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青城子铅锌矿田成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2011-12-15沙德喜刘洪津李国树

地质与资源 2011年4期
关键词:青城岩组白云石

沙德喜,刘洪津,李国树

(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241大队,辽宁凤城118100)

辽宁省青城子铅锌矿田成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沙德喜,刘洪津,李国树

(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241大队,辽宁凤城118100)

青城子铅锌矿成矿受层位、岩性控制.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侵位而引起的穹隆构造及其上覆的层状岩系中的滑脱型韧性剪切带、层间断裂带及中生代岩浆作用、断裂构造对成矿起重要作用.矿床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特点,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即古元古代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再就位”成矿期.矿床成因属以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为基础,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的广义层控性矿床,即属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成矿特征;矿床成因;青城子铅锌矿田;辽宁省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青城子铅锌矿位于辽东古元古代裂谷带内,该裂谷带向东延入吉林南部和朝鲜北部,惯称辽(东)老(岭)摩(天岭)裂谷带[1].裂谷带介于南部狼林地块和北部龙岗地块之间,是在太古宙结晶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古元古代构造单元[1].裂谷呈近东西向线性展布,在辽东地区延伸长近250km,南北宽50~100km[2].该裂谷带由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组成,即南带和北带,其中南带是著名的铅锌成矿带.在朝鲜境内产有世界闻名的检德等特大型铅锌矿,我国境内也发现众多的铅锌矿床、矿点,以青城子矿集区最为重要.

辽东裂谷带的主体组成为古元古界辽河群,为一套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下部浪子山岩组、里尔峪岩组主要为一套变质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中部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为一套变质(火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上部盖县岩组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夹火山岩组合(表1).辽河群内赋存有铁、铀、铅锌、含铜钴硫铁、金、银、硼、菱镁-滑石、磷和石墨等矿产.其中硼、菱镁、滑石、金、铅锌等矿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表1 辽东古元古界辽河群地层主要岩性及矿化特征表Table 1 Lithology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Liaohe group in Eastern Liaoning

辽河群按沉积旋回、建造特点和含矿性特征可以划分为3个含矿建造:含硼磷铁(铜钴)碎屑岩建造、含铅锌金银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和含金(多金属)碎屑岩建造(表1).以青城子铅锌矿为代表的铅锌矿,集中分布于含铅锌金银(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内,层控性特征明显.

辽东裂谷区岩浆活动比较强烈,且集中于两个时期:古元古代和中生代.古元古代花岗岩又分为前造山期、造山期和后造山期[4].其中造山期花岗岩(又称辽吉花岗岩)分布最多、最广,其核心的岩浆核杂岩(又称辽吉岩套)与本区铅锌矿等金属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是本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产物.印支期的花岗岩基大面积分布.燕山期规模小,以分布广泛的小岩株、岩脉为特征.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与热液(叠加、改造)型金银、铅锌等矿床的形成有密切成因联系.

辽东裂谷经历了古元古代沉积变质-造山作用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两个主要过程的改造,构造表现形式多样,组合特征复杂.伴随古元古代造山作用发生的韧性变形作用,形成规模较大的紧闭(复式)褶皱(如虎皮峪背斜、恒山里背斜、青城子背斜),控制了沉积变质型铅锌矿的产出;在古元古代岩浆核杂岩(辽吉岩套)隆升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辽河群层间、层内广泛分布的滑脱(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构造(带),为变质热液乃至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相关金银、铅锌的热液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沉淀空间;中生代韧性-脆性断裂系统,表现形式复杂,规模、方向各异,虽规模不及前者,但也是该区铅锌矿床的重要控矿构造.

2 矿田地质构造特征

青城子铅锌矿成矿严格受层位及建造(包括岩性、岩石组合)、岩浆及构造(褶皱、断裂)作用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层(岩)控性、构造控矿和岩浆控矿的“三位一体”成矿属性,矿化形式为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矿化空间分布上具有“上脉下层”特点.

