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研究

2011-12-09李光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7期
关键词:马兜铃试液无水乙醇

李光荣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 醴陵412200)

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安全,按照以往的看法,中药的毒性远远低于西药,而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使得人们对中药毒性有了更深的认识[1]。本文作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关木通及其配伍中药中的有毒成分为例简单阐述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研究的意义。

1 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研究的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在对中药复杂体系中的有毒成分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起了相应的分析研究方法,使中药从定性分析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定量分析为主[2],定量分析方法也从薄层色谱(TLC)为主,逐步增加了高酸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毛细管电泳法(CE)等现代分析技术,使中药有毒成分分析水平明显提高。HPLC和CE等现代分析技术已成为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的首选方法,促使中药有毒成分的分析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马兜铃酸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98.5%),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关木通,地黄的干燥块根——生地黄,甘草的根及根茎——甘草,当归的根——当归,大黄的根茎——大黄。所有药物都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门诊二药房中药柜,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都是色谱纯或分析纯。

2.2 色谱条件

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作为填充剂;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验的波长为28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

2.3 溶液的配备

称取马兜铃酸A的对照品,将其制成对照品溶液,马兜铃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为0.028g/L[3]。将关木通药材,烘干粉碎,将准确称取的0.6g关木通药材放入200mL的烧杯中,之后再放入蒸馏水120mL,煎煮30min后过滤,然后将滤液收集,再把80mL蒸馏水加入残渣中,再煎煮30min,再过滤,再把滤液收集,收集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溶解,并将其定量转移至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刻度,摇晃均匀,在将其放进冰箱静置冷藏,过夜后,抽取适量上清液,用针头式过滤器过滤,将初滤液弃去,把续滤液收集,放进1mL塑料离心管里,将此作为供试液1。关木通的其它配伍中药生地、大黄、当归、生甘草均按以上方法配伍,分别定为供试液2、3、4、5。取0.5mL关木通样品溶液,用无水乙醇将其稀释并定容为5mL,将其定为供试液6。

2.4 实验方法与结果

(1)线性关系考察。分别准确吸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上述色谱条件检验,做出工作曲线,由此可知,马兜铃酸A的线性范围在0.07~0.42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正曲线为Y=5.0×106X-33 827,相关系数r=0.999 3。

(2)精密度试验。准确的吸取10μL供试液6,反复试验5次,得出马兜铃酸A的峰面积,RSD为0.31%,结果表明仪器的精密度非常好,可以稳定运行。

(3)稳定性试验。准确吸取10μL取供试液6,间隔2h测定一次,4次测定以后,到24h再测定一次,得到RSD为1.5%,结果表明样品至少在8h内测定稳定。

(4)加样回收率实验。准确称取6份关木通药材粉末,约0.3g每份,在每份中分别加入7.5mL马兜铃酸A对照品贮备液,根据“2.3”项的提取方法制备供试液,然后准确移取0.2mL制备液,用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定容至1mL,进样10μL,计算加样回收率为99.12±0.64,同时测定峰面积。

(5)样品测定。准确称取供试液1、2、3、4、5,在以上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关木通及其配伍的中药中都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但其在与生地、当归、大黄、生甘草等中药配伍后,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的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的原因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关木通是一种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在临床上常用来利尿通淋,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接连发生了很多起服用关木通中毒的事件,经检测其中主要的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A[4],因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已将该品种取消。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成为中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药是我国最具优势和文化特点的传统产业,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药除了有很好的疗效外,还有很多副作用,甚至会出现中毒现象。据统计多达数百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其不良反应可同时累及肝、肾等多个脏器[5],少数甚至可致患者死亡,例如比利时中药减肥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中药中毒事件。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西药化学成分明确、研究深入,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已为人们所知晓,然而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像中药临床药理学、毒理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均起步较晚,因此,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中药的不良反应并非少见,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1 551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而位居第二[6],因此对中药的有毒成分分析研究势在必行。

[1]李庆,杨素珍.龙胆泻肝丸致慢性肾衰竭病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6):383.

[2]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201.

[3]刘燕,王宝琴.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HPLC测定[J].中草药,1990,21(6):15.

[4]马红梅,张伯礼.关木通肾毒害及其防治[J].中草药,2001,32(4):369.

[5]高学敏.中药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9.

[6]HUANG WEN.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eczema[J].JATCM,1996(5).

猜你喜欢

马兜铃试液无水乙醇
水中火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鱼腥草会致癌吗
鱼腥草会致癌吗
检测专家:拒水检测和拒油检测是一回事儿吗?
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致肝癌事件来龙去脉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有机溶剂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六氟磷酸锂中26种杂质元素
“酸碱性”PK“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