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海有个许家山

2011-11-21徐群飞

文学港 2011年5期
关键词:石屋宁海古道

徐群飞

到许家山去

随着石头古村许家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去许家山的人越来越多。从宁海城区出发去许家山,有数条路可走。如果是车行,一条是从城区出发沿沿海南线,经亭头、梅岙,至茶院分岔口折而向北,经台芳、南溪、庙岭,至茶院乡政府折而向西,行约2公里,至一叫 “竹家岙”的小村,马路边竖有一 “石屋古村许家山”的路牌,折而上岭,即可至许家山;一条是指从城区出北门,沿兴海路或桃源北路北上,至桥头胡,折而向东,至黄墩桥附近有一岔口,一往大佳何、象山,一往建设 (旧乡名)、茶院,选后者,经建设、铜岭祝,越铜岭岗,经道士桥、双宫,下至铜岭脚,转过一山嘴,即至竹家岙。

在这里,竹家岙像一个节点,也像一道门户,过了这道门户,上山,就到了许家山。

两条路,距离不一,路姿各异,风景也相殊。南线条,穿过白峤岭隧道,至亭头一带,途中可见新标准海塘,逶迤穿行于海塘边,目光越过塘坝,可见港湾上船帆片片、鸥鸟点点;至宁海大梁山啤酒的发祥地——南溪村,可见那高大的啤酒发酵罐,依然耸立在东方岭脚,岁月的锈迹,掩不住那曾经的光芒,依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可见南溪村背后的大梁山、羊祜殿。大梁山危崖高矗,草木苍翠,羊祜殿就依崖就势,蹲伏在危崖底下。那洞开的窗户,那黄色的琉璃瓦,使人觉得是一个智者,为芸芸众生冰释人世困扰。较之南线的平缓,北线走的开始是开发区、城区,而后是翻越那座高且险峻的铜岭岗。宁海有句俗语,叫 “十里铜岭岗,后生爬黄胖”,意为铜岭岗高且长,即是青壮后生也要爬生病了。尽管如此,铜岭岗上亦有不少可观之处,如山顶村庄道士桥,村居沿山坡砌筑,层叠而上,站在自家窗口,即可一览众山小;铜岭岗上有烽火台,为明时抗倭而筑,历经四五百年,除了边角有所坍塌,依然形制完整。最惬意的是车在岗上行驰,山似海,峰似浪,车即是行舟了,随山势而逶迤,随峰谷而起伏,有万千鸟鸣和翠色扑面而来的惬意。

步行去许家山,也有两条线路可选择。一是许家山古道,从宁海城区出发,穿过白峤岭隧道,至岙里,然后上山,经大岭头、山陈、亦长坪,至许家山,全长约10公里,费时约2—3个小时。

另一条是国家登山步道,从宁海城区出发,爬上杜鹃山顶,沿国家登山步道,至废村王社,再经横金山、瓦窑头、邵家,至许家山。全长约15公里,费时约3—4个小时。

许家山古道将有一章专门叙述,这里只说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这一条。

宁海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具有举办户外运动的极佳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体育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投资300多万元的全国第一条健身步道落户宁海,并于2009年11月圆满完工。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包括100公里登山步道和50公里山地自行车道,施工区域涉及大佳何、力洋、茶院、胡陈、跃龙、桃源、桥头胡等乡镇 (街道)和茶山林区。路径上设计了休息站、露营区、接待点、报警点、垃圾处理系统等辅助设施。步道的修筑以保持原始现状为主,大部分路段稍加园林修剪即可。根据沿途的自然风景和植被,建成落叶步道、砂石步道、竹林步道、岩石步道等。

2010年3月26日,中国著名登山家、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奥运火炬登珠峰的队长王勇峰,携IT行业的风云人物、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专程赶到宁海,亲身体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魅力。他们从龙潭溯溪而上,至东海云顶,沿山岗至外袁村,全程15公里。一路上,溪流、瀑布相随相伴,茶园、竹海点缀其间,一行人充分感受到了大山的宁静和生机勃勃,领略到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自然魅力。

去许家山,首先必须爬上海拔200多米的杜鹃山顶。虽然海拔不高,但爬起来也是很费力的,特别是对于长期养尊处优的城里人来说。好在现在人们十分注重健康,爬杜鹃山成为人们健身休闲的热门选择。快的人,仅18分钟,就能从山脚爬到山顶。