青城子矿区以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为基底,主要出露辽河群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和盖县岩组(表1).其中高家峪岩组和大石桥岩组共同构成下部和上部含铅锌矿层位.这些含矿层位岩石组合是白云石大理岩和角闪片岩、变粒岩、片岩互层带,或者钙镁质硅酸盐岩(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和石英、云母等组合)或由其组成的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云母条带白云石大理岩、硅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等,具有海底热水沉积性质特征.

含矿岩石下部含矿层由高家峪岩组(Pt1g)和大石桥岩组第一岩段和第二岩段(Pt1d1、Pt1d2)组成,主要岩性为角闪片岩、以浅粒岩为条带的含石墨白云石大理岩、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含石墨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和石榴夕线云母片岩等,是东区似层状铅锌矿体(如榛子沟2号、289号等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上部含矿层主要由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性段(Pt1d3)构成,主要岩性为含透闪白云石大理岩、以变粒岩为条带的白云石大理岩、云母条带白云石大理岩夹黑云二长变粒岩、浅粒岩、透闪透辉岩、黑云片岩等,是西区似层状(如喜鹊沟426、6404矿体)和脉羽状(如南山)铅锌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

青城子矿田褶皱构造在宏观上以青城子背斜构造为代表,控制了青城子矿区的构造格局(图1).青城子背斜以辽吉花岗岩为核部,辽河群岩系环绕分布,呈北东—北西向弧形分布,向北东方向倒转,北西方向倾没,控制了含矿岩系的空间分布[5].青城子矿区铅锌矿相对集中分布在褶皱构造靠近转折端的正常翼和倒转翼.褶皱东翼(正常翼)地层平缓,倾角小于40°,近东西向叠加形成正常的次级褶皱构造,褶皱轴呈东西向,由北向南有东西向的新岭背斜、四棵杨树向斜、榛子沟背斜、青城岭向斜等[6],在含矿层以及层间、层内韧性剪切带内,赋存有层状、似层状矿体,如榛子沟、甸南铅锌矿;褶皱西翼(倒转翼)含矿岩系褶皱构造复杂,多期褶皱叠加,形成紧闭式(倒转)等多种形式褶皱,在含矿层以及层间构造中,赋存有似层状、脉羽状、脉状等矿体,如大东矿段等.

图1 青城子铅锌矿地质构造简图(据王有爵,1993,修改)Fig.1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sketch map of Qingchengzi lead-zinc orefield(modified fromWANGYou-jue,1993)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构成复杂,规模、性质各异,以北西向、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断裂以本山-于家上沟断裂(或称青城子断裂)为代表,横贯矿区,对区内铅锌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北东向断裂以F101断裂、喜鹊沟F1、F122 断裂为代表,断裂走向 30~50°,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其中喜鹊沟F1、F122断裂是西区重要的控矿断裂构造,如本山、麻泡、喜鹊沟和北砬子铅锌矿就产在此北东向断裂带内.北西向断裂以榛子沟289、2、321、320断裂为代表,该类断裂实际上为层间(或层内)韧脆性破碎带,是东区重要含矿断裂.因此,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在青城子矿区是突出的.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类出露面积占矿区的1/5,主要为古元古代和中生代两期.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即辽吉花岗岩)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其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100 Ma[4],构成青城子背斜构造的核部,向东延至罗圈背、四门子地区.辽吉花岗岩隆升并卷入辽河群同步褶皱,造成辽河群层状岩系内部广泛的层内、层间滑动构造,往往成为含矿矿液就位成矿的有利部位.而且这种“顺层”构造在靠近岩体的高家峪岩组和大石桥岩组下部层位最发育,是其“层状”矿化成矿特点的主要制约因素.印支期双顶沟和新岭岩体分别分布于矿区南部和北部,岩性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据航磁资料解译推断,二者深部相连,可能为一个岩体[2].同时,本区广泛分布着方向、规模各异,成分复杂的岩浆岩脉,不完全统计达到2000余条.某些类型岩脉(如煌斑岩脉)与脉状铅锌矿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有时可以作为找矿的指向标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为区域成矿作用提供了热量和动力,其晚期热液也参与成矿作用.中生代是本区重要的成矿热液活动时期,也是区内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乃至成矿的重要阶段,造就了青城子矿区以充填为主的热液型矿化的基本成矿特征.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铅锌矿化类型

