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期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的影响

2011-11-21何先友徐妍娜李龙昭

关键词:否定句通达状态

何先友, 王 靖, 徐妍娜, 李龙昭, 杨 惠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引 言

语言交流中,人们有时不会对将要描述的事件状态进行清晰的解释。对听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对相关的但没有清晰描述的事件状态做一些假设或推理。当推理的结果与当前事件状态不符合时,听者会通过否定句来更正已有的推理和假设。因此,否定句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理解否定句首先要表征事件的被否定状态,即先表征已有的假设和预期[1]。

对于独立的否定句,否定词会降低否定辖域内信息的通达性,这种现象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MacDonald和Just(1989)[2]使用探测-再认任务研究否定信息的通达性。他们让被试读有关两个实体的陈述,其中一个被否定,如“Almost every weekend, Elizabeth baked some bread, but no cookies.”,采用自定步调阅读句子,之后呈现探测词“bread”或“cookies”。结果发现,被否定词“cookies”的辨别时间长于非否定词“bread”,表明否定词降低了被否定名词的通达性。

Hasson和Glucksberg(2006)[3]用词汇探测任务考察否定比喻句的加工进程,他们给被试呈现肯定或否定的比喻句,如“My lawyer is/is not a shark”,之后呈现三类探测词:肯定相关词“vicious”、否定相关词“gentle”和无关词“apple”。结果表明,在较短的ISI(150 ms和500 ms)条件下,只有肯定相关词被易化;然而在较长的ISI(1 000 ms)条件下,否定相关词被易化,而肯定相关词则未被易化。即对否定信息的通达是一个随时间的进程而变化的动态过程,早期通达被否定状态,之后被否定状态被抑制,转向对真实状态的通达。

Kaup等人(2006)[4]采用句子-图片核证范式,被试自定步调阅读句子,如“There was no eagle in the sky.”,间隔250 ms出现图片,让被试判断图片中的物体是否在之前句子中提到过。图片所描述物体的特征与目标物体的被否定状态存在着两种关系:匹配(如“展翅飞翔的老鹰”与“in the sky”)或不匹配(如“收着翅膀休息的老鹰”与“in the sky”)。结果发现显著的匹配/不匹配效应,这意味着在250 ms的延迟条件下,被试在大脑中关注事件的被否定状态。随后,Kaup等人(2006)[5]采用图片命名任务,运用可预测对立意义的德语否定句为实验材料,如“Die Tür war nicht offen [The door is not open]”。这类否定句能让被试快速而明确地预测到否定句的对立意义,即事件的实际状态。在被试阅读句子后,间隔750 ms或1 500 ms呈现图片。图片所描述的实体形状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或被否定状态相匹配。结果表明,在750 ms条件下,出现否定的抑制效应;在1 500 ms条件下,出现事件实际状态的优势效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经验模拟观(experiential-simulations view),即认为否定被内隐地表征,其包含两步模拟过程:对被否定状态的模拟和对真实状态的模拟,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在不同的加工时间阶段,读者对否定模拟的注意焦点不同。在否定句加工的早期,注意焦点集中在对事件被否定状态的模拟;在加工后期的某个关键时间点,注意焦点转移,集中在对事件真实状态的模拟。然而,情境的存在会影响否定句的加工进程,即情境存在变量对否定辖域内信息的通达存在影响。所有认为否定句的真实状态的表征需要通过对肯定表征的抑制的研究中,否定句都是单独呈现的,不存在相应的合理情境。这些研究不能解释否定加工过程中的情境效应问题。相反,一些集中于情境的否定句的研究结果表明,否定后的抑制不是必须的,它对情境因素敏感(Glenberg,1999;Kaup,2003;Giora,2007)[6,7,8]。