然后下山。路边竖有标牌。沿标志前行。道路大多是山林小径,但经开辟,比原来平坦、宽阔多了。但无论怎样,登山步道都以不破坏原始环境为主旨。所以一路前行,原始的生态保持良好。有时是纯粹的泥石路,有时为了防滑,是竹竿铺成的山道,有时又有人工的泥石台阶,当然,有时也有原来就开辟了的机耕路。路的两边,植被都很好,郁郁葱葱;有的是茶园,一垄一垄的茶树,蓬蓬如盖。春天,一定山花烂漫,秋天,一定满山斑斓。我们走的时候正值秋冬,路上满是落叶,踩着沙沙作响,暖暖的冬阳从树隙里照进来,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甚是舒服。不经意间,头顶或许蓦然伸出一串野果,如珍珠,如玛瑙,惹得你馋涎欲滴。很多的路段,都处于植物夹持之中,这些植物,有竹子,有藤蔓,还有不知名的,它们密密麻麻的,站在路的两边,像两列仪仗;植物的梢头,都弯弯地碰在一起,组成一个穹窿,人行其下,仿佛步入一个绿色的长廊。我想,即使在炎热的盛夏,步行其中,也一定凉爽宜人。

这段道路遇经的第一个村庄,就是王社。王社是一个废村,原来的居民大都迁往宁海城里,这里只剩下二三位老者,依恋这里的山水,不想搬走。他们过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对于仿佛突然之间络绎不绝经过他们村边的外人,目光里充满了天真的好奇。

离开王社,接着的一段大概算是古道了,都是用石块铺就。可以想见,村边的道路,一定如村庄一样古老,甚至比村庄还要古老。用石块砌就,坚固些、好走些,并不奇怪。

又行约3公里,经过一条劈山而过的小路,便来到瓦窑头。这里的瓦窑头,又称 “马摇头”,意为这里山高林密,道路险峻,连马都摇头——害怕。瓦窑头原来出产木材,这里的松树、杉树很多都有上百年历史,大可合抱,是造房、锯板做家具上好材料。而现在,山依然高,林却不再密——大树都被砍光了。瓦窑头也从 “深闺”里走出来,坦然面对人世的变迁。

穿村而过,然后经过座一石拱桥,就到了邵家。邵家的人大都姓邵,可不像许家山人都不姓许。

从邵家到许家山这段路则一路上行,因为许家山处于山顶,而瓦窑头、邵家都在山脚。如果不是由于体力的原因 (因为走了二三个小时,一般的人至此已体力不支了),人在旅途,应该有转折,应该有起伏,一马平川,反而会更加的累,身的累,心的累。而许家山就在不远处的山顶上,目标就在我们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许家山村

在许家山之前,全国各地已有多个 “石头村”,如河北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的太行山深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以石头建筑为特色的明清时期石头文化古村。该石头村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有400多户人家,1600多口人,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700米。全村的六街七巷十八胡同,均以青石铺就。于家石头村形成于明朝成化年间,由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家族兴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如今生活在该村的村民95%以上仍姓于。如河北水峪石头村,位于河北省鹿泉市水峪村。水峪村现在保留的民居以清末民初建筑居多,建筑风格带有山西民居特色。整个村落依山而建,整体风貌保存较好,深红色石块建造的古民居随处可见,参差错落,古朴沧桑。建筑多是二层楼,第一层高大宽敞,用以居住;第二层明显矮小,用来晾晒粮食和山货。水峪村不仅拥有大量厚重朴实的石质老宅,还有30多处泉眼和老井。如广东云礼石头村,位于广东省恩平市那吉镇西部山区,名云礼村。相传明代贡生黎思文在云礼附近的良皮河边失足落水,幸亏抓住岸边一块凸起的巨石,逃过一劫。黎思文以为天意,于是在此定居立村,繁衍至今。云礼石头村的祠堂、农舍、塘基、水渠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而成。石头村布局得当,错落有致,石径通幽,古榕参天。

随着许家山石头村的发现,我国的石头村又添新名录。

许家山石头村就位于宁海县茶院乡,宁海县城的东部,距宁海城区16.6公里,距茶院乡政府所在地3.1公里。

许家山272户,727人,分为张、叶、胡、王四姓。却没有一户姓许的人家。

许家山许家山,应该是许家人或以许姓人为主的村庄啊,怎么会没有一户姓许的人家呢?

原来许家山的附近有一个村叫许家,其先祖也确实姓许 (现已胡姓成为主姓)。许家山所在的山地原为许家人所管,故名许家山。

许家山作为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最早卜居许家山的倒不是叶姓,而是张姓。说张姓首先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迁走了,于是叶姓先祖入住;一见叶姓先祖入住,原先搬走的张姓先祖又搬了回来。当然,这只是许家山人的口头流传,不见文字记载。

现在有文字记载的许家山的最早先祖是叶姓。但关于叶姓的入住历史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1988年2月编印的 《宁海地名志》为主的说法,说是 “南宋末年叶大卿父子自东仓避乱至此定居”;第二种说法是据 《叶氏宗谱》记载,“始祖大卿公本东仓人,当元末避乱许家山,诛茅剪棘,筑室垦田,方之于古與,去邠迁岐,爰立家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一个南宋末年,一个元朝末年,这样就存在两个时间。虽然是两个朝代,但因元朝短命,仅存97年,所以南宋末年至元朝末年相距也不足百年。但人都是同一个,即叶大卿;始迁地也是同一个,那就是东仓;迁居原因也是同一个,那就是 “避乱”。