青城子矿田由15个铅锌矿段、200多个铅锌矿体组成,各矿段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方向性、分带性特点.矿区西部沿北东到北东东向断裂依次出现北砬子、喜鹊沟、麻泡、本山、南山等铅锌矿床;矿区东部沿榛子沟倾伏褶皱分布有榛子沟289、2、320、321及甸南1~4号矿体.这些矿体按形态、产状可分3类(图2).

(1)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该类型铅锌矿体规模大,为目前开采的主要对象.东区以榛子沟289、2、320、321矿体为代表,故称榛子沟式矿体(图2a).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部含矿层高家峪岩组和大石桥岩组第一岩段层间韧脆性破碎带中.矿带断续延长 800~2500m,延深 30~90m,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这类矿体规模大,单个矿体延长50~200m,厚度0.5~15m,延伸稳定.西区以喜鹊沟426、6404矿体为代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上部含矿层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性段层间(或层内)韧脆性破碎带中.该类型铅锌矿规模较大,矿化带走向延长为1000m,最大延深为240~400m,矿体厚度为0.24~1.58m.

图2 青城子矿床主要矿体形态特征(据刘俊来改编)Fig.2 The forms of orebodies in Qingchengzi orefield(modified fromLIUJun-lai)

(2)脉状矿体:主要分布于上部含矿层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段透闪石大理岩与上覆的云母片岩夹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带脆性断裂带内,受不同方向、规模、产状之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不规则脉状或囊状,一般延长30~400m,厚度 1~30m.矿石品位较富,平均 Pb 为4.42×10-2,Zn 为 1.01×10-2.该类型矿体相对集中在西区的本山、麻泡、喜鹊沟等矿段浅部,一般称“本山式”矿体(图 2b).

(3)羽脉状复合矿体:集中分布于上部含矿层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性段层间(或层内)韧脆性破碎带内.矿体规模大小不一,形态极不规则,矿体延长可达300m,厚15m.矿石品位较高,Pb平均品位为5.87×10-2,Zn平均品位为1.51×10-2,是西部矿区主要矿化类型之一.以南山矿床最为典型,称“南山式”矿体(图2c).

3.2 主要铅锌矿床特征

(1)榛子沟矿床

289号脉: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γ21)上盘高家峪岩组岩层中的压扭性层间破裂带内.矿化带走向 290~300°,矿化体倾向北东,倾角 35~50°.矿体呈斜列分布,单个矿体幅宽5~15m,平均8m.矿体规模较大,走向延长大于倾斜延深,矿化带东西延长2500m.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白云石化次之,以及后期石墨化.矿体形态以层状为主,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Pb品位最高达20×10-2,平均品位2.33×10-2;Zn 最高达 12.5×10-2,平均品位 2.01×10-2.矿石储量约占全坑储量总数65.5%.

2号脉: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一岩段底部.走向290~300°,倾向北东,倾角 40~70°,矿化带走向延长2100m,倾斜延深 50~210m,幅宽 0.5~8m,由 4 个矿化带组成.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脉状,局部为浸染状,与围岩界线清楚.矿物组合以黑色的铁闪锌矿为主,其次是方铅矿、黄铁矿.围岩蚀变为轻微有顺层的热液白云石化.Pb 品位最高达 40.94×10-2,平均为 6.04×10-2;Zn品位最高达 69.71×10-2,平均为 10.1×10-2.矿石储量居第二位,矿石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6.5%.

(2)喜鹊沟铅锌矿床

铅锌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段中,可分为2条矿体,即6404和426号矿体.矿体形态受层间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所控制,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个别地段与岩层呈小角度相交,总的矿体走向为50°,倾向北西.