Kaup 和 Zwaan(2001)[9]的研究给被试分别呈现含有建设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否定句,句子结束2500ms后呈现探测词(句子中的被否定词或非否定词)。实验材料包括两种类型的句子,一种是含有建设性行为的否定句,如“John was building the castle but not the church.”;另一种是含有破坏性行为的否定句,如“Sarah was burning the letters but not the photos.”。结果发现,建设性行为句中,非否定词“castle”的反应时间显著地快于被否定词“church”的反应时,否定效应显著;而破坏性行为句中,两种探测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即最后的通达取决于实体的存在与否。破坏性行为句的结果无法用命题理论来解释。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种多水平的解释,即两水平表征理论(Two-levels-of-representation account)[9],他认为在语言理解中,否定和情境内容对否定句的通达都有影响,理解者不仅建构了句子的命题表征,也建构了句子的情境模型。在命题表征中,否定被外显地表征;在情境模型中,只有描述情境中存在的实体和特征才能得以表征。命题表征应比情境模型更早建立[10]。按照两水平表征理论,文本信息的通达应该随着加工的进程有所不同,早期否定的作用更强,而晚期是情境内容的作用更强。于是,Kaup 和 Zwaan(2003)[7]的研究中引入一种新的情境变量(存在/消失),结果表明最终影响否定句加工的不是否定标签是否存在,而是情境中描述的实体是否存在。

Glenberg(1999)[6]的研究认为,适合否定句的语用情境的存在能消除否定句的加工困难。他们的实验中构建了两种不同的情境:一种是适合否定句的语用情境——提供了与目标句相关的维度特征,即支持性情境;一种是无关的情境——提供了与目标句的相关维度无关的特征,即非支持性情境。结果显示,在支持性情境中,否定句和相应肯定句的加工时间差异消失。Kaup(2006)[5]在更具体严格的条件下重复了Glenberg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否定命题被清晰提及和否定命题不被清晰提及而是基于情境推理出来时,否定句和肯定句的阅读时间均无差异,即两种条件下,否定句的加工均被易化。

Giora(2007)[8]等用词汇判断范式来考查情境对否定句的局部加工的影响。他们的实验中构建了有利于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如“I liv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millionaires who like only their own kind. Nonetheless on Saturday night, I also invited to the party at my place a woman who is not wealthy.”)其中,millionaires为先前情境,wealthy为关键词。探测词分两种:肯定相关词(rich)和无关词(quick),记录被试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结果显示,在有情境存在的条件下,当ISI为750 ms时,被试对相关词的反应快于无关词的反应,即此时被试的注意焦点依然集中在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抑制还没有发生。而Kaup(2006)[5]的研究认为此时被否定状态(肯定相关词)已经被抑制,据此,Giora认为是前期情境的存在使得被否定状态可以在头脑中保留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情境使得抑制效应出现得更晚或者根本不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情境对否定句的影响。

语用假设(pragmatic hypothesis)[11]认为,大多数对“否定”的研究中,否定句都是在无语境的情况下呈现,否定主效应的产生是因为缺乏恰当的语境。为了理解否定句,被试需要额外地建构合理的假设和预期,这就造成否定句的加工困难。相反,有充足语境时,这种额外的加工过程就不需要了,否定句的加工困难就得以缓解或消除。Glenberg(1999)和Kaup(2006)的研究考察了情境对否定的整体效应的影响,并支持了语用假设。

但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的影响如何?Giora(2007)的研究揭示了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的通达时,被否定状态可以在头脑中保留的时间更长。那么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的通达时,否定句的加工进程又如何?为了对比不同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的影响,实验1设置了有利于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以重复和验证Giora(2007)的实验;接着在实验2和实验3中设置了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表征的情境,进一步探讨此类情境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

二、实验

(一) 实验1

1.实验1a

(1)目的

排除词汇启动效应,设置有利于否定比喻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考查该情境对否定比喻句加工进程的影响作用。

(2)研究方法

i.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30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

ii.实验材料

实验共用了32组由否定比喻句和有利于否定比喻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组成的文本。如:他听得昏昏欲睡,但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枯燥的)(有趣的)(洁白的)

我们保证了所有的否定比喻句都是熟悉易懂的,情境与否定比喻句组成的文本是连贯的,同时也控制了比喻句的情感色彩。96个词作为探测词,其中32个为与否定比喻句的被否定状态一致的词(枯燥的),称为肯定相关词;32个为与否定比喻句的真实状态一致的词(有趣的),称为否定相关词;32个为无关词(洁白的)。对探测词的词频进行了平衡,同时保证所有的相关词均不与否定比喻句的喻体词产生直接的词汇意义的启动。