现在在介绍许家山的时候,大都采用南宋说,那么许家山到现在应该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许家山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不超28℃,而且没蚊少虫。村里许多老人的孩子都到城里打工了,或在城里当干部了,让他们住到城里去,他们都不愿去。 “石房子冬暖夏凉,夏天又少蚊虫,住起来很舒服”。

许家山主粮以稻谷为主,辅粮有番薯、洋芋、苞米等;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还有杨梅、油茶、橘子、枇杷、李子、柿子、梨、黄花菜、藠头、大蒜、葛根等。经济林尚有刺槐、香樟、桂花、银杏、杞子花等;花卉有月季花、茉莉花、菊花、美人蕉、鸡冠花、兰草等,植被丰富。有7株枫香树、古沙朴树,树龄在200—700年间,均已建档,为省级古树名木,并挂牌保护。

许家山风景优美。季节不同,风景各异。老书记叶新舒还是一位民间诗人呢,说起许家山的美丽,他随口吟道: “桃树开花红粉粉、油菜开花似黄金,寒豆开花九莲灯,百合开花像双玲,蚕豆开花黑良心,梅花开花红点心。”

“许家山”是山,也是村。村在山顶上,山在村脚下。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不到村口不见村。因为许家山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小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脚下,寻常看不见,只有真正到了村口,整个村子才一下子映入眼帘。多年来,这里安定、平静、祥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掏番薯、种洋芋、种田割稻、烧番薯烧 (当地一种土产白酒)、做粗大蒜,吃番薯面汤、山粉糕、洋芋汤腌菜羹、藠头烤洋芋、烤花生、笋烧腌菜、溪坑鱼,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且自得自乐的生活。

许家山村植被保护得很好,草木茂盛。简单的生活方式加上没有污染,使这里的空气特别纯净,而且噪音极小。因此,这里不但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氧吧,而且是极佳的修身养性之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家山人自给自足且自得自乐的生活逐渐被打破。人们纷纷走出许家山,走出那块狭小的盆地,或通过考试,或通过参军,或通过打工,到山外去寻找另一个世界。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据不完全统计,许家山二百多户人家中,有近一半迁住他处了,这些“他处”,远一点的有宁波、杭州、上海,近一点的到宁海城区,再近一点的就到山下的茶院、力洋,虽然也是乡镇,但无论是交通还是信息,无论是就业的机会还是孩子的就学,都比山上强多了。

尽管如此,许家山人的脚步走出大山,但他们的心仍在这里。每到清明,他们无论多忙,无论多远,都要回来,到那个叫大田湾的地方,用最虔诚的礼仪,祭扫他们的先人;每到春节,他们一定要回到自己住过的石头屋中住几天,闻闻从石墙缝中逸出来的炊烟的气味,尝尝番薯烧的清冽;每当儿女婚娶,在豪华的大城市酒店摆上几十桌、招亲唤友彰显荣耀的同时,他们一定要回到这个生他们养他们的小山村,在幽暗潮湿的堂前间摆上三五桌,在粗陋的屋柱上贴上红对联,在悠长的石巷中放上几个冲天炮。过了三五个月,尽管已人去屋空,但那红红的对联,依然完好无损地粘在屋柱上、横梁上、门楣上,在风中轻轻摆动,昭示着曾经有过的红火。他们的血液已渗入到石头之中,石头的坚硬也铸成了他们自强不息的骨骼。许家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

许家山的石头

许家山的石头书名叫玄武岩,当地百姓的俗名叫铜板石。

为什么叫铜板石呢?我想有几种可能。一是石头的外表呈黄铜色,内里呈青铜色;二是叩之有金属之声,所以喻之铜;板呢,一是石头的外形呈板状,二是石头的质地较板质 (坚实)。所以称铜板石。

真的,如果你以石或铁叩之,许家山的石头会发出 “当当”的类似金属的声音;敲开,黄铜色的外表里,呈现的却是青铜色;而且石质坚硬、致密,表面光滑,纹理细腻,是上好的建筑材料。

许家山的山山岙岙里,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的,到处都有这种铜板石。这些埋在许家山村不厚的土层下的,有的甚至就裸露在地表上的玄武岩石矿,它们或纵向,或横向,像书本一样散布着。它们像山的骨骼,支撑着山的高峨、雄健;又像村庄的细胞,分裂繁衍着一幢幢房子。

“把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因为当时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寻常的建筑材料难以办到,石料却遍地都是。”而且,这些石料取用十分方便, “山上的石头一层层叠在那里,只要把钢钎插进缝隙,略加撬动就可以取下来,然后根据需要石料的大小用锤子把它们凿开。因为石头本身十分扁平,只要一块块叠砌上去就行了。因为取材方便加上建造相对简单,因此石屋特别受当地村民的喜爱。”当地人介绍说。

