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2011-11-22蔡中焕

当代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连锁医药

○蔡中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物流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41)

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蔡中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物流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41)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特点、物流配送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运用AHP法进行实证分析,探析了企业在进行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及方法。

医药连锁 零售企业 物流配送 模式

一、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特点

1、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各门店的商品统一由总部采购,按照统一的营销策略和各分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统一储存和配送。如深圳海王、云南健之佳、一心堂等药业的药品采购权均集中于总部,既实现了以大批量进货来获取折扣和延长付款期限的机会和规模效益,也实现了配送路线的经济化。

2、商品种类繁多,配送和储存要求多样化。门店多元化经营使门店药品种类少则几千种,多则上万种,主要以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为主,但同时涉及食品、日用品、化装用品等。如云南健之佳、一心堂等各药店均实施多元化经营,在其药店里不仅能买到保健品、化妆品、牙膏、洗发水等,还能买到家居装饰品、食用油甚至鸡蛋之类的百货商品。其百货类商品种类已占到药店经营品种总额的30%左右,预计未来可达50%。药店种类的多样化经营对配送和储存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3、商品变价快,订单频繁。中小医药连锁零售门店经营的商品进货价格呈随行就市特征。医药零售连锁的店铺多,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订单频率高。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必须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部分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且配送过程限定在某个时段内。

4、拆零分拣量大,退货换货频繁。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进货,每次进货量大,配送中心需要按照门店的订货量进行拆零分拣。一方面,医药连锁业货损率比较高,退货数量比较大,配送中心还有处理诸如赠品、退货等问题;另一方面,商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销售门店多,各销售分店库存不同、销量不同,配送中心工作难度差异较大。

5、对保质期要求很高。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对批次号和有效期的管理要求很高。药品批次过多,效期管理工作困难。医药门店经营的其他日用消费品也有不同的保质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二、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

1、总部对门店的物流配送。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总部对门店的配送。如深圳海王在全国10个分支机构建立了规模不等的9个配送中心,为全国8大城市,共360多家门店进行4000多个品种药品的配送。然而,其多数依赖于手工操作,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配送效率和对店铺的反应速度也较低。

2、跨地域连锁试点企业门店的委托配送。国家为了鼓励连锁药店做大做强、跨省连锁,规定了“跨地域连锁试点企业跨地域开设的门店数量不足时,允许该企业委托当地取得GSP认证的一家药品批发企业或连锁零售求业为其门店配送药品”。

3、医药连锁企业子公司的委托配送。对某一药品批发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且母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同一自然人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在其母公司具备配送条件并执行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制定的配送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允许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药品配送业务委托给母公司办理。它提供除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两项基础性服务外,还负责药品的采购,这也是连锁药店能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的精髓所在。

三、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趋势

我国医药连锁经营不断向多业态、多业种、多地域和多形式拓展,信息技术在连锁零售医药经营企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我国药品的分销市场已逐渐对外资放开,民营资本和外资可以全面进入医药批发领域,药品物流配送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1、物流配送的社会化。我国专业化物流企业已逐渐成熟,医药连锁机构可以将商品的配送业务部分甚至全部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完成,进而实现医药配送的社会化。相对而言,一些具有自身物流配送中心的医药连锁零售企业,也将开始利用自身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开展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一是在商品竞争激烈的行业,大型生产企业基本上都直接参与了面向消费者的市场活动,一些生产企业的运输部门,已经开始从自身配送向社会化物流配送转变,并逐步向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扩张。二是我国原有从事生产资料运输与保管的储运传统企业随着企业改制及物流市场的扩大,开始将业务拓展到零售领域,特别是医药连锁企业。还有一些原隶属流通部门的运输和仓储部门也从整体业务中剥离出来,独立从事专业的物流服务。他们均已介入了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业务。

2、信息技术的应用。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社会化配送要面对大量的供应商和提货商,需要加快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今,我国多数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基本上应用了覆盖进销存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有的甚至引入了商业分析智能管理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数据共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如海王药业全面启动的STARII和全面升级的STARIII管理信息系统,使商品的分拣速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两至三倍,为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参照国际先进的物流经验,将摘果法与播种法相结合,提高拣货、配货速度,加快商品在配送中心的流转速度,提高日配送量,降低差错率,目前配送准确率已达到99.99%以上,物流水平已向国内知名企业看齐。

四、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构建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系统的首要问题即配送模式的选择。我国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来选择适合本行业的物流配送模式。

1、物流配送模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1)物流成本。在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资金短缺、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物流成本构成影响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物流配送模式的投资规模与风险,物流配送模式下物流作业导致的直接成本,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业中不同物流配送模式在现有企业资源配置下产生的组合效益。

(2)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反映了某物流配送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或业务定位的匹配程度。一方面,物流服务的灵活多样性,具体指物流配送应对突发情况及适应医药连锁企业发展的应变能力及物流配送能提供如仓储、简单加工、包装、运输等全面物流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物流送货的及时率和准确率。

(3)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巨大,任何决策都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能执行,另外,一些优惠政策也会使企业在决策上有所倾向,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来说,政府的扶持对医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决策会产生很大影响。

2、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方法。我国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可应用AHP法作进一步量化分析来选择最佳物流配送模式。

AHP法是层次分析法的简称,是把问题的内在层次与联系判断量化并做出方案排序的方法。其要点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然后应用两两比较法确定决策方案的重要性。具有要求的信息量很少,决策过程花费的时间短等特点。

分析时,可将企业配送模式选择看作一个决策,决策目标是选择最适宜的配送模式。影响决策的因素归纳为灵活多样性、时间准确性、投资规模成本、作业成本、资源组合效益和国家政策。于是,可以应用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典型方法——AHP法来完成配送模式的选择。

假设某中小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拟从总部对门店配送(B1)、子公司委托配送(B2)、跨地域企业门店委托配送(B3)三种配送模式中选出最佳配送模式(Z),选择的标准分解为灵活多样(A1)、及时准确(A2)、作业成本(A3)、投资规模成本(A4)、资源组合效益(A5)和国家政策支持(A6),用AHP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量化排序选择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层次单排序。

A的最大特征值λmax=6.35,相应的特征向量为:W(2)=(0.16,0.19,0.19,0.05,0.12,0.30)T一致性指标CI==0.07随机一致性指标RI=1.24一致性比率CR=0.07/1.24=0.0565<0.1,通过一致性检验。假设3种方案关于6个标准的判断矩阵为:

灵活多样性 及时准确性 作业成本

由此可求得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

(3)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又因B1、B2、B3分别表示总部对门店配送模式、子公司委托配送模式、跨地域企业门店委托配送模式,因此最后应选择总部对门店配送模式。

[1]陆永昌、秦庶、罗英辉:医药连锁企业发展中的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0-12-30.

[2]王峰: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魏彩慧:连锁经营与物流管理[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2).

[4]吴聪: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决策研究[J].物流流技术,2005(4).

[5]吴芳芳: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选择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

(责任编辑:李文斐)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连锁医药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