形式与实验材料完全相似的由相关情境和否定比喻句组成的32个文本作为填充材料。每个文本后有一个非词(如“红谢的”)作为探测词。其中16个文本后有一个理解问题,要求被试认真作答。

iii.实验材料的前期评定

在正式实验之前,用七点量表对材料做了三方面的评定,分别是否定比喻句的熟悉易懂度、情境与否定比喻句的连贯程度、肯定与否定相关词分别能够说明否定句的被否定和真实状态的程度。

iv.前期的词汇启动实验

为确保否定比喻句的喻体词与探测词之间不存在词汇启动效应,我们事先进行了一个词汇启动实验。在喻体词后150 ms呈现一种探测词或非词,让被试判断该探测词是否为真词。结果发现三种探测词的探测反应时间无差异[F(2,93)=1.692,p=0.634],表明三种探测词(肯定相关、否定相关和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不受否定比喻句的喻体词的影响。

v.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探测词类型,有三个水平,肯定相关词、否定相关词和无关词。因变量为探测词的反应时间。为了控制实验项目与条件间的顺序效应,对32对文本后的探测词进行拉丁方设计的排列。设计了三个实验序列,每个序列里有相同的32个实验文本,而在三个序列中每个实验文本后跟随的是不同类型的探测词。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被试接受一个序列的处理。

vi.实验程序

实验中被试首先看到屏幕中央出现一个注视点“+”500 ms,接着出现情境句,要求被试理解后按空格键,随后出现一个否定比喻句,理解后按空格键,然后出现“*”,“*”持续750 ms自动消失后,出现一个三字词,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是否为真词。“F”键代表是,“J”键代表否,计算机自动记录“*”消失到被试按键的时间和词汇判断的正确率。实验开始前让被试将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双手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指导被试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告知他们有的探测词后面会有理解问题且会记录反应时间,要求他们尽量又快又准地做出判断。整个实验大约10分钟。实验开始前有16个练习实验让被试熟悉实验任务。填充材料的数据不做分析。

(3)结果与分析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6名被试。然后删除探测反应时在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以上的极端数据。在SPSS11.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 (F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 (F2)进行方差分析。本研究关心的是被试对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与标准差见表1。

表1 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2,69)=3.490,p<0.05;F2(2,93)=3.301,p<0.05。事后检验表明,肯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肯定相关词的反应时显著地短于无关词,p值分别为p<0.01,p<0.05。否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p=0.741,p=0.980。这一结果与Giora(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实验1a中肯定相关词在750 ms时依然被通达,是否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而不是前期情境和否定比喻句共同作用的结果呢?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进行了控制实验1b。

2.实验1b

(1)目的

进一步证明抑制更晚出现是由前期情境与否定比喻句整合加工引起的。

(2)研究方法

i.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22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

ii.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32组由前期情境与否定句组成的文本。与实验1a中的否定比喻句不同,本实验所用的否定句与前期情境相连贯,但与相关探测词不存在语义联系,如:他听得昏昏欲睡,但这个演讲者并不生气(肯定相关词:枯燥的;无关词:洁白的)。这就使得先前情境(昏昏欲睡)影响否定句的条件得以控制。同时构建了类似的填充材料32个。实验中的探测词只用了实验1a中的肯定相关词和无关词。同样进行文本的连贯程度的前期评定。

iii.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探测词类型,有两个水平,肯定相关词和无关词。因变量为探测词的反应时间。为了控制实验项目与条件间的顺序效应,对文本后的探测词进行拉丁方设计的排列。设计了两个实验序列,每个序列里有相同的32个实验文本,而在两个序列中每个实验文本后跟随的是不同类型的探测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被试接受一个序列的处理。

iv.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与实验1a相同。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2名被试。然后删除探测反应时在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在SPSS11.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 (t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 (t2)。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与标准差见表2。

表2 两种探测词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肯定相关词和无关探测词之间差异不显著,t1(20)=1.326,p=0.200;t2(32)=1.502,p=0.143。该结果排除了实验1a的结果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即实验1a的结果是前期情境和否定比喻句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证明实验1a的结果是由于前期情境对否定比喻句的易化作用。

实验1的结果表明有利于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使得否定比喻句的肯定相关词在更长的时间内通达,抑制效应出现得更晚;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的通达时,否定比喻句的真实意义是否能够在早期就能够通达呢?实验2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实验2

1.实验2a

(1)实验目的

选用500 ms为时间间隔,探讨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对否定比喻句加工的影响。