有人说,许家山的先祖之所以选择在这人迹罕至、山高路远的山冈上安家落户,除了这里利于躲避战乱外,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玄武岩石矿。

想想也有道理的,在把有饭吃、有房住作为最大生活需求的过去,有这样多无须加工的石材可以免费提供,自然是百姓求之不得的。造一幢房子,只要买点瓦片、砍点木材就可以了,百姓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蕴藏丰富的石材,对许家山的原住民来说,何尝不如同一座金矿。

关于这些石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文学加科学的描述:地球以一种姿态睡久了,微微侧了一下身子,哪晓得地壳运动、岩浆迸裂,于是产生了大量的玄武岩。

据地质学考证,许家山村位于镇海——永嘉断裂带东侧。一百四十万年前,在早侏罗纪时期,浙东沿海发生区域性大断裂,滚烫的岩浆从地底喷涌而出,有的直接涌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出岩,火山喷出岩大体成平缓单斜状产出,以倾向西北为主;有的就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火山侵入岩。许家山村所在地区的玄武岩石矿就形成于那个时期,属火山喷出岩。

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它在地质学的岩石分类中,属于岩浆岩 (也叫火成岩)。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其中侵入岩是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岩层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它的矿物结晶颗粒较大,代表岩石有花岗岩。喷出岩是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它的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代表岩石就是玄武岩。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百度,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它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各种变异的形状。

其实在宁海,在许家山所在的茶院乡,有很多这样的玄武岩。在茶院乡的坑口、后坑李村,也有这样的玄武岩矿,不同于许家山石头分布的散乱,那里的玄武岩呈柱状,密密麻麻排列,十分壮观,柱状的中间有很多隔,可以轻易地采下。但它们的石质都是一样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民间的传说。

说的是,许家山在古代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方,百姓出行困难,交往不易。有一位神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想造一座桥帮当地百姓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为民造福。可他想,自己是仙人啊,不可以在世人面前露出真容啊。于是决定利用夜里人们睡觉的时间造桥。桥的起点在许家山的佃田山,终点是对面妙峰山下的赖头岩,长达十多里。于是仙人日落而作,日出而息,运石不息、造桥不止。可这事不知怎么被住在对面山脚下邵家村边白云庵中的和尚知道了 (庵一般住的是尼姑,可这座庵中住的是和尚)!和尚想,你这座桥要从我的庵上架过,人的脚就等于踩在我的头上,这不行,这有损于我的尊严。而且佛与道,向来不谐,作为佛的信徒,怎么允许道仙来我头上动土呢?于是和尚苦思冥想,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阻止神仙造桥,又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不久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在半夜12点的时候偷偷地学鸡叫,仙人一听到鸡叫,以为天亮了,就会马上收手。于是,到半夜时,和尚躲在自己的庵里,扯起嗓门,学起了鸡叫。此时神仙刚背了一袋造桥的石头来到这里,一听到鸡叫,以为天就要亮了,心里一慌,脚下一滑,便把肩上的口袋扔了。只听哗的一声,口袋中的石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撒满了许家山的山山岙岙。

在许家山的佃田山,真的有这样一处石头阵。佃田山位于许家山的西面,穿过村子,爬过一个小陡坡,再往西,经过小路、田埂,就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巨大的石头阵,从上到下长足有100多米,宽有30多米!各种形状的巨大的石头密密麻麻排列着,层层叠叠堆垒着,像巨兽,又像严装待发的战阵,蔚为壮观,气势磅礴。石头的上面,密布了藤蔓和苔藓,满目沧桑。奇怪的是,石头阵的四周,又密布植被,草木葱茏,阴翳蔽日。好像是谁故意辟出这一块地方,用来安置这些巨石的。

在许家山村的村边,有一口波平如镜的池塘,那是几百年来许家山人在此采石后形成的水塘。在水塘边的山体上,还裸露着一些平整的铜板石,青灰色的石头上点缀着几星金黄的野菊花。鸭子在水塘里欢快地戏水,搅起一圈圈涟漪。宁静的许家山村在远离城镇的高山上悄然矗立了几百年,石屋从一间到一排,从一排到一片,逐渐形成有祠堂,有家庙,有学校的规模整齐的村落。有些石屋倒塌了,更多的石屋建起来,水塘便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而铜板石却依然不见少。村边地头,屋前屋后,纹理细密的铜板石随处可见:石凳,石桌,石桥,石井,石巷,石屋,整个许家山村就是一个铜板石的世界。现在由于交通不便,缺水少地,经济收入低等原因,村中住户大部分已迁往山下。原先的三四百户人家只剩下一百多户,许多石屋因此成为空屋。但仍有些村民,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村民,十分留恋这铜板石构筑的家园。生活虽然清苦,却与世无争,自在悠闲。

