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雅湘江”
——九歌艺术家湘江考察写生创作

2011-11-17姚焕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湖湘湘江书画院

姚焕瑜 文/图

湖南省九歌书画院

“风雅湘江”
——九歌艺术家湘江考察写生创作

姚焕瑜 文/图

湖南省九歌书画院

3月13日在长沙的九歌书画院副院长欧阳笃材、澍群、王友智、周中耀及王主任为写生的艺术家们践行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几千年以来,奔腾不息,滋润千亩良田,养育着湖湘儿女,并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吟诗赋词,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唐杜莆《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鲁迅《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毛泽东主席在一九二五年作了一首沁园春《长沙》的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3月14日准备多时的“风雅湘江”九歌艺术家写生创作活动,经过多方努力和筹备,终于在早晨八点四十六分,准时从长沙出发了。湖南卫视为这次活动的启动作了采访,本次活动的领队,九歌画院秘书长、著名人物画家张楚务先生向电视台记者阐述了这次千里湘江写生创造活动的意义和任务: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她养育了湖湘儿女,生发湖湘文化,我们对她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们爱她;在“两会”期间,周强书记提出要把湘江重金属污染作为治理的重点工作,要把湘江建成一条流淌文化的河,一条流淌哲学的河,一条哺育三湘儿女的河,要把她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这种诗意的表达,体现了一种政治远见,又有一种文化品位。九歌书画院的艺术家们为之感动,这次活动主要从长沙到湘江水源分流的广西兴安开始,沿江而下,途经全州、永州、祁阳、衡阳、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湘阴,最后到达岳阳洞庭湖,全程时间为十五天。考察湘江文化、历史、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等,用采风写生的形式,精心创作国画、书法和摄影作品。参加这次写生的艺术家是萧有恺、张楚务、李桐生、乔志东、袁晋勇、刘应雄、姚焕瑜、童勇。

艺术家们在摩崖石刻上考究文字

县委常委、九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党委书记刘庚旺(左二)在隆重的仪式上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3月13日晚,在长沙的副院长,欧阳笃材、澍群、王友智、周中耀及画院的工作人员专程为参加写生的艺术家们践行,大家欢聚一堂,院长们相继提出写生创造要求,期望大家对湘江流域人文景观的历史、现状、未来有较深的了解,站在高角度,创造出高水平的书画作品来,不辜负这一趟千里之行。14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一行出发之前,老天却给了我们一个阳光明媚的灿烂开头。我们八人分乘两台车,沿长沙湘江风光带,一路欣赏沿江路两边的绿色植被,看到橘子洲头绿树成阴,岳麓山下楼房比邻,色彩交错,好一派城市环保绿色景观。河边的垂柳随春风轻轻的摆动,像是在对我们一行的致意和祝福:一路平安,凯旋归来。看着屹立在橘子洲南端的毛泽东青年塑像,我们也心中暗暗表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努力用心完成任务。

第二天我们从兴安驱车28公里来到白石乡水源头村,村里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中,有一株株高大的银杏树,彰显这个村庄的古老。好一幅山野古村图,大家被眼前古老沧桑的画面而震撼,太美了!。一阵狂拍之后,各自找到最佳的角度开始速写,春雨随风漫天飞舞,不时在艺术家的写生本上留下亲吻的痕迹,可艺术家们忘却春雨的寒意,全神贯注在这黑白、笔墨和场景之间。

往村后走约3公里,一个大峡谷出现在眼前,豁然开朗,路的左边有条溪流,沿着小溪,峡谷慢慢荒凉,溪流渐渐窄小。七绕八转,突然,迎面溪涧边上,一块石牌耸立,闯进眼帘。碑连底座高两米,上有大家黄永玉手书“湘江源”三个大字。左下落款为“湖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潇湘晨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人民政府,二00五年四月十五日立。”石碑背面,镌有《湘江源碑记》。碑记左下附湘江源头水系结构示意图一幅。白石河直奔灵渠铧嘴,自此湘漓分派,三分南下,七分北上,浩浩荡荡,涵泽湖南全境,奔八百里洞庭而去。背面是湘江源碑文:“八百六十六公里湘江,肇源于此。白石近峰,溶洞山溪,出即称白石河,接海洋,有此而后有三湘,灵渠分水,勾漓江,入潇湘,北归洞庭,纳支流一千三百余条,挟年水量七百二十二亿立方,全流域九万四千六十六平方公里,日夜江声,恩泽不断。永、衡、株、潭、长。星灿其间;耒、渌、祁、蒸、涓、涟、沩,雾列两岸。一带串起湖南精气,千流哺养血性儿郎。湖湘儿女饮水思源,溯江而上,铭文舒怀,勒石明志;长流自有涌处,富水岂失来源,保护母亲河,流一滴,思一滴,流一日,思一日”。