(2)研究方法

i.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30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

ii.实验材料

与实验1a不同,本实验材料中与否定比喻句组成文本的,是有利于否定比喻句的真实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此外,实验材料与实验1a相同。同样进行文本的连贯程度的前期评定。

iii.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采用500 ms的时间间隔。此外,实验设计、实验程序与实验1a相同。

(3)结果与分析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4名被试。然后删除探测反应时在平均数2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在SPSS11.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F2)。我们比较了被试对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与标准差见表3。

表3 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间(ms)和标准差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差异显著。F1(2,75)=5.577,p<0.01;F2(2,93)=17.156,p<0.001。事后检验表明,否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否定相关词的反应时显著地短于无关词,p值分别为p<0.001,p<0.05。肯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p=0.333;p=0.453。这一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即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的情境的存在,使得被试在加工否定句时,注意焦点很快地转移到事件的真实状态,证明了情境的作用。

实验2a中否定相关词在ISI为500时就得以通达,是否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而不是前期情境和否定比喻句共同作用的结果呢?为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进行了控制实验2b。

2.实验2b

(1)目的

为了更好地证明否定相关词的易化是通过前期情境与否定比喻句整合而引起的。

(2)研究方法

i.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20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

ii.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32组由前期情境与否定句组成的文本。与实验2a中的否定比喻句不同,本实验所用的否定句与前期情境相连贯,但与相关探测词不存在语义联系。同时构建了类似的填充材料32个。实验中的探测词只用了实验2a中的否定相关词和无关词。同样进行文本的连贯程度的前期评定。

iii.实验设计与程序

除了自变量(探测词类型)的两个水平为否定相关词和无关词外,本实验设计与实验1b相同。

iv.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与实验2a相同。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2名被试。然后删除探测反应时在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在SPSS11.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 (t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 (t2)。

表4 两种探测词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否定相关词和无关探测词之间差异不显著,t1(18)=-0.677,p=0.508;t2(32)=0.721,p=0.476。该结果排除了实验2a的结果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进而证明实验2a中否定相关词的易化是通过前期情境与否定比喻句的整合而引起的。

实验2的结果表明,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的通达时,否定句的真实状态能够在500 ms的时间间隔时就得以通达,这证明了前期情境对否定句真实状态的易化作用。但这种易化作用在更早的时间间隔时是否也存在呢?也就是说,该情境的存在能否使得否定句的真实状态在ISI为150 ms时得以通达呢?实验3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

(三)实验3

1.实验3a

(1)目的

探讨在更短的时间间隔条件(150 ms)时,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表征的情境对否定比喻句加工的影响。

(2)研究方法

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30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均未参加过实验1或实验2。本实验采用150 ms的时间间隔。此外,实验材料、设计、程序与实验2a相同。

(3)结果与分析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5名被试。然后删除探测反应时在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以上的极端数据。在SPSS11.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F2)。我们比较了被试对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

表5 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差异显著。F1(2,70)=3.301,p<0.05;F2(2,93)=6.230,p<0.01。事后检验表明,否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否定相关词的反应时显著地短于无关词,p值分别为:p<0.01;p<0.05。肯定相关词与无关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p=0.661;p=0.707。

实验3a中否定相关词在ISI为150时就得以通达,是否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而不是前期情境和否定比喻句共同作用的结果呢?为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进行了控制实验3b。

2.实验3b

(1)目的

为了更好地证明否定相关词的易化是通过前期情境与否定比喻句整合而引起的。

(2)研究方法

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20名,所有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实验材料、设计同实验2b,实验程序同实验3a。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6 两种探测词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否定相关词和无关探测词之间差异不显著,t1(20)= 0.235,p=0.817;t2(32)=0.593,p=0.558;同样,该结果排除了实验3a的结果仅仅是前期情境本身的作用,进而证明实验3a中否定相关词的易化是通过前期情境与否定比喻句整合而引起的。

(四)实验2和实验3综合分析

综合实验2a和实验3a的数据结果,我们考察了在有利于否定句真实状态表征的前期情境存在时,在150 ms和500 ms时间间隔条件下,被试对否定相关词和否定相关词的探测反应。结果如表7。