因为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石头,许家山才成为许家山,才有许家山的石屋,才有许家山的石径,才有许家山石头的历史,才有许家山石头的景致,才有许家山石头王国的称号。

许家山石屋

许家山的主要村道有两条,一纵一横,呈T字形。纵为南北走向,横为东西走向。

就像一棵树,这一纵一横就是主干,从主干上分叉出去的,就是巷道的枝叶。

许家山的石屋就沿这T字形密密排列。

沿纵向排列的,大都坐西朝东;沿横向排列的,大多坐北朝南。

因为许家山所在的山势是一个缓坡,因此许家山的石屋建筑也是随山势而逐渐升高的。这是否蕴含着古人 “步步高升”的寓意? “这里的房屋是随着地势起伏灵活布置的,从东往西、由南往北一排接一排渐次升高,使得每两排石屋之间自然就形成一条条南北、东西走向的巷道,十分有规律。”专家这样认为。

许家山的石屋通常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厨房、杂物间,楼上为卧室。上下用木楼梯贯连。也有把楼上空余的房子作为杂物间的,但大多放置番薯、洋芋等农作物。因为楼上的地板干燥,收获的农作物放在上面不易腐烂。

这以两层为基本单位的房子,根据经济条件的不同,砌墙的材料也有所不同。条件好一点的,一层的墙体用铜板石砌成,二层为保暖防风,就用当地的粘土烧制的青砖;因为相比之下,砖头的成本比石头要高。条件差一点的,就一石到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边的山墙都是一石到顶的,后墙则一半是石头,一半是砖头。这全看自家的经济状况了。

从许家山石屋的建筑材料来说,石材无疑是主体,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只在梁柱、门窗、楼板等处用少量木材。石屋采用穿斗式木结构承重,树木建构基本没有雕刻,也没有油漆,呈现原木的本色;简单的梁柱交接关系,均以榫头为主,雌雄相衔,简单而又牢固,使石屋独具山乡民居原始之美。也有很少一部分民居采用柱头斗拱承托屋架,那就算得上是很讲究的人家了。“整个山村街巷格局保持完整,石屋外墙采用了乱石建造,内部则采用传统建筑抬架式筑法,梁架用材上特别讲究自然,木材原来什么形状,用在石屋里还是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改变它的弯曲度,给人一种自然美。”专家说。

受地势的限制,没有大面积的平地,因此许家山石屋的开间都较小,进深也较浅。开间较小、进深较浅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囿于当地的经济水平,人们也没有财力建造像山下的民居那样沿中轴线纵深发展,一进连着一进的高楼广宇。它们一般在同一层面上呈横向排列,形成“一”字形条状格局;有的组合成 “U”字形平面,形成内向的半敞开式生活庭院,类似北方的四合院,里面住三五户人家,院子朝南或朝东的地方开一扇公用的阊门。庭院用拼成各种图案的鹅卵石或大小不规则的石板铺地。这三五户人家,原来可能是同一个家庭,后儿子大了,便分立门户,但仍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便于互相照顾。有的还设有公用的堂前间,后墙上挖有神龛,里面供奉着神灵或祖先的排位,每逢清明等重大节日或婚丧日子,堂前间便成为同一宗亲重要的活动场所。

因为地势的原因,许家山的房子排列都高低错落、逶迤参差,其间以一条条石头小巷衔接贯通。沿着这小巷走,可以随意走进一户人家;需要去另一户人家,无须折返原路,而是就从这户人家的另一扇门出去,便是另一户人家。有时从这户人家的厨房出去,过一条石巷,可以进入另一户人家二楼的卧室;有时从这户人家的二楼卧室出去,过一条石巷,又可以进入另一户人家一楼的厨房。走家串户间,常常给你意外的惊喜。户与户之间的门和窗都紧密相依或相对。这也反映出农耕文明纯朴的邻里关系和朴素的亲和力。有一次走访一户人家,来到楼上,只见山墙处开有一扇门。原以为是通向另一个房间或另一户人家,门刚一打开,便有一道强光直扑进来,令幽暗的空间刹那间敞亮无比。原来那门通向的,既不是另一个房间,也不是另一户人家,而是一块菜园。满园的葱绿,直逼我们的眼。二楼卧室的房间,直通一块菜园,这富有诗意的创意,令我们大喜过望!