湖南省九歌书画院秘书长,著名人物画家张楚务先生代表画院,对九嶷山朋友们热情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

著名人物画家张楚务在写生

山水画家袁晋勇在写生

山水画家萧有恺在写生

山水画家刘应雄在写生

在面朝碑文右边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毛泽东的巨大白石立在山头,俯瞰这方水土。我们在感悟和表达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意,湘江源承载的是湖湘儿女的一分特殊感情,这种感情,像对母亲,像湘江源碑文中写的那样,“流一滴,思一滴,流一日,思一日”,绵远悠长。

大家感慨万千!我们每天喝着湘江水,却从来没有想象过它一路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湘水源头的天然石像,将母亲河与伟人的人生轨迹联系在一起,让人不禁多了一层神奇的联想。

九歌艺术家们在湘江源头合影

刘书记在观看艺术家们作画

进入湖南后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江永“女书”发源地,千家峒苗寨,周敦颐故居,永州柳子庙、萍岛、朝阳洞的摩崖石刻、浯溪碑林等,唐元结、柳宗元、宋苏轼、周敦颐、张竣、杨万里、明徐霞客、清何绍基等历代名人都留有诗刻。这正是“为楚有才,于斯为盛”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湖南真是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到了宁远九嶷山舜帝陵,我们组织了一场笔会,县委常委、九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党委书记刘庚旺在隆重的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九歌书画院是湖南书画界的一匹“黑马”,凝聚了一批造诣颇深的艺术大家,为挖掘和传承湖湘文化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养育了几千万湖湘儿女,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风景优美的九嶷山是湘江源头之一,对旅游景点通过书画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和推广,是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我们期待参加这次活动的艺术家们,在秀美的九嶷山下,在道德始祖舜帝陵前,激发出高昂的创作热情,挥毫泼墨,将九嶷美景与天下朋友分享”。九歌书画院秘书长,张楚务先生也代表九歌书画院和这次写生的艺术家们,对九嶷山朋友们热情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一定为宣传九嶷山而做出努力。穿着瑶族服饰的姑娘们,唱着古老的欢迎酒歌,给艺术家们献上了瑶族欢迎仪式上的米酒。一阵迎宾礼花炮后,笔会开始了。这个场面吸引了老天爷,春寒料峭的风也停止了吹拂,阴沉欲变的天气也转晴,耀眼的太阳也躲在云层里也没露面。给了艺术家们一个难得的天气。也许是九疑的秀美风光,也许是刘庚旺书记的欢迎赞誉,也许是喝了瑶族姑娘献上的美酒,艺术家们的创造的激情被点燃,艺术家的书画他们钩画擦皱,挥毫泼墨,点染色彩,一幅幅作品很快完成,为满足在场爱好者的要求,书法,绘画一起来。一直到中午12点30才打止收笔。

九嶷山是一处风景秀美的景区,挺拔雄伟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林海、千奇百怪的溶洞及汩汩流淌的溪泉尽皆各自成景。所以古往今来均有文人墨客来此凭吊舜帝,吟咏如画的美景,脍灸人口的佳句比比皆是。来九嶷山游览观光,既可听到关于舜帝的美好传说,凭吊拜祭舜帝,又能观赏到名胜古迹,更可由历朝历代的诗词赋中领略到九嶷山景区的文化底韵。 湘江两岸的重要人文景观就要数历史上著名的潇湘八景了,永州城东——潇湘夜雨;衡阳市回雁峰——平沙落雁;衡山县城北清凉寺——烟寺晚钟;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山市晴岚;橘子洲江——天暮雪;湘阴县城江边——远浦归帆;洞庭湖——洞庭秋月;桃源桃花源对岸白鳞洲——渔村夕照;艺术家们分别到这里体验写生,感悟古人赞颂的湘江风光。

山水画家李桐生在写生

九歌书画院策划部主任杨春杰在拍摄

书法家、摄影师姚焕瑜在创作

九歌艺术家们与九嶷山下的红瑶族姐们及高惠洁合影

在这期间,九歌书画院的刘斌群、李创、高惠洁、杨春杰等工作人员先后与写生的艺术家们会合,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的插曲。

我们最后到达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我们乘船在洞庭湖里游览,看着右岸上慢慢漂过的岳阳楼,不一样的视角,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让我们更体味到当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历史,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晚上大家漫步在洞庭湖边的新建游览区,看着一排排亮起的彩灯,夜晚城市的轮廓逐渐显现,一幅幅夜景图的链接,就构成一个现代化城市的繁荣一面,这次湘江写生的艺术家们心中也有了一幅幅早已构思好的湘江美景,将在下一次展览活动中与天下朋友共享。我们也期待艺术家们在今后的活动中有最佳的作品展示。

九歌艺术家结束这次“风雅湘江”活动前,游览洞庭湖后的合影

猜你喜欢

湖湘湘江书画院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湘江渡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悠然湘江上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中国书画院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