6404号矿体:由南西向北东侧伏,倾伏角15~20°左右,埋藏深度一般距地表280m.矿体走向延长为400m,倾斜最大延深为220m,一般为50~150m.矿物共生组合在矿体的中心部位为细-中粒方铅矿,边部出现粗粒方铅矿以及黄铁矿,Pb平均品位为1.1×10-2.

426号矿体:向北东侧伏,矿体产状与6404号基本一致,矿体走向延长为300m,最大延深为150m,一般为50~100m,矿体厚度为0.24~1.58m,矿体呈似层状产出.Pb平均品位为7%,结构构造以细粒致密块状方铅矿为主,近矿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3种.

3.3 矿石矿物成分及矿石组构、围岩蚀变

矿石矿物种类较多,金属矿物以简单硫化物为主,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白铁矿、辉钼矿,次要矿物有磁铁矿、黝铜矿、黝锡矿、金银矿、辉银矿、自然银、深红银矿和微量雌黄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绿泥石等.上述矿物共生组合构成6种矿石类型:黄铁矿-方铅矿矿石、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矿石、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矿石、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毒砂-黄铁矿-方铅矿矿石和黄铁矿-辉钼矿矿石.矿石矿物组合在空间上受层位和构造控制,青城子西区以黄铁矿-方铅矿矿石为主,东区矿石中闪锌矿含量明显增多.

矿石组构复杂,既保存了残余的原始沉积成岩、成矿的特点,又有较多的后期变质和热液改造的结构构造特征.变余同生组构常保留于层状矿体中,主要有胶状结构、微莓球(草莓)状结构,韵律层理构造、层纹构造、缝合线构造及细粒均匀浸染状构造等.变质-变形改造组构主要表现为矿物在一定温压条件下的重结晶及受应力变形、碎裂的结构构造,常见有花岗变晶结构、变斑状结构、退火结构、菊花状结构及揉皱构造、布丁构造、片麻状构造等.热液叠加组构主要在脉状矿体中出现,常见的有骸晶结构、溶蚀交代结构、乳滴结构,块状、网脉状、角砾状等构造.不同的矿石组构可以在同一矿床中出现,表明经历了多期成矿和改造作用的特征.

围岩蚀变不显著,仅限于在矿体附近很小的范围内(1~3m,最大不超过10m),主要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和铁锰碳酸盐化,且蚀变矿物成分与围岩成分密切相关.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时,蚀变多为白云石化、铁锰碳酸盐化;以硅酸盐类岩石为容矿围岩时,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较常出现.

4 铅锌矿空间分布规律

在青城子矿田内铅锌矿体分布以北西向本山-于家上沟(或称青城子)断裂为界,可分东区和西区(图 1).

东区包括新岭、四棵杨树、榛子沟、大地和甸南区等地.矿体以层状、似层状为主,其规模较大,是目前开采的主要对象,如榛子沟2、289、321、320等矿体.

铅锌矿床均产出在特定的层位(辽河群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第一岩性段),特定的岩相(具热水沉积特征的以透闪透辉石岩、硅质岩、浅粒岩、变粒岩及云母质为条带的碳酸盐岩相)和特定的岩性组合(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云母片岩、变粒岩互层带)中.

矿化体的分布严格受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γ21(1))顶面产状的控制.从剖面上看,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从缓变陡处矿体膨胀,凸部矿体收缩或尖灭,在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凹部垂距160m空间范围内矿化非常发育,有工业价值的矿体达26条之多.榛子沟289号矿脉在此部位也特别膨大,厚度4~9m.在平面上,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凸出部位矿体增大,凹部矿体变小或尖灭,矿体的产状随岩体的形态而变化.

区内层状、似层状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上盘互层带内的层间破裂带中,矿体分布严格受层位、岩性和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由北西向东南侧伏,表现为雁行斜列尖灭侧现之特点(图3).

西区包括北砬子、喜鹊沟、麻泡、本山、南山区等地,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其规模较大,也是目前开采的主要对象,如喜鹊沟426、6404等矿体.