两块稍微大点的石头被平行放置,中间空出一个长方形,这便是一扇窗户。一楼的窗以石窗为主,用碎石条搭出一些简单的镂空几何图案。这些漏窗除便于采光通风外,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在许家山,很少看到在宁海同一时期的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雕花石花窗,仅有的一二扇,也不是用许家山本地的石材制作的,雕工也较粗糙。这可能与铜板石的石质不适宜雕镂有关。尽管门窗都偏小,但由于进深浅,屋架高,屋里的光线倒不是太阴暗。二楼的窗户因为关系到挡风和私密,大多用木板制成。许家山石屋的门也以石为主,除了门扇和轴是木制的,其余都用石头。石屋的正门一般都朝东或朝南,考虑到门框对石墙的承受力,门一般不大。门的上框大都是整块较厚的石板,因为要承受来自上部的压力;或用碎石砌成拱形,既美观,又便于身材较高的人出入而不碰头。门两边的石头相对比较完整,排列也整齐。门槛也是整块的石条。相比于木门槛,石门槛不易磨损,更不会腐烂。只是因为年长日久、岁月打磨,许家山石屋的石门槛大多平整光滑、亮光可鉴,村民常常把它当凳子坐。劳作归来,坐在自家的石门槛上抽支烟,看儿女在院子里嬉戏,闻妻子在灶间烧菜的香味,那是多么惬意的享受。

许家山石屋的墙体大多由石块垒叠而成。那是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有尖利的三角、悠长的菱形、对称的方形,以及漂亮的长条形,它们互相契合,紧密地粘叠在一起,形成一面颇有几何意味的墙面。石块有大有小,参差不一。有些屋子所用的石块要细碎一些;有些屋子所用的石块就相对较大、较方整,大石块与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但都极少用石灰或水泥抿缝,一般也不用石灰或水泥抹面,整面墙体裸露块状或条状的石头,因此风能轻易地透墙而过。住在这样的石屋里,冬天虽然寒冷,夏天却是非常凉快,再加上此地没有蚊子,绝对是一个避暑消夏的好地方。80岁的叶红梅老人告诉我们,她就出生在石屋里,住了一辈子的石屋, “石房子冬暖夏凉,夏天又少蚊虫,住起来很舒服。” “风能锤炼人的筋骨,使人不生病。”看着老人红润的面庞和鲜健的身骨,信然。

石墙的上面便是屋顶了。许家山石屋的屋顶也与大多江南民居一样,采用硬山双坡屋顶,一层向外侧推出一进檐廊。一爿爿秀气的小瓦或躬着背,或仰着身子,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躬着的背是让雨水滑下,仰着的身子是把滑下的雨水接住,然后顺着倾斜的瓦沟,顺流而下,泻入屋边的水沟里。不知你留心过没有,许家山石屋的墙根有很多石避水,一排排斜斜地立在那里,雨水下来后,不至于直接渗入墙根,而是通过石避水的抵挡和导引作用,滑入旁边的水沟里。以确保石屋的基座不会因为雨水的渗透而下陷。

站在地势最高的房子的楼上,可以俯视整个村庄,只见屋舍俨然,瓦脊毗连,其间点缀着绿树和电线杆。每当炊烟升起,整个村庄便氤氲在诗意的朦胧里。

许家山古道

在宁海城区与许家山之间,有一条经白峤岙里出入的古道,那就是许家山古道。

至于这条古道建于何时,已无资料可考。

或许在许家山有人居住之前,成为村之前,就有了。因为宁海城区、白峤一带,是古时宁海的县治所在,是宁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乡的百姓、官兵来宁海,除去水路,许家山古道是较为捷近的一条。

或许成于叶氏先租自东仓迁居许家山之时。那应该是南宋末年了。许家山的叶姓居民至今还口口相传,古道中的大庵是叶姓先祖建造的。那庵等同于路廊,居于古道的半途,供过往的人歇息、避风躲雨之用。从庵中至今残存的石佛看,那庵是很有些年头了。

或许最迟不应该迟于许家山张氏先祖自白峤白鲤塘迁至许家山之时。

那应该是明成化十二年 (1476年)。据 《张氏宗谱》记载,那一年,张姓先祖张永机,携宗田、宗九、宗十三个儿子自白峤白鲤塘迁住许家山。张永机即为许家山张氏始祖。

设想那时白鲤塘的张氏先祖常去山上狩猎、伐薪之类,或许为了追逐一只猎物,追着追着,忽然来到了许家山地界,见此地山坡平缓、土地肥沃,且坐落于崇山之中,适于躲避兵燹匪祸,遂在此居留下来。

于是在新居与祖址之间,张氏频于来往,或走亲访友,或搬运物什,或谋于生计,于是在茂密丛林中,渐渐趟出一条山道来。

随后,许家山叶、张、胡、王等先祖,分工合作,精诚团结,在路上砌上卵石,驳上石磡,并在路旁设立路廊、庵庙,以供人们歇脚和躲风避雨之需,一条仅次于官道的古道逐渐完善。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许家山古道这一头连着的,不单单是许家山,还有长街、象山;那一头连着的,不单单是宁海,还有台州、温州……

古朝鲜校理崔溥在 《漂海录》中有记载:“二十六日过宁海县。是日雨。巡检司对岸有越溪铺。自铺前舍舟乘陆,从溪岸而步。溪之通海口甚广阔,不知其源之所从来。行过西洋岭、许家山,至市岙铺,铺中人馈茶数碗。又行至白峤岭,有军卒二十余人担轿来迎臣等,臣等八人又乘。过进士坊,至宁海县之白峤驿,驿在县治中。”

