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无农民”是一种权力幻觉

2011-12-24苗蛮子

检察风云 2011年22期
关键词:渔业局外来工农林

文/苗蛮子

“深圳无农民”是一种权力幻觉

文/苗蛮子

近日,广东省第二届农运会于江门举行。深圳决定弃权,深圳农林渔业局解释称,自2004年“村改居”完成后,深圳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农民。“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所以不参加。”后经广东省农业厅多次协调,最终深圳派出代表以观摩者身份出席,但不参加比赛。(《南方都市报》)

深圳婉拒形式主义的农运会,这个理由大致说得过去。可以说,很多所谓的大型运动会,的确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运动。电视一播,报道一登,纳税人的钱就哗啦啦地流走了。但是,深圳婉拒农运会不能拿农民说事。所谓“深圳没有农民”之说,显然是一件“皇帝新装”,它再次暴露出深圳这座城市对农民或农民工群体的偏见与傲慢。这种偏见的背后,是好大喜功、追求虚荣的权力幻象。

深圳2004年“村改居”完成后,实现土地国有,村委会改名为街道办,村民转成了城市居民,深圳似乎没有了农民。但显然,“村改居”只是身份的转换,而并不意味着深圳所有的户籍村民都洗脚上岸,完成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不再与农业沾边了。官方以身份关系否定职业关系,显然是对事实的遮蔽。我很怀疑,深圳农林渔业局的某些官员从来没下过基层,以致“躲进衙门成一统,不知治下有农民”。

别说深圳取消村镇不过几年时间,就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一部分转了身份的人,不会脱离土地。何况,占深圳人口大多数的外来工,很多都是农村户籍,都是农民。外来工群体也是一座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管理者显然不能漠视这一群体的存在。可见,只要是深圳地面上还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存在,就不能说这里没有农民。

说到底,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不低贱;而且事实上,深圳再怎么发达,也离不开农民和农民工。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官员否认有农民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而这个说法,竟来自农业主管部门的农林渔业局,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编辑:董晓菊 dxj502@163.com

猜你喜欢

渔业局外来工农林
外来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从流动到留下 广州外来工融合行动进行时
深圳农林渔业局原局长被开除党籍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成员名单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心系外来工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