矿体赋存于大石桥组三岩段的以变粒岩为条带的白云石大理岩、云母条带白云石大理岩层中.在白云石大理岩中常见有透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组合和黑云母、长石、石英组合的变粒岩和长英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与这些岩石接触处常见有破碎带.其中产有似层状矿体,如6404及426号矿体.从含矿层位及矿化体沿走向分布来看,由南西向北东,即由北砬子经喜鹊沟、湾道沟向麻泡沟有侧伏现象,侧伏角为15~20°,其走向延长达1800m;其倾斜延深较深,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从矿化体空间分布来看,区内6404矿体主要赋存标高于0~-100m之间.426号矿体赋存标高在西南部位一般为-90~+50m,在北东部位为-100~-270m.矿体距地表埋深由西南129m变为北东600m,表明西区的主要矿体(426、6404)向北东方向延伸至麻泡矿段深部,这对该区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铅锌矿成矿作用及成因

辽东层控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特点[7-8],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即古元古代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再就位成矿期.其成矿作用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图3 青城子矿区榛子沟矿段剖面图(据青城子铅锌矿修改)Fig.3 Geologic profiles of the Zhenzigou ore section in Qingchengzi orefield(modified fromQingchengzi Lead-Zinc Mine)

(1)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矿源层的形成):古元古代早期,辽东-吉南地区在太古宙花岗-绿岩构造体制的基础上,形成了辽吉陆内裂谷带.引张作用使岩石圈减薄,诱发大量深部物质熔融并上移喷发,在裂谷盆地不同地段出现不同特征和不同性质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沉积岩组合.裂谷盆地形成早期阶段,火山作用强烈而频繁,火山喷气沉积作用将深部Cu、Co、B、P等成矿物质带进浅部或海盆中.在其后的各种地质构造作用下,将Cu、Co、B、P等成矿物质分散沉积于正常海相沉积物中,形成初始层状矿体或矿源层.研究区内产出的硼矿等矿源层形成于该阶段.裂谷盆地形成中、后期,在裂谷盆地内火山作用逐渐减弱或甚至停止,代之发育的主要是正常海相沉积物,如碎屑-黏土质沉积物、碳酸盐沉积物等等,构成冒地槽相的沉积建造.该时期,沿盆地边缘、盆地内同生沉积断裂极为发育,因而海底热水活动较为强烈,主要表现在沉积建造中发育不同厚度和不同规模的热水沉积岩,如硅质岩、富硅铁镁质泥灰岩、硅质白云质灰岩,经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后,形成以浅粒岩、变粒岩为条带的白云石大理岩、云母条带大理岩、方柱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硅质岩、角闪绿帘石岩、透闪透辉石岩等.热水喷流作用将下部岩层或深部地壳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带入海盆,热水沉积物与正常海相沉积物一起沉淀,形成本区铅、锌、金、银的初始矿源层,这些初始矿源层主要赋存于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上、下两个含矿层位.东区的新岭-四棵杨树-榛子沟矿段铅锌矿体赋存于下部含矿层中,西区的喜鹊沟-麻泡-本山矿段矿体赋存于上部含矿层内.层状矿体和容矿岩层一起遭受了吕梁期区域变形与变质改造,矿体被K-Ar年龄为1900 Ma的长英质脉穿切(邓功全,1982),其形成时代应属古元古代.

(2)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似层状或脉状再生矿体形成):区内古元古代含矿建造普遍受到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在区域变质变形过程中,矿源层和容矿岩石一起发生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变形变位.区域变质作用为中压相系,多相变质(姚凤良等,1995).变形作用为拉伸和挤压作用,拉伸作用以发育顺层剪切带为特征.吕梁时期的区域挤压作用、裂谷沉积盆地的压缩变形作用以及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辽吉花岗岩)的底辟侵入,均对区内铅锌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铅锌矿常分布在古元古代辽吉花岗岩为核部的穹状构造的边部.研究区经历绿片岩相-绿帘角闪岩相的区域性热动力变质作用,岩石结构改变,变质流体产生伴随塑性流变和韧性变形.矿源层和围岩中矿物质Pb、Zn等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迁移,再分配重定位,富集成矿[8].在原始层状矿体内或容矿岩层裂隙内,常出现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单矿物矿脉,这些矿脉与层状矿体关系密切.这种硫化物单矿物脉是原始层状矿体化学重就位的结果.

