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N技术的电力系统应用前景浅析

2011-12-09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00033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0003

邮电设计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电表光纤设备

王 燕,王 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00033;.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0003)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需求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通信接入层面“光进铜退”的发展趋势已十分明朗。作为较理想的承载媒质,光纤接入具有不受电磁干扰、速率高、容量大、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等诸多优势。

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都日益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呈现出了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的发展新趋势,我国更加快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研究和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实现低碳电力的基础与前提,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重点。

通信技术是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手段,通信平台将贯穿于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实现其信息采集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从而提升资源优化配置、风险控制与及时处置、智能分析与科学决策水平。

1 电力系统对通信的需求

从实体上看,电力系统除发电、输电、配电外,还包括电网调度管理和末端用户用电管理等。由于发电、输电、调度管理等环节的通信需求已较成熟稳定,故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分析配电及用电环节的通信需求。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电力系统配电及用电环节发展相对滞后,其通信支撑也较薄弱。而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提高配电环节的智能化、协调用户需求与电网及发电的相互平衡,以实现节能降耗及经济目标。

目前,我国6~20 kV中压配电网规模已非常庞大,线路总长达百万公里,变压器数量达百万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满足可靠的供电要求,中压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将会大幅提升,这无疑需要规模庞大的通信接入通道来支撑;同时,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已实现一户一表,电表数以亿计。随着阶梯电价政策的不断推进,用电信息的采集也需要规模庞大的通信接入通道来支撑。

由于配电及用电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及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加之用电信息及电费信息是电力行业的核心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因此对通信接入通道的安全可靠性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2 接入技术与选择

2.1 有线接入

2.1.1 铜线接入

铜线接入是利用传统铜线的数字用户线(DSL)系统,主要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环线2+(ADSL2+)及超高比特速率数字用户线2(VDSL2)等。

a)ADSL2+。ADSL2+技术成熟、售价低、互通性好,下上行速率分别为16及1 Mbit/s,采用annex M时上行速率还能提高到2 Mbit/s左右,是中低速率接入的主要技术手段。

b)VDSL2。VDSL2技术传输速率高,能与ADSL及ADSL2+模式实现后向兼容。测试表明,VDSL2设备500 m内的下行速率可高于 50 Mbit/s,1km内可高于20 Mbit/s。但目前VDSL2设备的互通性尚待进一步完善,设备售价仍相对较高。

2.1.2 光纤接入

光纤接入主要有点对点(P2P)光以太网和点对多点(P2M)无源光网络(PON)(如 EPON、GPON 等)。

2.1.2.1 P2P光纤接入

P2P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间有1根(或1对)专用光纤、局端和用户端各需1个光收发器的接入方式,具有用户专用接入、设备简单、高带宽、传输距离长等优势。该方式的用户带宽主要取决于设备(如以太网光纤收发器、PDH光端机和P2P光以太网设备)的选型,上下行带宽都可达到100/1 000 Mbit/s甚至更高;其缺点是用户不能共享主干光纤,在大规模应用下需大量光纤和光收发器资源,建设成本较高。因此,P2P光纤接入主要适用于用户分布较分散、高带宽(100 Mbit/s以上)及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专线用户,而不能成为公众用户接入的主流解决方案。

2.1.2.2 P2M PON接入

与P2P光纤接入相比,P2M PON方式优势明显:能大量节约主干光纤和局端设备光接口资源,高密集用户区域应用建设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业务透明性好,用户带宽配置调整灵活,是未来宽带光纤接入及FTTH的主流解决方案。

PON 经 历了 ATM/宽 带、Ethernet、GE 和 10GE PON技术发展过程。

a)A/BPON。A/BPON由ITU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是最早出现的宽带PON技术。A/BPON技术以ATM为核心,其成本较高、速率有限,已逐步退出市场,目前仅日本、北美和欧洲尚有少量应用。

b)EPON。EPON技术由IEEE提出并于2003年完成标准化工作。EPON以千兆以太网(GBE)技术为基础,通过MAC层之上的点到多点控制协议(MPCP)实现PON的P2M传输。该协议虽实现简单,但OAM能力稍弱。该技术目前业已基本成熟,商用芯片和设备较多,产品成熟度较高,售价不断下降,基本解决了不同厂商的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间的互通问题,能满足近期宽带业务发展需求,国外已有百万量级的用户规模,是现阶段PON应用的主流技术。

c)GPON。GPON技术是在APON的基础上发展而来。GPON沿用了APON标准协议框架,增加了GEM这一新的TC层帧封装方式,对QoS和OAM有严格规定。GPON承载TDM业务的能力较强,但协议相对复杂。GPON的传输速率高、分路比大、组网成本低,能提供高定时精度的TDM业务,是欧美主要运营商的技术选择。GPON产品可满足FTTB、FTTH、FTTO等应用场景接入需求,支持Internet接入、话音、IPTV、视频监控、E1等多种业务承载,业务质量良好,能基本满足运营商业务发展需要。GPON产品具备端口、板卡和设备级保护倒换和故障恢复及ONU远程维护管理功能,能基本满足运营商维护管理需要。

d)10GE PON。10GE PON基于 IEEE802.3av标准,是EPON技术的更高速版本,并后向兼容GPON。目前已有下行10G、上行1G的PON设备,上下行均为10G端口的设备正在研制中。