这里的许家山当不是指茶院乡的石头村许家山,因为崔溥从越溪上岸去宁海城里,无论如何不用经过距此有十公里之遥的许家山。

而日记中明白无误地记着许家山,这很可能是误记。因为这条岭有岔道通往许家山,崔溥在问路的过程中,或许有山村野老告诉他们此岭通往许家山,就记下许家山了。这从崔溥的日记中可以得到证明: “令陪吏四人逐日观标,旁问地方,挂一漏万,记其大略。” “挂一漏万”, “记其大略”,能准确吗。

又光绪县志 《陆路道里表》载: “自东门东经白峤岭至白峤村六里半,许家山路自此北分,又东至白峤凉亭八分,牛腿路自此南分,又东至亭头汎八里六分。”通往许家山的路确实从崔溥所走的路上 “北分”出去的,但不等于就是许家山。

我的老家在茶院,记得十几岁还在茶院读小学、初中时,学校组织野营去宁海,走的就是许家山古道。当时觉得不可思议,茶院距宁海路远万八,车开开也要一二个小时,用脚从许家山可以走到宁海?但相信老师总不会骗人,于是 “年卵随大队”,跟着去了。峰回路转,上坡下坡,好在小伙伴多,一路上讲讲笑笑,嬉嬉玩玩,把路远忘记了,也不觉得累。当走到岙里的山上,面前忽然现出一个豁口,有人说,下去就是白峤岭了,翻过白峤岭就是宁海了,心情就一下子豁亮起来,呵,宁海居然就这么近啊!我们飞快地冲下山……

2010年的1月,我们有了一次许家山古道的重溯之旅。但暌违数十年,我对曾经走过的古道已印象全无了。

我们一行四人,从白峤岙里入,至山麓,过一路廊,便见卵石铺就的古道。虽然历经数百年,卵石古道已残败不堪,但从那断断续续的绵延中,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嬗变和时间的无情,仿佛能从中闻到,古人的衣袂飘过时,那略带烟味的气息……

我们就循着这古道,拾级而上。

说是级,其实是没有的。就是泥石混合的山路。只是有的路段,石头比较规则而已,印证着曾经的古道的模样。路两边草木茂盛,并遍植杨梅。这些杨梅树有的尚小,有的大可合抱,想有上百年的历史。白峤是出产杨梅的,这里无疑是它的主产区。可惜不是杨梅上市季节,不然,这里会有多么繁丽的景象。

山愈往上,绿色便愈少,代之以落叶灌木的瘦简和茅草的苍黄。

接近山顶,见一倒塌的小屋,淹没于柴草丛中,不知是看山人的小屋还是路人歇脚的路廊。

至山顶,有几株不知名的乔木却颇为可观,主干粗圆挺直,枝桠繁密,如伞形,一律向上,在树梢,形成一个宝塔。

但至此,古道消失了,代之以黄土铺成的机耕路,路上有车辆碾压的轮迹。

我们便循着这机耕路走。不久,就到了一个叫大岭头的村庄。

但村庄已迁至山下了,只留下一只古石碾,一株古沙朴树,和几圹清朝年间的古坟。房基被新开发成土地,一排排,很是好看,似乎要等待播种什么。

继续沿机耕路走。两边都是油茶基地,茶树还只有齐膝高,但有的已开花了。正在铺水管,路边散落着塑料水管,但劳作的人很少,或许是天冷的缘故。我们所走的机耕路,路表的浮土都被冻起了,踩下去札札作响。

不久就到了山陈。这也是一座搬迁了的村庄。只孤零零地留着一推房子,且是楼房,板壁被漆成乌红色。远远望去,一位妇女在水龙头下洗什么,一位年轻的男性坐在门口,似乎正闲着。原以为是本地人,所以急于上前问许家山怎么走,然而回答我们的却是答非所问的普通话,始知他们是来此打工的外地人。

此时古道的痕迹已全然没有了;或许是有的,但被机耕路截断了,不知躲进了哪块山旮旯里。找不到一个向导,也没有一个指点迷津的人,我们就 “将错就错”,按照许家山的大致方向,继续沿机耕路前行。好在山上风景不错,头顶危崖高耸,脚下群山绵延,草木苍翠,云雾缭绕。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伏虎,有的像卧龙;有的像冠冕,有的像塔座。从丛山的间隙望出去,可见远处白峤港波光点点,沿海南线上车辆如梭。

上坡下坡,左转右弯,至一转角,忽然发现机耕路似乎要断了,正犹疑是不是要继续向前,探路者在远方大喊,路没断,于是又柳暗花明。但此时的机耕路已走下坡了,这明显地不合许家山是在山顶上的方位,且方向也不对。于是在机耕路边急切地寻觅起来,希望重新找到消失了多时的许家山古道。