(3)中生代成矿期(脉羽状和脉状矿体的形成):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地质事件.青城子矿区内广泛发育有中生代侵入岩、脉岩及断裂构造.侵入岩K-Ar同位素年龄值分别相当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在这些岩体和岩脉发育区,脉状矿化较为发育,成矿时代大体与岩脉活动时间相同,并受同期断裂构造控制.脉状矿化有一定的层控性,主要分布于大石桥岩组第三岩性段(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的碳酸盐岩建造)中.矿脉的规模、形态与中生代形成的断裂性质有关.张扭性断裂控制的矿脉较规则,延长大于延深;张性断裂控制的矿脉,短而不规则.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形成的铅锌矿脉围岩蚀变较为明显,常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其蚀变范围不大,一般宽2~5m.成矿物质的来源并不都来自岩浆,而是具有多源性,不仅来自中生代岩浆岩,而且来自古元古代矿源层.该成矿期,古元古代形成的层状矿化体(或矿源层)受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层状矿化体或矿源层中的成矿元素发生了活化,围绕岩体在含矿层内,形成了脉状矿体.

综合上述,青城子铅锌矿床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的成矿作用特点,既具有古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变质作用成矿的特点,又表现出中生代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的属性.应属以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为基础,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的广义层控性矿床,即属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1]杨言辰,等.中国北方古元古代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王有爵,等.辽宁东部元古宙碳酸盐岩中铅锌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3]贺高品,叶慧文.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地体的组成及主要特征[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28(2).

[4]陈树良,郇彦清,等.辽宁元古宙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J].辽宁地质,2000,17(3).

[5]刘君.青城子矿田构造变形结构及控矿特征[J].辽宁地质,1995(2).

[6]刘国平,艾永富.辽宁青城子铅锌银金矿田控矿构造与找矿方向[J].矿床地质,2001,20(2).

[7]刘国平.辽宁青城子矿田同位成矿作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5).

[8]骆辉,李俊建.辽东裂谷 Au、Ag、Pb、Zn、Cu、Co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2,25(3-4).

DISCUSSION ON THE METALLOGENY AND GENESIS OF THE LEAD-ZINC DEPOSITS IN QINGCHENGZI OREFIELD,LIAONING PROVINCE

SHA De-xi,LIU Hong-jin,LI Guo-shu
(No.241 Team,Liaoning Bureau of Geology for Nuclear Industry,Fengcheng 118100,Liaoning Province,China)

The metallogenesis of Qingchengzi Pb-Zn deposits is controlled by strata and rock formation.The dome structure caused by the emplacement of Paleoproterozoic granite,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nterlayer fault in overlying stratiform rock series,and the Mesozoic magmatism and fault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metallogenesis.The ore deposits are of complex polystage,with three metallogenic epochs during the periods of Paleoproterozoic synsedimentation emplacement,Luliangian metamorphic-deformation re-emplacement and Mesozoic tectonomagmatic reemplacement,respectively.The deposits are genetically stratabound ones with metamorphism-deformation and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on the basis of submarine (spout)hydrothermal deposition,belonging to submarine exhalation sedimentary metamorphic-magmatic hydrothermal reformation type.

metallogenesis;genesis of deposit;Qingchengzi Pb-Zn orefield;Liaoning Province

1671-1947(2011)04-0258-07

P618.42;P618.43

A

2011-05-03;

2011-05-29.编辑:张哲.

沙德喜(196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铀矿、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通信地址 辽宁省凤城市凤铧路735号,E-mail//241sdx@163.com

猜你喜欢

青城岩组白云石
银川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动态特征
遵化市魏家井白云石矿冶金用白云岩矿地质特征
青城秋色
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中白云石成因探讨
闽西南中二叠统童子岩组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及远景区预测
我爱家乡青城美
白云石有序度与流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咏青城
青城道味
淮南潘集深部勘查区15-2孔工程地质岩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