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的吃喝

2011-11-23崔金生

北京档案 2011年9期
关键词:窝头井水饮料

崔金生

说吃

人们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又云:“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事。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

笔者从记事起,对吃印象极深。那会儿的民风是:一有了富余钱,首先想到的是存粮。不论穷富,皆如此。那时一到六月天,几乎家家晒存粮,把新粮存成旧粮吃。那就是历史经验:怕遇到灾年饿死;怕一有战争,粮食就会涨高价,买不起,以致饥饿而死。

人们在解放前挨饿是不足为奇的。北京南城穷人最多,挨饿的也最多,不少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在严冬亲眼所见,街头巷尾的墙根下、厕所里,一些“卧倒”都是冻饿而死的。不少穷人,就靠讨饭、打粥为生。

当年有一句歇后语:“山石的蝎子——饿蜇(饿着)”,就是没有饭吃了。侯宝林有一段相声就是反映当时穷人、艺人挨饿生活的:

甲:因为没饭吃,有时饥一顿,有时饱一顿,为此,我发明了一种炕。

乙:什么炕呀?

甲:是一种坡形炕,一头高一头低。

乙:干什么砌成这样呀?

甲:有用呀!每逢吃饱饭了,有些撑得慌,我的头就躺在高坡上,让窝头往下走。

乙:要是吃不饱挨饿那?

甲:我的头躺在坡下低处,让窝头停在上边不动,起到存食作用。

我还看过一部电影,名叫《饿人行》,是反映两个失业工人由于挨饿难熬,去一富家厨房偷吃,正好碰上这家老爷因为过度肥胖,在夫人监督下不让吃饱,饿得半夜起来奔厨房找东西吃。仨人同时走进厨房,六只饿眼放光,皆忘掉各自的身份,直向美食扑去……

一些流行歌曲如《卖车是我报晓的鸡》、《我心中的一大块》等,也是反映市民生活的,一首歌词说:“我的心中有一大块,一个窝头一块咸菜,左推右推推不开……”

大量的手工业工人、学徒的基本生活就是:“韭菜常吃,黄瓜老吃,三五天吃顿面,一年到头吃饺子。”乍一听还认为生活不错,细一想方知都是隐语。韭菜疯涨了,臭了街再吃;黄瓜老的一嘟噜子再吃;三五天即十五天才吃一次面条;一年到了头,即到了三十晚上才吃一次饺子,平時连窝头也填不饱肚子,夏天窝头馊了长了白毛也得吃。其实,北京市民多数过的是这样的生活。

北平和平解放后,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政府救济小米给北京贫民。我和外祖母过前门大街,我拿着面口袋,她拄着拐棍,到铺陈市西真家花园去,到那会儿一看都是一水的贫民在院里排队领小米,看着干净没沙子的金黄色小米,人人面呈喜色。我和外祖母领了40斤。

1956年公私合营后,以我个人说,进入了黄金时代。从前工作十五六个小时,饱受资本家剥削;合营后就像从地狱进了天堂,每日工作八小时,星期日还休息。合营后,通过考察技术,我评为四级工,每月工资五十元。工会组织工人业余时间学习,由我任教师,工会每月发我12元。我外祖母去世后,我一人生活,月收入60多元,太富裕了。调整工资后,中午有甲菜、乙菜和一般菜。甲菜一般是炒肉丝、炒肉片等,主食馒头、米饭、窝头。甲菜三角,乙菜两角,一般菜五分、汤二分。人们可以自由购买。

我几乎天天吃甲菜,那三角的甲菜比今天饭馆的菜香得多。晚上下班,常在外边吃,上饭馆吃炒饼和各种北京小吃。那会儿天桥南来顺饭馆,肉丝榨菜汤才一角五分,我先用汤里肉丝、菜丝吃米饭,然后再把汤喝了,真是美味无比,一顿饭才两角多钱,是实实在在的物美价廉。南来顺的甩果汤,即鸡蛋汤,才八分钱,我永远不忘。小吃更精彩了,除了星期日去天桥,晚上到大栅栏门框胡同,那小吃是最有品味的。那爆肚,夏天放在一块方冰上,有客人吃时,拿下来切成丝,往开水锅里一晃,刚一发白,就捞出,一丝丝肚,都在盘里支楞着。再往佐料碗里一涮,吃到嘴边那叫嫩!那叫鲜!那叫香!