2.2 无线接入

无线局域网(WLAN)是射频(RF)数据传输系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决不是取代有线局域网络,而是使其得以延伸,让用户透过它实现无距离限制的业务通畅。

目前,WLAN的协议标准有 IEEE 802.11b、11a、11g、11E、11i及无线应用协议(WAP)。

2.3 接入技术选择

由于DSL接入速率主要取决于铜缆长度,加之视频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上行带宽需求明显增加,以及欲进一步提升其接入带宽将面临一定困难,故电力系统不宜采用DSL接入技术。

鉴于无线技术接入方式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加之受频率资源政策限制,因此在电力系统进行规模应用难度较大。

在综合考虑带宽需求、网络演进及业务安全等因素前提下,光纤接入技术较适合应用于电力系统末端大规模的通信接入。随着其设备售价的继续下降,该方式能方便地将光纤延伸到每个用户家中。其中P2P光纤接入技术主要用于大客户、商务客户专线及用户密集的行政村接入,而P2M PON则是公众用户接入的主流技术。考虑到GPON技术尚未大规模商用实际,建议目前应用以EPON为主、GPON为辅,将来根据技术发展、设备成熟及电力系统入网测试情况,再逐步扩大GPON应用范围。

3 PON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

作为一种拓扑灵活、支持多种业务接口的纯光媒质接入技术,PON在电力系统末端通信接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1 在中压配电网中的应用

我国中压配电网有多种接线方式,目前以星形和环形方式为主。通常可较方便地利用电力线路径资源建设通信光缆网络。鉴于中压配电网本身的自然属性,通信光缆网络一般宜采用星形或树形拓扑结构;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也可采用手拉手冗余保护结构。在组建中压配电网的通信网方面,PON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

PON由局侧OLT、用户侧ONU及其间的光配线网络(ODN)组成。ODN由光纤和无源设备(光分路器)组成。若承载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配电自动化业务时,ONU可选择双PON接口,并支持光路全保护方式。某一光纤中断时,业务可由另一光纤传输。接口可根据业务接入接口及上级通信网接口情况综合选择。

3.2 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我国用户电表基数规模十分庞大。面对电力系统不断推广智能电表及庞大电表数,电表信息远程自动采集将非常关键。这与互联网宽带业务末端接入的点多面广多样化情况十分相似,因此PON技术应用于电表信息远程自动采集的优势也同样会非常显著。

考虑到末端智能电表业务比较单一,带宽需求也不是很高,因此选择总线方式利用RS-485线将若干电表串接在一起,信息经初步汇集后再通过PON进行传送,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设运营低成本目标。

在实际部署时,OLT通常安装在接入配电室或变电站内,ONU可安装在楼层电表箱或设备间内,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可根据OLT覆盖范围及安装条件灵活选择(如光缆交接箱、光纤接头盒内或ODF上)。

4 PON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PON技术在电信行业已应用多年,有较为丰富的组网和运营经验,但在电力行业尚处于试用阶段,大规模应用时需注意以下有关问题。

4.1 工业化环境

由于电力系统站点大多位于强电磁环境下,特别是末端接入站点的温/湿度和防尘等环境较为恶劣,因此PON设备选型时应特别关注其电磁兼容性、温/湿度及防尘等性能指标,应选择适合于电力系统环境的工业级产品,同时在选择核心及汇聚节点时也应综合考虑其工作环境因素。

4.2 维护管理

由于电力系统末端通信接入数量规模庞大,因此在部署PON时,应充分考虑到电力通信系统的外部管理环境,选择可靠性高、维护少、便于网管的设备,在稳定可靠和智能灵活间做好选择。

4.3 设备供电

通信设备电源供给对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常电力系统站点供电的可靠性都是比较高的,但需注意通信设备的供电类型。PON设备应具备直流24/48 V及交流220 V等多种电源模块,同时电源模块的耐压性能应适合电力系统站点电压的特殊性。

4.4 设备兼容性

根据电力系统通信接入业务发展的特点,通信接入网并非完全的板块式全覆盖,而是分阶段的纵深推进,因此对OLT和ONU提出了兼容性要求。EPON在对OLT与ONU的接入兼容性方面有较规范的国际通用标准,有其先天优势。在设置系统时应注意尽量采用公有协议,以减少后期兼容问题。

5 结束语

PON是一种可靠、灵活、高带宽的光纤接入技术,相关标准和产品已相当成熟,电信行业也积累了丰富的大规模应用经验。随着低碳社会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能源政策向节约型和可持续型的转变,以及电网神经末梢向用户的延伸,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将会迎来难得大发展机遇。已走向成熟的PON技术,应是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较好选择。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电表光纤设备
调试新设备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纤线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苹果专利可采用光纤输出灯光并传输数据将光纤隐藏于车辆部件内
“蹦叭”跳动电表数
法国人抗议智能电表或监控隐私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停电那点事儿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