天无绝人之路。于丛生的灌木丛中,发现一条路:山石嵌砌,直通山顶。从路的状态判断,无疑是条古道;从路的方向判断,与许家山所在的方位一致。于是我们毫不犹豫,钻入灌木丛。灌木很密很高,几乎把路遮没了,只从偶尔发现的几只烟壳、饮料瓶上,可见此路也偶尔有人行走。愈到山顶,灌木愈密愈高,都是一种叫 “黄壳浪”的橡子树。从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多的橡子树,到秋天一定很美,因为橡子树的叶子变黄、变红了,那满山都是金红的一片啊。

顾不得歇一下,一口气冲到山顶,恨不得一眼就能看到许家山。但远远望去,对面的山虽然也与许家山相似,有些平旷,也有些苍凉,但似乎没有村庄的样子。但突然有个声音传来,令我们大喜过望,那就是鸡声!有鸡声的地方一定有人家,有鸡声的地方一定有村庄。那鸡声嘹亮婉转,从对面的山上传来,山回水转,直达心扉。一路下坡,我们连蹦带跳,把一身的疲惫远远抛在脑后。这段古道保存比较完整,人迹罕至,所以破坏较小。两边的山更见奇伟。其中一座,山峰像一根圆柱,高耸直上,当地人似乎叫 “稻杆蓬岩”。且山林茂密,山色苍郁,与近在咫尺的许家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至山脚,便是平缓的大道了,路两边有茶叶地,也有小水库,可以想见,那是当地人经常出入劳作的地方。不久,便见到第一个村子,叫亦长坪,再接着,就是许家山了。

清代诗人徐镛有一首 《过许家山》的诗,在写许家山的文章中被广泛引用: “豺狼蹲坦道,僻径绕寒山。无限斜阳色,来添霜叶殷。秋空雕翮健,石蹬马蹄孱。深羡云中客,肩樵任往返。”

徐镛,号友笙,长街山前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岁试入邑庠,加同州衔,工诗文,著有《红岩山房诗稿》、 《回浦诗草》。与徐镛同时的文人有鲍淦、王锡彤、黄瑞符、叶得薪、蒋瑚、鲍也仙、叶佐清、王梦赉、陈阶、王骏、华观、杨秉鉴等,他们经常来往于城乡,相聚,互相酬唱,切磋。无疑徐镛也常来宁海城区,与诗友聚会。他的很多诗都写得十分自然,仿佛信手拈来,但又十分耐读,给人以广阔而凄美的想象空间。如 《夜宿妙相寺》中的两句: “尘梦正酣谁唤醒,霜天听打数声钟。”让人有梦若尘世,还是尘世若梦的无妄之感。 《过许家山》就是他从长街去宁海,途经许家山古道时写的。那时应该是个秋天,而且是黄昏,斜阳、霜叶、秋空,信手拈来,组合成一幅凄美的秋山行旅图。 “豺狼蹲坦道”,那时的许家山有豺狼吗?应该是有的吧。这句是写实,也许还另有所指。 “秋空雕翮健”,极写鹰之健, “石蹬马蹄孱”,极写路之险。 “深羡云中客,肩樵任往返”,那 “云中客”,或许就是许家山人吧,他们挑着柴禾,在险峻的许家山古道上任意往返、健步如飞,令孱弱的诗人羡慕不已;除此,或许还羡慕他们那种摒弃名缰利锁、自由自在的生活姿态吧。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家山人还常通过许家山古道,到宁海城里来卖番薯藤秧。他们常常在当天剪下番薯藤秧,在家里的水缸脚放上半夜,到第二天凌晨,他们就起床,踩着星光,沿着许家山古道,健步如飞。尽管许家山古道险峻、曲折,但仿佛血液里留有祖先坚韧不屈的基因,面对苦难和贫困,他们负重若轻。当天刚蒙蒙亮时,他们会如期抵达白峤岭头。当第一缕曙光出现在天边时,他们还带着露水的番薯藤秧会如期摆在集市上,给四邻八乡赶集的农民带去鲜绿的祝福。

随着交通的发达,现在经许家山古道来宁海的已很少了。因此许家山古道日渐破败,路径日渐被柴草湮没。即使原来坐落于古道边的山村,如大岭头、山陈村,都迁居城区了,甚至连旧基都不存,被开辟成新的田园,大片新鲜的黄色的山土被翻掘出来,将被植上油茶之类的经济林木;原来虽然曲折蜿蜒但绵延不绝的古道,也被机耕路大段大段地截断。但可以坚信,古道的那一头,一定还藏在大山的某一处,只要你有心寻找,历史的经脉,一定会重新得到延续。那一天,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寻找,沿着许家山古道,走到许家山的。

猜你喜欢

石屋宁海古道
走古道
补瓷(外一首)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石屋(散文)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赵养军·老兵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