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以我个人说,生活仍比解放前生活好得多。我定量粮票46斤,每月发肉票、油票、鱼票、糖票等。虽然有时有饥饿感,但基本没挨饿。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工资普遍提高,但物价也上涨。市场上的食品种类丰富多彩。后来有了超市,品种就更多了。国内外的名品食物,在北京都可以买到。买什么都很方便。过去一般吃不起的食物、果品等,都进入了百姓家。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许多食品的质量有所下降。食品中增加了各种添加剂,有副作用,让人们吃得不放心。一些北京小吃打着“老北京”的招牌出售,却很少“京”味。涮羊肉、豆汁、炒肝、爆肚、馄饨等,过去物美价廉,而今质次价高。不少小吃如羊霜霜、老豆腐、红豆饼、吊炉火烧、烩丸子等消失了。曾见一篇报道说:有位老人临终时想吃羊霜霜,子女们跑遍京城都没有买到。解放初期,单位门前有个卖油饼的,名叫老何,早上炸油饼,香了一条街。当年炖肉、切黄丝,整个大院都香味扑鼻。现在好像感受不到了。有些食品仅在包装上下功夫,是“驴粪蛋——外面光”。我有时想:如果人们发扬“朴素”的传统,使卖的食品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吃的问题就十全十美了……

说喝

说起喝,入口的有三种:一是水,二是饮料,三是酒。

先说水。古代北京,是以吃井水为主,也吃河水、泉水。都是靠牲口车拉、人力担。井水是北京人用水的主要来源。清代记载:北京有水井1258口,一般大胡同都有水井,不少胡同都以井命名,如甘井胡同、甜水井胡同、马家井、王府井等等。

众多的水井中,大多是苦井,极少是甜井,还有不少半苦半甜的井水,人们称之为二性子井。我小时候就是喝井水、自来水长大的。用苦井水沏茶,多好的茶叶也没有清香味。上世纪四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苦井水洗衣服、洗菜、洗碗等,吃自来水需要到自来水站用桶去担,用好水做饭。

城南的井水,都是二性子水和苦水,几乎没有甜井。北城有一些甜井。但南城有名的茶叶铺却很多,永安茶庄、森泰茶庄、庆林春、吴裕泰、张一元茶庄等皆在南城,所以北京有“南城茶叶北城水”之说。

北京多数市民以苦水度日。《燕京杂记》载:“京师之水,最不适口,苦固不可饮,即甜者亦非佳品。卖者又昂其价,流寓者往往苦之。”客居北京的人,对饮水颇费心思,“买水终需辨苦甜”,即使买到甜水,喝来也有苦味,正如竹枝词说:“驴车转水自域南,卖向街头价熟谙。还为持家参汲水,三分苦味七分甜。”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市民才用上甘爽的自来水。

1910年北京就开办了自来水工程,内外城安装水管线185公里,全市仅有400个水龙头,只有官僚、使馆、洋行、巨商、富户才用得起,广大市民只能望水兴叹。

解放后,政府为自来水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了陈旧的设备和管线,扩展了5个供水系统,新建两座半自动化的大型水厂,增了管线1307公里,而且大幅度提高自来水的质量,保证了市民用水。

再说饮料。笔者幼年那会儿的饮料屈指可数:有井巴凉水、冰核儿水、杏干儿水、酸枣水、冰奶酪、酸梅汤、大碗茶、酸梅糕、刨冰等,后来有了汽水、冰激凌、冰棍。解放后饮料增加了很多品种。深受市民欢迎的有三分钱一支的红果冰棍、酸甜可口的奶油冰棍和太平洋汽水等。

改革开放后,饮料品种就更多了,像雪碧、可口可乐、鲜橙汁等都是常见的。

但今天的饮料,成人特别是老人很少喝,因为这些饮料不解渴,而且放了各种添加剂之类的不利于健康的东西。而深受人们欢迎的太平洋汽水、红果冰棍等很少且大都今不如昔。

最后说酒。解放前笔者还没喝过酒。但我常给家里和邻居买酒,当年只有烧酒(白酒)、黄酒、露酒三种。最受欢迎的是白酒,又称烧刀子,还有衡水白酒。

解放后我在一家旋活铺学手艺,每逢初二、十六吃犒劳,掌柜的给打酒喝,工人、学徒都可喝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逢节过年,我都要给姑父买一瓶五粮液,那会儿才五元一瓶,质量也不错。

猜你喜欢

窝头井水饮料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饮料换装
井水的奥秘
窝头
分发饮料
窝头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
一起非震兆井水发热事件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