表7 两种时间间隔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ms)和标准差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探测词类型差异显著[F1(2,145)= 8.437,p<0.001;F2(2,186)=20.492,p<0.001];时间间隔条件差异不显著[F1(1,145)= 0.323,p=0.571;F2(2,186)=0.070,p=0.792],探测词类型与时间间隔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45)=0.419,p=0.659;F2(2,186)=0.385,p=0.681]。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肯定相关概念的反应时变长,而否定相关概念的反应时则变短,即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真实状态的表征变快,进一步说明有前期情境存在时,读者在早期就开始加工否定句的真实状态,且不需要经过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该结果与Glenberg(1989)和Kaup(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当否定句处在充分的背景中时,它的加工困难不仅降低了,而且完全被消除了。

三、综合讨论

当前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都产生了影响。在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条件和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通达条件下,否定句加工进程的两步模拟假设出现了不同的的结果,表明情境类型是影响否定句加工的重要因素。

(一)情境是否定句加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实验1排除词汇启动效应,设置有利于否定比喻句的被否定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考察该情境对否定比喻句加工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由于存在前期情境,在ISI为750 ms时,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依然在被试头脑中表征着,抑制效应出现得更晚,该结果说明,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非否定状态通达时,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的表征可以在读者头脑中保持得时间更久,使抑制更晚出现或者不出现;实验2和实验3分别选用500 ms和更短的150 ms为时间间隔,探讨有利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通达的前期情境对否定比喻句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存在前期情境,在ISI为500 ms和150 ms时,否定句的真实状态在早期就得以表征,且不需要经过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这些结果说明,当前期情境有利于否定句的真实状态通达时,否定句的真实状态可以在早期就得以表征,甚至不需通过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该结果与和Kaup(2006)[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当否定句处在充分的背景中时,它的加工困难不仅降低,甚至完全被消除。

(二)篇章整体因素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

根据Gernsbacher的结构建构模型(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抑制和增强机制调节着文本不同意义的激活水平。抑制机制通过抑制不合理的意义,使得文本/句子的合理意义通达更快。不同情境的存在为否定句的加工过程提供了合理或不合理的意义。前期情境“昏昏欲睡”使得读者在理解“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时认为被否定状态(即“枯燥的”)更加合理,因此其表征在头脑中保留的时间更长(实验1),抑制更晚出现;而前期情境“兴致勃勃”使得读者在理解同一否定句 “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 时认为被否定意义“枯燥的”不合理,故该意义在早期被抑制,使得句子的合理意义“有趣的”更早更快地得以通达。

结构建构模型强调篇章整体因素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Kaup和Zwaan(2003)[7]的研究也支持篇章整体因素的影响作用。该研究表明,在长时间间隔(1 500 ms)时,不管否定标签是否存在,只要被否定实体在情境模型中存在,它就能得以通达。Mayo(2004)[12]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整体因素的敏感性。理解者要判断一个文本片断与先前情境一致还是不一致。这个任务本身就强调了整体的因素。结果显示,当随后的文本与否定概念(not tidy)的可替代性对立意义概念(messy)相兼容时,该意义就很快被激活,易化一致性判断;然而,否定概念的可替代性对立意义概念不存在(如not adventurous)时,读者就只能分阶段来判断一致性,必须先表征不一致性,然后对这种不一致进行修正,做出一致性判断。

(三)读者的预期、先前经验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

否定句的加工比相应的肯定句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否定句本身是模糊的(Glenberg,1999),其内在意义处在被否定状态和真实状态的两极之间的任何一点,有一个很广泛的意义范围。如“这个演讲不是有趣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演讲非常枯燥”,也可以理解为“演讲有些枯燥”,也可以理解为“演讲比较一般,但也称不上枯燥”等等。然而,相关的前期情境使得理解者产生一种预期,进而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该意义范围中的某个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否定辖域内信息的通达。实验1中,如“他听得昏昏欲睡,但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前期情境“昏昏欲睡”会使得读者猜测主人公在参与一项无聊的活动,进而在理解否定句“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讲是“枯燥的”这一意义上,使得“枯燥的”这一被否定意义在大脑中保留得时间更长。实验2和实验3中,如“他讲得兴致勃勃,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前期情境“兴致勃勃”会使得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在参与一项积极有趣的活动,进而在理解否定句“这个演讲不是催眠药”时,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讲是“有趣的”这一意义上,甚至不通过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实验3,ISI为150 ms时,真实状态已得以通达。)

