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顺印象

2011-11-21张石山

山西文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平顺县平顺教育

张石山

玲珑雅致 宜人山城

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识之一,是城市化的程度。

创建国际化的大都会呼声劲急,以中国幅员之广、人口之多、历史之悠久、发展之迅疾,国际化大都会的出现势所必然。

而一个曾经的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国民绝大多数,中国的城市化有赖于创建遍布全国、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更其势所必然。

平顺县城,就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崛起的一座新兴小城。

有人曾经到过几年前的平顺,说那时的县城破旧、简陋、狭窄、灰暗,简而言之让人很难承认这里是一座县城。不禁让人联想:县城尚且这般模样,山庄窝铺怎么住人呢?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初确曾有人浩叹:这里简直就不适宜人类居住!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举世瞩目。中国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

曾经贫穷滞后的平顺,艰难起步、奋起直追,弹指间旧貌换了新颜。

先前,我不曾去过平顺;知道平顺,是因为这里有著名的全国劳模李顺达和申纪兰。不曾来过此地,没有见过此地旧貌,当然无从进行今夕新旧对比;但这样一来,不妨说我因此取得了一种和别处进行横向比较的更高层面的视角。

今日平顺县城,一面青羊山,一面彩凤山;两山耸峙,虎踞龙蟠,不仅连年绿化,而且进行了园林化改造。正是金秋季节,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山脚岩壁上,有浮雕彩绘美不胜收;山腰山头,有亭翼然出于林表。

两山夹峙里,小河穿城而过。河道经过精心修整,河心多景观,沿岸皆草坪。白天,可见河水清冽,惊鸿足以照影;入夜,华灯初放,上元疑在今宵。

由于地势狭窄,何不因地制宜。由局促旧城扩建的平顺新城依山就势。建筑因而错落,高低天然有致。街道不免盘旋而上,仿佛来到重庆;拾级登高,恍惚置身青岛。

新城规划,不仅注意整体外观,尤其重视方便居民的基础建设。两山公园之外,沿河尽是休闲去处;城中平坦之地,辟有大小广场;机关商店学校医院,布局合理;用水用电,充足方便。

在平顺小居数日,没有人随地吐痰,没有人乱扔杂物。居住环境之美和人的环保意识之强,成良性循环、相得益彰。当地居民,恬静自然,表情开朗;礼貌友善,行止得体。他们仿佛有了某种自觉,住在这样一座雅致山城,人也应该是雅致的。

相比大城市而言,正是小有小的好处。就我个人喜好,从宜人居住的角度,我更喜欢像平顺这样的小城。

在平顺山城,正在兴建若干移民小区。据称,过分贫穷偏远的山庄窝铺,确实已经不宜人们居住之地的老百姓,将有计划地迁来县城,转变身份成为城镇居民。

中国的城市化会是一个缓慢有序的发展过程。平顺新城的崛起,该是这一过程中典型的样板之一。

外地游客到广西桂林、到云南丽江,到海南三亚、乃至山东烟台,难免都会产生这样的冲动:假如能够卜居此处,该有多好!当然,这往往都是一种奢望,多少暗含着对当地居民的羡慕。

假如你到今日平顺去小住几日,也会产生这样的冲动。

你多半不会在那里安家落户,但那里多半会成为你的一处梦中家园。

复兴教育 百年树人

平顺地处山西东部,太行山中段。由于地形封闭、山川阻隔,多年来发展滞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中国的发展不平衡,穷苦封闭的平顺要发展,难度相当大。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不平衡。地域封闭、经济落后的平顺,在高考升学率这一项指标方面,曾经多年位居长治市下属县市倒数第一垫底的位置。这样一个贫困县,教育事业要复兴,难度尤其大。

校舍破旧、师资水平低下,处在温饱线之下的老百姓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力不从心、民众普遍的对学生升学率的失望情绪,每况愈下、每下愈况,成一种恶性循环。复兴教育,举步维艰。

好比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全民的积极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强势领导,而尤其需要一位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一个县的发展也是这样。没有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拿出决策、强力推动,复兴教育只可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抵达平顺的第一天,下车伊始,首先参观了县城正在兴建的幼儿园、小学校和两所中学。有关方面介绍,平顺全县今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8亿元,这次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就达到0.8亿元。

平顺有丰厚的矿产资源,其中高品位硅矿储量26亿吨。由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多样,平顺是“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是“中国潞党参”正宗产地。平顺要开发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产业,需要投入。

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能够尽快见到政绩的项目很多;县委书记陈鹏飞表态:“不搞教改就没法向平顺人民交代,不抓教育就会成为平顺历史的罪人。”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平顺县在教改中,还实行了一项面向全省重金招聘英贤的举措。年薪十万、八万,招聘中小学校长。

县委县政府决策将最大的一块资金投入到教育方面,这一举措赢得了平顺老百姓的一致拥护,值得大加赞赏!

