波动期。这与图1中1981~2005年林火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防期≥4级火险天气次数与林火发生次数之间相关系数达0.50,通过0.01信度检验。因此在春防期一旦出现高火险天气,就有很大可能发生森林火灾。

图2 1981~2005 a逐年春防期≥4级火险天气次数

5 小结

通过1960~2009年实际林火监测资料与1981~2005年≥4级逐年火险天气次数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环境背景下,高火险天气形势和森林火灾仍然是多发趋势,防火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高度注意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还结合了林火发生的外部环境因子,研制了林火天气等级模型,对于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的预报有很大意义。

[1]傅泽强,陈动,王玉彬.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1):12~15.

[2]傅泽强,戴尔阜.大兴安岭森林火险季节动态特征及其气候条件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13~1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172-95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S].1995.

[4]张尚印,祝昌汉,高歌,等.森林火灾天气等级确定及监测预报方法[J].气象科技,2001,(2):45~48.

S762

B

1002-252X(2011)02-0021-02

2011-3-6

贺敬(1973-),女,黑龙江省五常市人,齐齐哈尔大学,本科生,工程师.

猜你喜欢

伊春火险林火
无锡惠山区坚持“六抓六强” 构建林火防治铜墙铁壁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林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发展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半边天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防火迟到
京津冀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及火险预报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