Kaup等研究者提出理解者的期望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认为否定句常用来表达与期望信息的偏离(Wason,1965)[11],其不仅传达事件真实状态的信息,也传达了说话者期望或预料的信息(被否定的信息)。因此,加工否定句时,理解者会先表征事件的非真实信息,即预料或推测到的状态。然而,只加工被否定状态不足以捕捉句子的意义,故理解者还需要表征一种真实状态,即与被否定状态(预料或推测到的状态)相反的事实。据此,Kaup(2006)[5]采用了具有对立谓语的否定句(如“The door is not open”),该类句子为事件的实际状态(closed)提供了确定的语境,若读者对否定句的理解能够最终表征实际状态,结果表明在ISI为1 500 ms时被否定状态被激活。

上述研究都验证了语言理解的经验模拟理论的适用性,何先友等(2010)[13]也认为经验模拟理论对Kaup等人系列研究结果[5,7,9]的解释更加清楚有力。语言理解是人们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对句子所描述的情境建立心理模型,即对事件所描述状态的心理模拟(mental simulation),心理模拟本质上是经验的,因为其根植于知觉与动作。在否定句理解过程中,句子暗含的意义、读者的期望与推理等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充足的情境则有利于读者形成适当的预期,更快更好地理解否定句。当前期情境很充分,或某种先前预期需要被否定时,否定句比肯定句的理解更实用(比如,在“他听得昏昏欲睡”之后让理解者补充句子“这个演讲 ”时,大多数理解者会补充“不枯燥”而不是“有趣”)。或许,在否定的情境中,否定句的这种实用性优势组成了更高级的加工复杂性。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的前期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的不同影响,进一步支持和补充了经验模拟理论。本研究发现否定句的真实状态在ISI为150 ms时就得以表征,这是否足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否定句的真正意义的通达不需要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在ISI为0 ms时,其真实意义是否依然得以表征?若是,其内在加工机制又如何?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在行为水平上展开的,词汇判断时间会受到句子阅读时间等因素的污染,未来的研究可采用眼动或ERP、fMRI等技术来探测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的影响以及否定句加工的脑机制,以便更精确地描述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点被试对被否定状态和真实状态的认知表征,进一步探测大脑对否定句以及情境对否定句加工的影响的内在机制。

四、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情境是否定句加工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情境对否定句加工进程以及否定效应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在:前期情境会影响否定句的加工进程,当前期情境有利于非否定状态通达时,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可以保持得时间更久,使抑制更晚出现或者不出现;当前期情境有利于真实状态通达时,否定句的真实状态可以在早期就得以表征,甚至不需通过对被否定状态的抑制。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illes.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 MIT Press,Cambridge,1985.

[2] MacDonald,Maryellen C and Just M A.Changesinactivationlevelswithne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1989,15:633-642.

[3] Hasson U and Glucksberg S.Doesunderstandingnegationentailaffirm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 38:1015-1032.

[4] Kaup B,Yaxley R H,Madden C J,et al.Experientialsimulationsofnegatedtextinform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6:1-15.

[5] Kaup B,Lüdtke J,Zwaan R A.Processingnegatedsentenceswithcontradictorypredicates:Isadoorthatisnotopenmentallyclosed?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1033-1050.

[6] Glenberg A M,Robertson D A,Jansen J L,et al.NotPropositions. Journal of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1999,1:19-33.

[7] Kaup B, Zwaan R A.Effectsofnegationandsituationalpresenceontheaccessibilityoftextinfo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2003,29:439-446.

[8] Giora O F.NegationinContext:AFunctionalApproachtoSuppression. Discourse Processes,2007,43(2):53-172.

[9] Kaup B.NegationandItsImpactontheAccessibilityofTextInformation. Memory & Cognition,2001:960-967.

[10] Schmalhofer F and Glavanov D.Threecomponentsofunderstandingaprogrammer’smanual:Verbatim,propositional,andsituational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86,25:279-294.

[11] Wason P A.TheContextsofPlausibleDenial.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5,4:7-11.

[12] Mayo,Ruth,Yaacov Schul,Eugene Burnstein. “I Am Not Guilty” vs “I Am Innocent”:Successful Negation May Depend on the Schema Used for Its Enco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443-449.

[13] 何先友,陈广耀,胡玲.“否定”加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9-67.

猜你喜欢

否定句通达状态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通达青岛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学写双重否定句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达业速度为则通达
Units 1—2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