施工中的平顺一中,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宿舍楼,一律采用抗震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过后,“重视学生生命、学校建筑掺假就是犯罪”,成为整个民族的共识。

兴建中的平顺一中校址,选在曾经的文庙“东昌寺”。当地老百姓祖辈传言道:“识字不识字,住过东昌寺”。这传言记录着东昌寺曾有的学风传统,也反映着老百姓的某种殷殷期盼。

预计今年能够完工投入使用的平顺一中,将是环境幽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一所校园。图纸显示,它将是比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更加宏伟的一处建筑。这样的比较,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关乎青少年,关乎个人成长、家族兴隆,关乎国家兴衰、民族未来。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有赖于整个民族的不懈努力、祖祖辈辈的接火传灯。

在太行山的深山更深处,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华民族教育复兴的一缕曙光。

雄奇山水 叹为观止

平顺县国土面积1550平方公里,现存汉寨、唐堡、赵长城等1556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处。

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文物古迹,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概念。

或者,正是封闭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文物免受兵燹之害、逃过了“文革”浩劫。

而且,这里有着800里太行最雄伟、最险绝的一段山脉。

漫游平顺,满目皆是雄奇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群峰矗天,铁壁铜墙;奇峰怪石,秀甲三晋;巨峡大川,叹为观止。

平顺,像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待字闺中,芳心萌动,期盼天下游客前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到平顺的第二天,我们去游览了著名的石窟古迹金灯寺。

新开辟的旅游公路,在太行山的山巅盘曲旋绕。环顾奇峰插天,俯瞰雾锁深峡。下视人寰处,点点村庄,遥遥已是地属河南。

突然,在左侧车窗,大家看到了被称为空中隧道的挂壁公路。平顺县井底乡人民为了走出大山,苦战数年在直上直下的绝壁半腰硬是凿出一条长达3000多米的挂壁公路。公路上距山巅300多米、下距谷底500多米,当代愚公欲与天公试比高,在神奇的自然景观中托举出一道人类建筑的奇观。

回程经由挂壁公路,我们盘山而下,从海拔1800多米的山巅来到海拔300多米的白云深处井底村。徜徉谷底,草木葱茏,溪水潺湲;举头仰视,四面皆是耸入云霄的绝壁奇峰;有村名曰红豆,这里竟然生长着红豆树,原来北国红豆也相思。

鸟鸣山幽,云遮雾障,不啻天上人间,原来世外桃源。

隔日,我们又去过了号称“北方九寨”的天脊山。苏东坡有词曰:“上党从来天下脊”,说的正是这儿。

天脊山天泉飞瀑景区,最是令人叹为观止。

两岸云峰接天,涧底溪流喧豗;奇松相伴了怪石,若熊似罴;草木掩映小径,正是花不知名分外娇。沿着雕凿在半山的栈道前行,脚底山谷骤然断裂;刀切一般,垂直俯冲而下。连接山峡两岸,建了一道横亘云空的铁索缆桥。走在缆桥上,一步三摇;上穷碧落,下临无地。蓦然回首,方才山谷断裂处,一道绝壁赫然在望;绝壁上,一条瀑布奔泻,宛若银练。

这便是天泉飞瀑。高度346米。以绝对高程而论,堪称华夏第一。

山巅,烟岚升腾;山谷,云雾缭绕;眼前,水气迷蒙。银河落自九天,造化神功令人慨叹。

作为一名游客,不远千里万里而来,能够看到这样的山水奇观,你会由衷感到不枉此行。

大自然亘古造化,不知几万亿年;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永恒与须臾,砰然交汇。

你会在不经意间生出这样的感悟:融入空间,脚下便是天堂;忘记时间,此刻正是永远。

遍游全球所有名山大川,对多数人来说终归是一个梦想。

对于就在平顺、就在长治、就在山西、就在中国的雄奇山水,我们为什么要无视它们的存在?

有时间去那里走走,你一定不会失望。

猜你喜欢

平顺县平顺教育
更正
国外教育奇趣
1945年平顺县德珩村的冬学运动
题解教育『三问』
探寻未来新能源
中药材种出好风景——山西省平顺县大力发展药茶产业为发展增添新动能
基于Simulink的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
平顺植保站:开展粟灰螟防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