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华清:传奇上将的一生

2011-12-25陈晓

民生周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军委上将政委

刘华清:传奇上将的一生

刘华清上将,被称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航母之父”。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要建航空母舰了!”话语铿锵犹在,可是,那个最先提出中国要建航母的人却走了,在多年的航母梦将圆前夕,在中国航母下水前夕,令人扼腕长叹!

炮火中走出的高级将领

刘华清常常被人叫做“布衣将军”。他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19岁入党,经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戎马生涯70年,最后成为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奇迹。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华清历任中队长、指导员、科长、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八路军129师秘书主任,冀南军区组织部部长、军分区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刘华清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故事。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刘华清的人生华彩乐章是在晚年才真正展开的。刘华清以62岁的花甲之年被委以重任,当上海军司令员。71岁,他做好了退休的准备,却被委任军委副秘书长。小平同志嘱咐他,他的任务“就是抓现代化,抓装备。”

与邓小平的革命情谊

在回忆录中,刘华清用几句话,概括了自己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

刘华清的人生中,与小平同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情谊是值得用浓墨重彩书写的篇章。刘华清的回忆录里曾记述,自22岁那年起,他和邓小平就有了“一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而且是“小平同志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

他们在1938年初的第一次见面,是由刘华清带路,护送新上任的邓小平政委去八路军第129师报到。此后数十年间,他和小平同志再无任何特殊交往。但是,他却由此进入了小平同志的视线。1989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小平同志在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同时,提名刘华清为军委副主席。“本以为此生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却出乎意料走进了军委机关”,刘华清的晚年也因此而更加出彩。此后,刘华清又“继续被委以更多重任”。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军队高级将领,刘华清说:“这是党的培养,也离不开小平同志对我的教诲和信任。”

与航母的不解之情

刘华清上将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曾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对海军的建设鞠躬尽瘁。

那年,刘上将与既是忘年交又是同乡的张友高见面,谈话三句不离谈航母,他用家乡话说,“我国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东隔黄海与韩国、隔东海与日本、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新加坡相望,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守住国家领土,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人民海军要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搞航母,不能等,财力不够也要早论证,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

为解决“望洋兴叹”难题,刘华清力主造航母,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早在1970年,我就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回忆录里,可以看到刘华清对航母建设的向往,对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呕心沥血。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终其一生,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作下了完美的注解。

(本刊记者陈晓综合整理)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军委上将政委
Lower bound on the spread of valley splitting in Si/SiGe quantum wells induced by atomic rearrangement at the interface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重庆谈判期间的军委通讯工作
出入在糖果店里的政委解风
政委何方礼的三种身份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
萧克上将与共和国元帅
越南战争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
才子上将 统战楷模——萧华统战工作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